【车讯网 报道】崖山之后再无中华。这句话传说了很久。究竟是不是这样,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借着出差广州的机会,用了一天时间,花费235.5元,到崖山转了一圈,亲眼看了看宋朝画上句号的地方。
崖山位于广州南侧130公里的地方,在新会区古井镇的地界上。新会原来是个市,后来划入江门市,降为江门市下面的一个区。它与广州之间,有城际列车,50分钟车程。不过,新会车站距崖山还有将近40公里,有公交车,车程1.5小时左右,中途经过梁启超故居。所以,把崖山与梁启超故居并在一起,是个很不错的一日游。时间充裕的话,新会市区有座孔庙,叫新会学宫,也值得一览。
北宋被金朝消灭后,赵氏皇族跑到杭州,建立南宋。过了100多年,到了南宋第7个皇帝时,蒙古军进攻杭州,此时皇帝只有5岁,垂帘听政的太后宣布投降——历史往往颇为有趣,当年赵匡胤趁着后周统治者孤儿寡母,夺权建立宋朝,300年后,宋朝首都丢失在孤儿寡母手中。与后周略有不同的是,大臣们把皇帝的2个兄弟,送出杭州,一路南下,让南宋又延长了3年寿命。
上图中的红线,是南宋朝廷逃跑路线,蓝线为蒙古军追击路线——太后宣布投降后,残余势力南逃,先是福建,然后是广东,最终落脚在崖山。当时的崖山是个岛(下图),蒙古军追击到这里,击败了宋军,宋朝从此彻底灭亡。这场战斗称为崖山海战。蒙古军的主将张弘范,事后命人在山壁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块石刻后来据说是因为疏通航道被清除了。
广州南站到新会的火车班次很多,大概每小时都有。不过,新会火车站与新会汽车站并不在一起,之间有2.5公里的距离,出站后有公交车,上车投币2块钱,5分钟后抵达新会汽车总站。崖山历史遗迹位于官冲村,需要乘坐210路公交车(发车时间0705、0755、0845、0935、1050、1150、1245、1335、1425等),到官冲的票价是8.5元,全程32公里。发车后,行驶15公里时,途经一座桥,跨过它,便进入崖山岛。只不过,今天的崖山,已经看不出是个岛了。
经过古井镇后11公里,抵达官冲村。公路边上有座大门:“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门票30元。进门后,首先有个演播室,循环播放一部反映那场海战的纪录片。
继续往里走,围着一个山丘绕行半圈,来到真正值得游览的地方——慈元庙。这庙原本的正门就在大殿前,紧靠着官冲村,朝向银洲湖,后来为了开发旅游,扩大景区范围,把大门弄到公路边上去了。
据说,南宋小朝廷逃难至此,修建了行宫。明朝时,在昔日的遗址上修建了慈元庙。但原建筑已毁,如今看到的殿堂,都是前些年新建的,新建时,更名为崖山祠,并由前国家主席题写匾额。
慈元庙大殿所在地,据说就是南宋小朝廷的行宫正殿——慈元殿。建成慈元庙后,专门用于供奉杨太后,旁边还建了座大忠祠,供奉着南宋末期忠心耿耿的三位大臣。
杨太后是南宋第6个皇帝的妃子,叫杨淑妃。第7个皇帝幼年登基后,谢太后垂帘听政,杨淑妃升级皇太妃。蒙古军兵临城下时,太后率百官投降。这位皇太妃带着皇帝的2个兄弟,南下福建广东,史称“二王南迁”,由于这两位皇子先后都成为皇帝,其中有一个还是她的亲生,因而被尊为皇太后
崖山海战结束后,杨太后感到绝望,便自杀了。臣子张世杰将其安葬在行宫附近。
慈元庙南侧四五百米的地方,有座长安村,村子东头,便是杨太后陵,虽然号称陵,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通的墓地。
慈元庙的偏殿是大忠祠,供奉着宋末三杰: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是个武将,崖山海战之后,他安葬了太后,乘船南逃,不久遇风浪坠海而死。陆秀夫是个文臣,崖山海战失败后,他背着年幼的皇帝,跳海殉国。文天祥则在此之前就已被蒙军俘获,最后死在北京。
南宋共有9个皇帝,最后一个在首都杭州(当时叫临安)登基的,是第7个皇帝,退位后的他,被蒙古人送到西藏出家为僧,在寺院里生活了几十年,虽然再也没能回到中原,但也算是善终了。在他之后继承皇位的,是7岁的哥哥——宋端宗。不过,在位2年就死了。
紧接着登基的,是6岁的弟弟——宋怀宗。这位皇帝在位大概只有10个月,便遇上了崖山海战。被陆秀夫背着跳海后,传说遗体最终漂到了珠江北岸的深圳赤湾,赵氏后人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少帝陵。
第2进院落里的殿堂,是昔日行宫里的后殿,也可能是寝宫。换句话说,有可能是杨太后与小皇帝的居所。
慈元庙轴线两侧,是碑廊。陈列着历代的碑刻。其中,比较珍贵的,是陈献章的慈元庙碑。陈献章是明朝时候的新会人,曾在北京国子监读书,但会试不中,遂回家乡开设学堂,是广东历史上有名的大儒。
寝宫之后,是高高在上的望崖楼。虽是现代仿古建筑,但登楼看景,非常不错。
站在楼上,脚下是刚刚一路走来的整座崖山祠。也就是南宋最后一座宫殿的所在地。南宋小朝廷逃难至此,只呆了10个月便烟消云散,估计所谓宫殿,不过是几间屋舍而已。但此处地理位置不错,面对潭江。但这段江另有个名字,叫银洲湖。宽度大概一两公里,20多公里长,可通5000吨级的海轮。
行宫的左手边,几公里之外是群山。江水从两山之间流过去,进入南海,所以那里称为崖门。元军两支船队中的一支,就是在那里,与南宋船队作战的。
买门票时,人家很热情地告诉我,此票还包含着炮台。炮台并非宋朝建筑,但所在位置,是崖山海战的发生地,不可不看。于是,回到公交车站,此时是12点25分,新会到这里是90分钟,也就是说,10点50分的车,很可能在5分钟之前刚刚过去,下一班车是11点50分发车,开到这里约13点20分,而此地距离炮台不过5公里,正常速度走,1小时能走到。反正呆在这儿也无聊,于是步行前往炮台。这段路上车辆稀少,路边有不错的人行道,途中还看到了一个古窑遗址。
正好1个小时,13点25分,我走到了炮台。这座炮台是清朝修建的。珠三角一带有好几座炮台,最出名的,或许是虎门的威远炮台。
崖门炮台景色不错,保存得也比较完整,分为上下两层,有几门清朝的火炮,遗存至今。
炮台处于银洲湖与南海的交界处。此处两岸均为山,形成一座天然大门。
元军从杭州开始,一路追击,追到这里时,已经是第3个年头了。南宋小朝廷历经磨难,终于坚持不住,在这里土崩瓦解。
宋朝之后,中国还有元、明、清,再往后还有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有人会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呢?
清朝遗留的火炮,至今仍朝向南海——进攻崖山的两支元军,主力张弘范的军队,就是从这个方向杀来。这场战斗被称为海战,大概也就是这个原因,毕竟此处是银洲湖与南海的交界处。消灭宋朝的张弘范,其实是个汉人,只不过他出生的时候,家乡河北省保定,属于金国的领地,金国被蒙古国消灭时,张弘范组织家乡人自保,失败后投降,逐渐得到忽必烈的赏识,提拔成2品大员。
700多年前的此处,宋军不幸战败。数万将士,以及随军撤退至此的人们,合计10万人(也许是20万),大都战死或投水自尽。有人认为,这是汉族政权第一次彻底被灭。站在汉族角度,这便是亡国了。还有人认为,崖山海战之后,汉族开始被奴役,唐宋时期那种精神上的强健,比如开放、包容、自信,再也没能恢复(包括明)。从此,这个民族学会了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安于现状。
甚至还有这样一个说法:日本人认为宋朝以后的中国,已经不再拥有正统的华夏文明,真正的华夏文明,在日本人那里。
于是,有人哀叹: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那么,这种哀叹,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汉族本身就是融合而成。比如,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嬴政,按照今天的标准,恐怕就不是纯正的汉族血统(这话题有争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之一,它的统治者也不是纯正的汉族血统(这话题就没什么争议了,甚至有观点认为李家根本就是胡人)。何况,在唐宋之前,我国还经历过魏晋南北朝,不止一个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过或大或小的政权。与宋并列,北方有辽与金;宋之后,有元与清,这些王朝,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且早已列入正史——二十四史。
其次,崖山之后,忽必烈创建的元朝,虽然是游牧民族政权,但依旧沿用了汉家文化。至今保存完整的北京国子监与孔庙,就是忽必烈继任者所建。蒙古皇帝不仅祭孔,还举办了科举考试,元朝录取进士的榜单,如今就伫立在北京孔庙的院里。
所以,元灭宋,不过是一次政权更迭,而这样的更迭,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不管谁是统治者,中国还是中国。国永存,任何一个统治集团,都是过客。
如果说,崖山海战之后,华夏文明的精髓丧失,才是后人哀叹的根本原因。这恐怕就不好评论了。蒙古人统治期间,汉人、尤其是南方的汉人,受到的压迫也许十分悲惨。但华夏文明在崖山海战之后,是否真的荡然无存,恐怕还有疑问。唐朝与宋朝确实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以至于有人羡慕宋朝一个卖烧饼的都能拥有房产、养得起娇妻。可那个时代的同胞们是否就真的拥有特别先进的理念,后来同胞们的种种劣迹,是否真的出于游牧民族的驯服。我有些不太相信。因为我没看到过证据。
不管怎么说,宋朝在崖山谢幕了。最后的两个小皇帝,先死的那个宋端宗,葬在了崖山,叫永福陵。陵在何处,至今不详。传说可能是行宫附近,乘车往回走时,路过奇石村,见到公路东侧有一片山水,按墓葬风水里形势派的观点,此处的龙与砂,看上去似乎很完美,不知会不会是永福陵的所在地。
看罢炮台,已是14点20分。查了一下210路的时刻表,它在南门发车时间为1230、1320、1420、1510、1605、1750。南门到炮台只需10分钟,也就是说,再过10分钟,就会有趟车路过,赶紧跑到路边,车子很准时地出现了。回程路上,与来时一样,见的最多的,一是下图这种陈皮柑普茶厂,此外,许多农户门前,也时常见到几个人坐在那,把柑皮剥下来,放在一个大平盘内晾晒——这便是陈皮,是新会的名产,叫“广陈皮”。用新会的柑,与云南的普洱茶混成加工,便是柑普茶。
这段路上还会经过古井镇,镇上有新会的另一大特产:烧鹅。广东许多地方都有烧鹅, 都挺好吃,但传说这里的烧鹅是南宋皇宫里的御膳房厨师传下来的——崖山海战之后,这位厨师没像杨太后那样投水殉国,而是定居在了这一带,把手艺留了下来。古井镇里有条烧鹅街,据说,最棒的是“恒益”。
车行1小时,抵达茶坑村,站名却叫梁启超故居。下车后,远远望去,村子背靠一座不高的山,山上有座始建于明朝的塔。周围环境看上去很美。
茶坑村规模不小,村内景色与珠三角一带的乡村并无明显差异。但是,或许是由于它周边景色不错,比如后身的凤山,再加上这里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故乡,于是,它被评为2015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这种评选似乎从2013年开始,每年一次)。
在村内比较居中的位置,是梁启超故居。故居免费开放,院内由2部分组成,左侧是故居,右侧是纪念馆。受到保护的梁启超故居共有3处:北京、天津、新会。相比之下,北京故居状况最差。
梁启超出生于清朝后期,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2岁便考中秀才。随后到广州学海堂书院读书,这是当时广东最有名的学校。
4年后,16岁的梁启超考中举人。17岁时跑到北京参加会试,虽然没考中,但此次出门让他开阔了见识,并第一次接触到西方的政治与文化等书籍。不久,认识了康有为,很佩服康有为的学识,便拜他为师,跟着康有为学了4年。
正当中日之间爆发甲午战争时,梁启超跟着康有为第二次来到北京,参加会试。考试结束,等着发榜的时候,传来中国向日本割地赔款的新闻。康有为在考生当中呼吁大家向朝廷请愿,要求朝廷“拒和、迁都、练兵、变法”。这么一折腾,师徒二人也就不可能期待荣登皇榜了。不过,在此期间,梁启超充分展示了他极为优秀的文笔,每日在报纸发表评论,引起广泛关注,成为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
此后几年,梁启超一直在报社撰稿。戊戌变法时,他第三次进入北京,协助康有为,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躲了14年,直到中华民国建立,才返回北京,成为民国政府的官员。不过,梁启超从政只有5年,之后退出政坛,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直至56岁去世。
梁启超从20岁到40多岁,始终热衷政治,而且一直站在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对立面。对于孙中山期望的共和,他的观点是,中国民众程度太低,远远不具备共和国民应有的素质,所以,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更适合中国国情。面对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幌子,为了吸引低端人群为我所用而已(下图为梁启超家族合影,居中长者为梁启超之父)。
对于孙中山倡导的革命,梁启超同样持反对意见。他认为革命的结果只能是引发下一次革命,暴力接着还是暴力,后患无穷。只有改良政治,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过,梁启超的政治观点并未形成体系,且从政以失败告终。在生命的最后10余年,他潜心研究学问,在学术上创造出一片辉煌(下图为梁启超与大儿子梁思成、小儿子梁思永、女儿梁思顺在日本)。
梁启超有9个子女,最出名的,大概是梁思成。作为一名建筑学家,他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至今屹立;他开创的清华大学建筑系,硕果累累;他规划的北京总体布局,则成为东方古都永远的遗憾(下图为新中国时代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梁启超的其它几位子女,大都各有建树。比如,梁思永毕业于哈弗大学,是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在我国考古界有着崇高地位;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回国后成为国军上校,遗憾的是,才过了1年多便因病去世;梁思庄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是一位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达是南开大学的硕士,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最小的儿子梁思礼,是辛辛那提大学的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参与过多项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是我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下图为大女儿梁思顺与丈夫、孩子在加拿大,她是一位诗词研究专家)。
梁启超故居门前,是一片池塘。显然是重新整修过的,看上去很规整。
附近还有一座文昌阁(亦称宏文社学),建于清朝,上面有梁启超的题字。所谓文昌,指的是文昌帝君,据说,他的职责是掌管功名禄位。
由于天色渐暗,没能爬上凤山,看看那座明朝的宝塔。来到汽车站,此处距新会市区9公里,有数趟公交车。等了一会儿,过去两辆,都没停,不解地问旁边的村民,这才知道人家的习俗是招手停车。学会了规矩,很快乘车来到火车站,晚餐过后,搭火车50分钟,回到广州南站。不过,下次再有机会到广州,我想陪着家人一起来,在新会至少住一晚,尝尝古井的烧鹅,逛逛宋代的孔庙,品品新会的柑普茶。
是日消费记录:广州南站-新会站火车票45元+45元,汽车票2元+8.5元+8元+2元,广州地铁5元+5元,门票30元,早餐42元,午餐12元,晚餐31元,全天总花费235.5元。
延伸阅读:说到广州,有人会立刻想到美食。没错,食在广州这句话,绝对不是随便说的,人家的美食确实一流。但是,广州不仅有美食,同样有很多故事。前不久,我借着出差的机会,花费50元,在广州来了个一日游,收获颇丰。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