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说到新疆,人们往往立即想到维吾尔族,其实新疆还有个庞大的民族叫哈萨克。伊犁就是这个民族的自治州。伊犁州或许是新疆环境最好的地方,自然风景非常棒,更有昭苏天马、草原石人、边境口岸、清代古城等各类景观。
当我沿着独库公路,穿越天山来到独山子,掉转车头,沿连霍高速(G30)往西,途经赛里木湖,来到这条公路的尽头——霍尔果斯口岸。随后再沿218国道来到伊犁州的首府伊宁,向南游览昭苏与特克斯后,回到218国道,一路往东,经过那拉提草原和巩乃斯草原。从地图上标出的行车轨迹可以看出,刚好在天山腹地走了一个环线。
独山子北边不远处,是连霍高速(G30),在江苏、河南、陕西几个省旅游时,经常会碰上它,尤其是在北京与西安之间自驾游,走过很多次这条路。
高速公路上车很少,路面平坦,视野开阔,要不是接二连三的测速探头,恨不得把油门踩到底才过瘾。沿着它往西走310公里,抵达赛里木湖。这湖属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在自然景观当中,面积太大的湖,往往不易观赏,除非旁边有座山。事实上,大白天站在湖边,真不知该看什么——希望景色漂亮一些,应该在日落时。
可惜此时距离日落十分遥远,只得继续走。离开湖区不久,平坦地域结束,公路一头扎进山谷,从地图上看,这山沟叫果子沟。
赛里木湖一带的高程约海拔2000米。在果子沟里,公路盘旋着,不断降低高度,有座大桥,甚至围着山转了360度,起到盘山公路的作用。类似壮观场面,在318国道、京昆高速也曾见到。
离开果子沟,地势恢复平坦,但这一带车流密集,必须集中精神驾驶,没敢打开GPS看海拔究竟降低了多少。从赛里木湖算起,沿高速公路往西110公里,来到高速公路终点,此处接近霍尔果斯口岸。我见到的最后一个里程碑,是4244公里。这是从高速公路的最东端——江苏连云港开始计算的公里数。
继续往前2公里,公路被口岸大门拦住。国境线的那一边是哈萨克斯坦,口岸规模很大,是新疆主要对外通道,不光有公路,还有铁路从这儿驶出国门,听说最远的火车能一直开到德国。
没有修筑连霍高速之前,中原地区前往新疆的主要公路,是312国道。我第一次沿丝路旅行,就是从西安出发,沿着它来到新疆。312国道进入霍尔果斯市区之前,我找到的最后一个里程碑是4815公里,这条路的零公里是上海。
离开霍尔果斯口岸,往东再往南走60公里,过霍城县不久,来到惠远城。乾隆时期恢复对西域统治后,朝廷在此建立城池,成为新疆的军政中心。不过,最初的惠远城在俄国人占领期间被毁,眼下这座城,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后重建的。
清朝在各边疆地区的最高负责人,通常是将军,比如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宁古塔将军。乾隆皇帝当年也在此设立了将军,叫伊犁将军。这位将军的管辖范围,比现在的新疆还要大。直到1884年建立新疆省,省政府设立在今天的乌鲁木齐,这座惠远城才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打开新疆地图,您会觉得乌鲁木齐位置比较居中,惠远城显得有些偏,离国境线很近。那是因为,霍尔果斯口岸往西,当时也是咱们的地盘。要不是左宗棠力排众议(这个众议包括李鸿章),坚持进军西域,后来的历史怎么写,还真不好说——左宗棠收复大部分土地后,俄国人霸占着伊犁,僵持了好几年,由于左宗棠武力震慑,加上俄国当时在欧洲也有战事,以及它原本就是二流国家,实力有限,最终将伊犁归还,但还是强占了部分土地,并索要军费500万两。
在清朝后期的历史中,李鸿章获得很多荣耀,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可我觉得,左宗棠的贡献恐怕更大,他的政绩、他的人品,我认为远在李鸿章之上。
惠远城往东不足40公里,是伊宁市——伊犁州的首府。乾隆时期在伊犁一带建立了9座城,除了刚才说的惠远城,今天的伊宁市是当时的宁远城。
与惠远城保存众多古迹不同,宁远城只有星星点点的遗址。在昔日的南门附近,民族风情最为浓郁,值得漫步逛逛。
附近还有座清真寺,叫拜都拉清真寺。规模很大,这是乾隆帝平定叛乱后,拨款为当地人修建的。
伊宁市区中部的迎宾路上,有座花园式酒店:伊犁宾馆。院内有几栋俄式建筑,它们最早是俄国领事馆,列宁掌权后,成为苏联驻伊犁的领事馆。这座建筑里的俄罗斯人,参与了两件大事,一是1944年的三区革命,二是1962年的伊犁暴乱——暴乱之后,中国与苏联的关系跌入冰点,领事馆被收回。
伊宁市区非常繁华,路上的车流,不输北京。吓得我稍作停留,便迅速撤出市区,沿237省道往南行车115公里,去了昭苏。
离开伊宁市区,开始的40多公里,一马平川,随后进入山区。伊宁到昭苏的237省道,在网上被宣传的非常灿烂——新疆最美公路之类的夸张语句,全都用在它身上。旅游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种语句通常不可全信。即使宣传文章里的配图非常漂亮,也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最美风景需要时节与时机支持,缺一不可。作为游客,你无法保证自己的莅临时间,恰逢两因素皆备。这就好比黄山云海,非常美,但并非天天都有。
资料上介绍,这条路跨越垭口的地方,海拔约3200米,冰雪较多,故每年10月开始,公路可能会被关闭,来年5月才重新开放。事实上,独库公路的部分路段也是如此。
垭口海拔虽高,但路况很好;弯道虽多,但路面较宽。个人感觉驾驶并无难度。七拐八拐,很快跨过垭口,深入腹地。
过垭口之后的景色,开始变佳。山坡上,有零星哈萨克人的毡房,显然是在放牧。
哈萨克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马匹质量很高,这一带被称为天马的故乡。所谓天马,据说是汉武帝时代的赐名——这种马体型矫健、奔跑速度快。
汉朝,中原地区马匹的数量与质量均不佳,昭苏天马被送到内地,自然被奉为上品。
翻过山峦,进入一片平原,昭苏县城位居其中。包括昭苏在内的整个伊犁地区,哈萨克族占比较大,这个民族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明朝时建立哈萨克汗国,后来还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改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族大概有1000多万人,其中100多万在我国境内。
当晚,住在昭苏的旅馆,楼下餐厅,正在举办一场婚宴。门前有新郎新娘的合影,从名字看,似乎是一对哈萨克新人,不知他们的靓丽装束,是不是哈萨克的礼服。
昭苏县城周围,地势非常平坦,有大面积的油菜花,正值盛开时节,非常漂亮。
昭苏县城东侧大约六七公里的地方,一片草原上,伫立着数个石人,总数是14个。最高的一个身高1.75米。整个新疆类似石人有200多个,分布在阿勒泰、博尔塔拉和伊犁。究竟是谁雕刻的这些石人,有不同说法,有观点认为是原始崇拜,有观点认为是匈奴人所造,是墓地的标志物。
后一种观点如果成立,这些石人便是匈奴——这个已经消失的民族留下来的唯一遗迹。据说,我国许多陵寝前竖立石人,就是源于匈奴人的习俗。就连名称:翁仲,也是源于匈奴。
昭苏县城往西去,还有细君墓,但我没去。细君是汉武帝时代嫁到此地的,当时伊犁属乌孙国,乌孙人原本居住在甘肃敦煌一带,在匈奴人的打击下,被迫迁居。汉武帝试图通过联姻,与乌孙人建立关系,从而联手进攻匈奴。这个招数是否见效,我看值得怀疑。因为乌孙王不仅有来自汉朝的夫人,也有来自匈奴的夫人。至于那位号称公主的细君,嫁过来没几年就去世了,后来汉朝又送来一位解忧公主,她在乌孙国生活了50余年,故事较多(她身边还有个侍女叫冯夫人,也有一大堆故事)。昭苏与特克斯一带虽有不少公主轶事,但乌孙国的国都似乎并不在这里,听说在哈萨克斯坦境内。
离开昭苏,沿220省道往东60公里,是特克斯。这段路景色一流,沿途路边还有座纪念碑,纪念的是哈萨克诗人柯德克·玛热勒拜。
昭苏到特克斯的公路非常好,很快抵达。与昭苏一样,特克斯也是伊犁州下面的一个县。几年前在一篇报道中,得知这个县的街道布局出自八卦图,极富特色。此后又不断在网络上看到对于它的介绍——中国唯一没有红绿灯的城市。真乃神奇,一定要来瞻仰。(下图取自网络)
遗憾的是,刚驶入市区,就看见了红绿灯,接下来的几个路口,也都有遇到。我猜想,特克斯城区原来是没有红绿灯的,后因车流增多,迫不得已增添。
这就好比北京,小时候我家在新街口附近,当时街上安静极了,好久才会驶过一辆汽车,虽然路口有红绿灯,但用处不大,眼下,街上的人与车多得可怕,偶尔红绿灯故障几分钟,路口立即堵成一锅粥。由此可见,以后再编辑文章,说特克斯是全国唯一没有红绿灯的城市,显然是错误的。如今借助网络,人人皆是媒体,说话更得留神,别把道听途说的东西,不加核对地当做事实。
虽然传说与实际不符,特克斯的八卦城还是非常有特色的。这座建于民国年间的城市,走遍全国也见不到几个。
观察特克斯市区地图,感觉如果把路设定为单向行驶,不设红绿灯,或许是可行的。
特克斯市区东南方向,有座喀拉峻草原,由于一路上看了太多草原,故没有前去观赏。随后,往北走,回归218国道。特克斯距218国道100公里,前半段是220省道,后半段是316省道,途中还会经过巩留县。这段路在2017年夏季大范围施工,碎石遍地、尘土飞扬——我开的劲炫在这种路况上,很占优势。如果开轿车,就得放慢速度,多加留意。
经过数十公里的颠簸,回到218国道,往东150公里,是那拉提镇。这段路沿伊犁河谷而行,总体来说景色不错,尤其是后半段,绿树成荫,时有片片花丛——伊犁一带花园不少,前天在伊宁还看到一座熏衣草园。
走到伊犁河谷的东端,便是新源县的那拉提镇。这个镇以草原著称,当地居民以哈萨克人为主。
那拉提草原很早就成为旅游景点,每年夏季最美。草原范围很大,距离218国道较近的,是河谷地段的草原,据说再往上还有个空中草原,意思是地势较高,但我没去。那拉提镇附近有个进入草原的大门,沿218国道往东大约20公里,还有个可以进出的旁门。进入草原需要付费,每人95元,前往河谷地段的车费40元,前往空中草原的车费60元。如果自驾车进入,每人300元且必须3人以上。
离开那拉提,沿218国道再往东走60公里,是巩乃斯镇。这段路始终沿山谷而行。驶过与独库公路交叉的路口后,车辆骤然变少——那拉提一带实在太热闹了,路上车流非常密集,加油站门外排起长队,仅仅一个路口之后,又恢复为宁静,不禁欣喜万分。看来,还是那拉提与独库公路更诱人。
事实上,之后的山谷景色依旧很美,没看出与那拉提有质的差异——它们原本就是同一条山谷。这一带两侧山坡上林木茂密,是个林场,后来为发展旅游更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沿着幽静的山谷,行车30分钟,抵达巩乃斯乡。这里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
乡内路旁虽然也停满了车,但比刚才的那拉提略微安静些。先在加油站加满油,然后钻进一家清真饭馆,喝了壶免费茶,吃了盘分量十足的拌面。前几天在南疆,每顿午饭是一个馕、半个西瓜,花费4元;进入天山后,很难买到馕,于是改成拌面。15元的售价与北京相差不多,可分量差异太大。
离开巩乃斯乡,沿218国道继续往东。这段路上,刚才的森林景观已被草原取代。
路旁,做骑马、住宿、餐饮生意的,一个接着一个。
从汽车数量看,来此游玩的人,不算少。
与一户人家闲聊几句,得知这一带都是蒙古人,估计就是东归的土尔扈特部。
据那户人家介绍,这一带的蒙古人以放牧为主业,一只羊从春养到秋,便可出售,商人上门收购,每只羊约500元。正说着,一个小女孩赶着一群羊走过来,粗略估算,大概有五六百只。
通过这片山谷里的草原,大约耗时30分钟,随后,公路开始上升,离开了山谷。
总体来看,巩乃斯的名气也许不如那拉提,但我认为景色并不输于它。
离开山谷之后,公路转了几转,不足30分钟,便上了个“台阶”——进入一片比较开阔的平原。
这段路的两旁虽有一些山,但起伏很小,人烟也稀少,偶尔才看到个把蒙古包。
沿这片开阔地行驶大约70多公里,沿途有个标着“查汗诺尔达坂”的地方,旁边还有个敖包。据说是这条路的最高点。驶过它,公路再次进入山区,顺着一条山谷,不断降低高度。
从“查汗诺尔达坂”算起,行车1小时,抵达巴伦台镇。如从巩乃斯乡算起,到巴伦台镇190公里,行车需四五个小时。我原来的计划是,从巴伦台镇往东,走216国道前往白杨沟方向。无奈公路阻断,只得继续沿218国道往南到和静县,再往东到和硕县,那里能上高速公路。
巴伦台镇距高速入口100公里。没想到,这段路走得并不顺畅,一是严格的限速,二是途经和静县时,被迫绕了一些路。2小时后,终于来到高速入口。此地距吐鲁番300公里,距托克逊210公里。
有趣的是,当我在车载导航的指引下,来到高速公路入口时,中控显示屏上显示的图片,与实际景色基本一致。这导航做的真不错。说的这儿,不由得想夸几句这辆劲炫——劲炫1.6车型入门价不足11万元,2.0车型14万元出头儿,顶配不到15万元。价格虽便宜,但配置很齐全,导航系统非常好用,且功能齐全。至于性能方面,通过这次漫长的自驾游,进行了实地验证:油耗比较低、动力比较强,此外,它的舒适性也基本令我满意。如果让我在合资SUV当中选一款性价比最高的车,我会选劲炫。
沿着高速公路,很快抵达托克逊(中途有很长的一段高速正在修理,需走旁边临时路,如遇货车可能会比较慢),至此,天山环线自驾游宣告结束。下一站,我将前往吐鲁番。
下篇游记:从艾丁湖到中国西极 我与劲炫在新疆自驾游。
上篇游记回顾:最近几年,独库公路倍受关注,它究竟是什么样子?路况如何?沿途加油与食宿如何?本文以图片+简单说明的形式,将前不久我的一次自驾游,与您分享。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