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在拆解东风标致3008(后简称3008)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别出心裁的设计,前保险杠吸能盒的结构、ABS泵和转向电机的设计位置等。这些不同的设计风格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与质疑。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厂家的问题回复。接下来我们主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分析和讨论。
快速导读:“炮弹结构吸能盒到底好不好?”、“通过实际碰撞看防护结构”、“ABS泵以及转向机布局是否安全?”、“门板加强筋还是防撞杠?”、“行人防护梁是欺骗还是减配?”、“编辑的真言真语”。
前防护结构
3008前保险杠组成与常见结构相同,由保险杠外皮和带金属吸能盒组成。保险杠外皮内侧内嵌塑料缓冲区,与前保险杠铁相连,在低速碰撞时可以起到一定缓冲,与缓冲泡沫有相似的作用。带吸能盒的前保险杠铁为钢质材料,较为特殊的是,保险杠吸能盒的设计结构别出心裁。
“炮弹”形状的吸能盒到底是好还是坏?优缺点我们暂且不论,不妨先来回顾一下传统的吸能盒结构以及作用。金属杠铁是在发生碰撞吸收能量的同时,尽量把碰撞中的能量分配给与之关联的吸能盒结构,吸能盒是汽车在发生低速碰撞过程中的主要吸能构件,要吸收低速碰撞过程中大部分的能量,前纵梁在低速碰撞过程中是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的。理论上防撞梁是起到吸收碰撞能量的作用,但仅仅是低速状态。换一种理解方式,金属保险杠和吸能盒好似人体肌肉组织,当受到轻微打击力时,肌肉可以抵挡并分散相应打击力,保护内脏免受其害。但力度过于强大时仅依靠肌肉的抵抗就不够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无论是什么结构的吸能盒,其作用是为了在受到撞击力的时候,自身发生溃缩变形,减少对纵梁以及整体框架的损伤。如果在撞击过程中吸能盒不变化,那么也就失去其本身作用。
网友疑问:总是介绍保险杠结构已经没有创新了,我们都听腻歪了。
编辑答:对于车辆安全防护设计我们目前只能从结构来介绍,保险杠使用钢材的屈服度、任性等信息。需要破拆和更多的实验时间,即便是得到这些数据,我们也不能断定谁好谁坏。汽车安全是一个整体结构,并非单一部件强,安全性就能提高。其中包括车身框架结构、钢板强度、各不同强度钢板布局方式等众多方面。相对客观的分析,需要做整车扫描以及模态分析,目前拆车坊没有能力实现,我们更多的是在拆解车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各方来讨论问题。
我们刚刚介绍了前保险杠的作用,编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3008的事故照片,不妨一同来简单分析一下。黄色方框中就是吸能盒结构,撞击后吸能盒没有发生溃缩,保险杠铁已经与吸能盒撕裂脱离,纵梁已经扭曲。
下图是另外一个事故图,同样我们发现,在碰撞后吸能盒没有溃缩,前保险杠铁的断裂说明撞击力量也是比较大的,纵梁也发生扭曲。这两张事故图我们并不知道实际是如何碰撞的,但仅从结果图来看,吸能盒在碰撞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保险杠铁均发生断裂,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保险杠铁的厚度以及宽度都不够呢?
有些网友认为吸能盒设计的非常巧妙,这个设计是两个对顶的圆锥体,从结构上看,圆椎体对顶部位结合处是最薄弱的,就像一根针用一点力很容易扎进肉,这样撞到行人,吸能盒就很容易溃缩、后退,从而保护到行人;而对高强度的碰撞,当两个圆锥桶溃缩到一起后,又形成了双层的套桶状刚体,双倍增强了结构,又能吸收更多的能量。(网友观点)
通过事故图来看,这个观点可以否定了。3008的吸能盒设计并非可轻易溃缩变形,碰撞到行人后不可能达不到溃缩极限。”炮弹“形的吸能盒结构的优缺点还是留给广大网友来探讨吧。
在拆解过程中,我们提出的另外一个质疑,ABS泵以及转向电机的设计位置放在左前和右前车头位置,是否安全?优缺点我们先不下定结论,同样还是先来看事故图。
下面是3008的事故图,右前方为主要受损部位,前保险杠结构完好。黄色方框部位就是转向电机。绝大部分车型习惯把转向电机设计在驾驶室或者副车架上方,位置均比较靠后,这样的布局相对比较安全。设想,如果3008的转向电机位置也设计在比较靠后的位置,那么在这样的碰撞事故中,就会减少危险和降低维修成本。
我们再来借用这张图片,此事故图中,左侧的ABS泵以及转向机均会受到一定损伤,如果设计位置靠近防护墙位置,那么在此事故中可以完全不受损。编辑咨询厂家为何这样布局,厂家答复主要原因是为了散热,防止水溅以及降低转向机噪音的目的。
下面这张图是编辑从网上搜索的一张宣传图,其中交代了两个信息,其一是刚才我们介绍的撞击吸能盒缓冲装置,在此我们不再讨论。另外一个结构就是非金属下防护梁。宣传图上明显看出,非金属下防护梁的设计,但我们拆解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在拆解现场我们也咨询过厂家工作人员,告知国产3008与海外版3008在结构上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改动。那么通过下图的展现,只能得到两个答案,其一:此图宣传存在疑问。其二:国产3008存在减配行为。由于我们没有拆解进口3008,需要验证此信息还需要广大网友的参与。
网友疑问:在拆解过程中你说了很多”别出心裁“的设计,你们都不知道好坏凭什么扣分?
编辑答:在拆解视频中我说,保险杠吸能盒别出心裁,ABS泵以及转向电机位置设计别出心裁。在我们的评分中,前保险杠得分只与组成结构有关,与保险杠铁的长宽高厚以及吸能盒的结构尺寸均无关系。无论是炮弹形状的吸能盒还是传统吸能盒,最后得分相同,另外ABS泵与转向机在何处,属于厂家设计习惯问题,在评分过程中并不考虑,我们也没有关于部件布局是否合理的评分标准。
后防护结构
3008后防护结构与常见车型相同,由保险杠外皮以及带吸能盒保险杠铁组成,后保险杠吸能盒采用传统的方形。多级溃缩的结构可以在追、钻碰撞中吸收能量。如果保险杠铁延伸超出下尾箱盖,那么在碰撞中就会减少尾箱盖的损伤。
在拆解过程中,编辑对下尾箱盖的承重结构比较感兴趣,最开始认为主要承担负重的是蓝色的导轨,两根钢缆起到收缩的作用。当拆掉两侧钢缆后,用手轻压尾箱盖时,整体呈现松散、晃动的情况,更不用说坐上一个人的重量。建议大家不要挑战尾箱盖的负重极限,负载150公斤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翼子板
翼子板结构并无特殊说明之处,与常见车型相同。目前翼子板材料只有两种,一种是金属材质;另一种使用非金属材料(ABS、树脂等)的翼子板,相比之下,非金属翼子板会更好,不仅可以保护行人也可以减少维修成本。3008翼子板为金属材质,内衬塑料隔板,起到高速行驶时减低风燥的作用。
门板设计
3008门板做工偏向于德/美系车,一体冲压工艺并使用双层钢板,双层钢板在发生侧向穿刺碰撞时,对成员提供更好的保护,一体冲压工艺与拼接工艺在安全上并没有区别,但成本区别较大,从用料以及工艺和生产线的成本来看,一体冲压工艺远高于拼接工艺。业内人士与我们透露,由于欧美的人工成本比日韩高的原因,如果欧美车型的门板采用拼接工艺会耗费大量人工的费用,最终成本要高于一体冲压工艺。
门板的防护结构也是3008最受争议的一点,门板内侧到底是防撞杠还是加强筋?同样我们还是先来回顾门板防护结构。
车门防撞梁形状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管状和帽形两种;管状的也有矩形管、梅花管、椭圆管等。帽形一般只有单帽(U形或工字)和双帽形状。单一从结构设计来看,在非特殊设计情况帽形防撞梁的吸能效果比管状防撞梁要好,另外双帽结构一般比单帽结构要好;门板加强筋与止震板作用相同,其目的是加强钢板局部强度,减少钢板共振带来的噪音。两者根本区别在于防撞杠起到防护作用,加强筋起到止震作用。防撞杠钢材使用强度远大于加强筋。
3008门板内侧是防撞杠还是加强筋,加强筋屈服度强度是多少?此问题我们反馈给厂家,得到的答复是水平加强筋板,结构图以及强度不方便提供。我们更加关心金属条的屈服度强度以及材料强度,厂家并没有告知。
东风标致在车辆宣传方面其实还是比较高调的,东风标致408、508车型均有剖解结构图,并且极力宣传车型安全结构,保险杠强度,门板防撞杠强度等信息。但在我们拆解308的时候,并没有要来结构图,从网上也很难搜索到信息。308后门内侧为加强筋结构,并且在C-NCAP侧面碰撞中,后门开启而扣分。那么3008如何我们还要等待碰撞测试结果。
3008在宣传上也提出用了高强度材料,编辑更关心的是这些材料用在了那里?屈服度强度是多少?是如何分布的?当然我们还是更期待C-NCAP的碰撞成绩,如果侧面碰撞中前后门没有严重变形和开启,那么无论是加强筋还是防撞杠都是合格的,如果在碰撞中开启,那么就是无效的。在评分过程中,一体冲压工艺与拼接工艺并无区别,也不做评分内容。在没有验证3008门板内侧是防撞杠还是加强筋的前提下,我们对3008给出防撞杠的分数值。
顶棚设计
3008顶棚内饰板由5层不同材质压制而成。顶棚加强筋采用大面积整体加强结构,加强版与车身侧面相连,顶棚尾部使用两块沥青止震板。顶棚加强方面比较强大。网友比较关注的沥青止震板的问题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目前任何车辆均使用大量止震板、其中沥青止震板概率较大,如果没有这些止震板,车辆内部将会产生各种噪音。沥青止震板是否有毒?这需要剪切下来做化学实验分析才能得出,没有数据的支持我们并不能得出结论,目前我们最终是以车内整体空气质量为考核标准。
地板材料
3008地板布局分为三段式,前段由毛毡垫层和白色填充泡沫层组成;中段由硬质毛毡板和复合棉组成;尾段由毛毡垫和白色吸引海绵层组成。用料品种多样且材料质量较好,在燃烧测试环节中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们认为最容易燃烧的白色海绵层在实际测试中并没有自燃。
车内电缆保护
电缆保护的好坏其实并没有设计难度,通过电缆的保护方式,也更能体现出厂家对产品的细节设计是否细心。整车布线一般分为两大类,大电流线组和小电流线组,车厢内的布线都是小电流线组。以聚氯乙烯绝缘电线为例,在25-40摄氏度内1平方可以通过15A-19A电流,1.5平方可以通过18A-24A电流,车内布线的电流一般都不超过20A,所以车内不会出现很粗的电线。虽然大电流电线均设计在发动机舱内。但小电流短路也会引起火花,极端情况下仍会引起大问题,所以不能忽视车内电缆的保护。3008对电缆的保护比较优秀,主线保护的比较周全。
底盘防护
一般常见的底盘防护措施有6种:1.树脂发动机护板;2.全车底盘喷涂防腐胶;3.专用底盘管线防护板;4.大面积整流板;5.整段尾气隔热;6.底盘空腔注腊,接下来我们来看3008都满足那些方面。
3008采用全框式副车架结构,强度优于元宝梁结构,左侧纵梁与副车架之间设计纵向加强部件,但奇怪的是右侧并无此加强设计,为何这样设计?底盘防护方面仅能算中上水平,配备塑料发动机下护板,两侧喷涂防腐材料、底盘管线外露、隔热通道采用铝箔板材料,防护较为全面。
全框式副车架强度高于元宝梁结构,下图蓝色部位就是网上宣传图中安装下防护梁的法兰盘,法兰盘上有3个定位孔并且内嵌螺纹,此位置是否有行人保护的防护梁,还需广大网友提供信息,还原真相。纵梁与副车架之间设计纵向加强杆,但仅仅是左侧。在右侧对称部位有同样的安装孔和螺纹孔,但没有加强杆。部分网友提出“谁说设计一定要对称?”在拆解过程中厂家工作人员也不知道为何不对称,并且反馈问题中也没有回答原因,所以我们暂且不论。希望开进口版3008的车主可以帮我们验证。
3008底盘喷胶面积较大,黄色部分为排气隔热材料,采用全段式铝箔隔热设计,较薄的铝箔板可以将热量尽快散发,抑制热量传递到驾驶室内。在车身尾部两侧设计两片“塑料片”,这个塑料片就是底盘整流板。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让底盘空气更加流畅,能够起到一定节能的作用,在这一点大众车型设计比较优秀。
广大网友埋怨我们在拆解过程中总是不讲解车辆悬挂,其实我们是这样考虑的,车辆悬挂无非就是固定的几种结构方式。悬挂结构并不能决定整车的运动性和舒适性,更多的是厂家调校方式,考验车辆悬挂的无非就两个测试。18米绕桩用来测试车辆的运动性;NVH舒适度来测试车辆的舒适性。通过这两组数据就能很好的反映出悬挂功底。所以我们在以后的讲解中也不会着重介绍悬挂结构。
写在最后:汽车是个机、电、汽复杂的结合体,在不进行破坏的情况下我们尽量拆解更多的部件展现给消费者,其实有很多实验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譬如安全方面,我们考虑过做整车扫描,模态分析,车身钢板材料以及屈服度实验,验证与厂家宣传是否一致。车辆结构的安全性模拟等等等等,太多的东西想做。但我们并非科研机构,也不是汽车设计公司。目前从时间、财力上均不能承受。没有这些实验数据支持,所以我们只能从结构上介绍。一年多来在与各厂家工程师的沟通过程中也颇有收获,不开玩笑的说,同样是结构工程师,308车型的结构工程师评论不了3008车型的安全,更不要说评论其他品牌车型。安全设计得出的评论也是基于大量实验数据之上的,如果我们想要到厂家设计图和数据可以说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更希望本着在拆车过程中为消费者提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方一同讨论问题。车辆安全你谈、我谈、大家谈其结果可以说是都在纸上谈兵,即便是C-NCAP和欧洲碰撞也仅能反应出大部分或是特定环境下的安全系数。
拆车坊官网:www.chaichefang.com
拆车坊官方网友互动群:
车讯网拆车坊官方群1 一千人 群号:114931459
车讯网拆车坊官方群2 一千人 群号:170596382
车讯网拆车坊官方群3 一千人 群号:39784576
车讯网拆车坊官方群4 五百人 群号:64886742
车讯网拆车坊官方群5 五百人 群号:63731474
车讯网拆车坊官方群6 五百人 群号:64104320
车讯网拆车坊官方群7 五百人 群号:39866819
车讯网拆车坊官方群8 五百人 群号:54104912
关于车讯《拆车坊》栏目
基于打造“最值得信赖汽车网站”的理念,车讯网创办了《拆车坊》栏目,目的就是帮助消费者“精明买车 明白用车”。所以在整个栏目的投入上,车讯网会不计成本,力求对最贴近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商品车做全方位剖析,让消费者直观看到主流热销车型的真实品质。《拆车坊》栏目每月推出一期,每期拆解两辆市场热销车型,均为车讯网全资购买的量产新车,拆解和研究过程由清华大学汽车系资深专家操作,车讯网编辑全程视频记录,保证栏目客观公正。《拆车坊》栏目拒绝商业化运作,旨在将热销车型客观、真实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呈现给广大网友和消费者。
通过对实验车型拆解,《拆车坊》主要针对车辆用料、设计、车身结构、安全性及舒适性等几大方面进行测试分析,并对比两款车型在二十多个分项中的优劣,给出星级分数,最终以“拆解购买指数”来衡量产品优劣,从而给消费者购买车辆提供最直观和最值得信赖的参考意见。
网友可以通过车讯网《拆车坊》官网(chaichefang.com)和官方微博“拆车坊(e.weibo.com/chaichefang)”进行互动,选择自己希望看到的被拆解车型。车讯网《拆车坊》将在第一时间对得票率最高的车型做出响应,并以最快速度安排拆车。也就是说,下期拆解车型并不是栏目组决定,而是取决于广大网友和消费者。
车讯网《拆车坊》栏目往期回顾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