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车讯网
浏览量 3.6亿 粉丝 824w
关注

2025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论坛——王侠致辞

8242 3小时前

  【车讯网 报道】11月21日,在 2025 广州车展论坛上,王侠代表主办方围绕汽车行业技术与市场两大核心展开分享。技术层面,我国汽车在三电、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已抢占先机,2025 年智能驾驶迎来限定区域商业化关键节点,政策也支持 L3 级车型准入,但技术不能再 “野蛮生长”,需在法规标准监管下发展,同时从单点突破转向电动化、智能化等多领域协同的系统创新。市场层面,国内汽车销量连续 5 年增长且 2025 年前 10 个月同比增 12.4%,但利润率从 6.2% 降至 4.5%,远低于机械行业,“内卷” 问题已影响国民经济,国家正整治相关乱象,车企需从 “求量” 转向 “求质”;海外市场虽出口 4 年增近 6 倍,2025 年前 10 个月超 500 万辆,但增速和盈利双降,还面临地缘政治等风险,需从 “卖出去” 转为深度融入当地生态。

以下为王侠发言原文: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初冬的羊城依然暖意融融、生机盎然。在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盛大开幕的日子里,很高兴与各位行业同仁一起,参加2025广州汽车发展高峰论坛。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莅临现场的各位新老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并积极谋划“十五五”发展大计的关键节点。中央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汽车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领域,我们的技术创新一定要紧扣国家战略导向,在深刻变革中稳健前行,构建可持续竞争力。今天,我想围绕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分享一些观察与思考。

  第一点,技术竞赛要从“野蛮生长”进入规范有序发展新阶段,并以法规和标准为准绳。

  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三电技术的迭代升级、智能座舱的功能丰富、智能驾驶的场景拓展,一项项性能指标的突破让中国汽车在新赛道抢占了先机。尤其在智能驾驶方面,2025年是一个标志性年份。5年前,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今年9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在联合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中,又明确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 L3 级车型生产准入”,进一步点燃了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竞赛的热情。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策的引导与技术的成熟需要同步推进。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能否实现”转向“是否可靠”。

  近期,工信部发布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安部组织起草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对百公里加速时间做了限制。这些动作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技术创新的“野蛮生长”,必须置于法规和标准的监管之下,以守住安全底线。

  另外,我们的技术创新也要从分散式、单点式的技术突破升级到系统化、集成化、生态化的融合创新新阶段,实现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与能源管理、平台与场景、基础设施甚至商业模式之间的多领域协同优化,以提升全生态的运营效能。

  第二点,市场竞争亟待实现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市场。

  2020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连续5年增加,但利润率却连续5年下降,从6.2%降到4.3%。今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4%,预计全年会再创新高,但行业利润率仍停留在历史低位(前九个月为4.5%),更远低于机械行业的整体利润率(7.39%)。

  相比之下,国际主流车企则展现出更强的盈利韧性。比如全球销量老大丰田也一直是利润老大,2025财年前三季度利润率高达11.5%;通用汽车今年前三季度主业利润率也有6.6%。

  中国汽车行业的“内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性问题,对国民经济已经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国家层面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决的,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多次表态“整治‘内卷式’竞争”,直指“夸大宣传”“隐形价格战”等乱象,甚至出手清理网络水军和一些无良自媒体。

  营销的本质诉求是价值,增长的本质诉求是盈利。靠量的增长也许能暂时击败对手,但质的增长才能让自己基业长青。希望广大车企能够尽快走出从量到质的转型阵痛,走进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海外市场一度被认为是增长的蓝海,但实际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中国汽车出口总量4年间增长近6倍,今年1—10月出口量超500万辆,但增速呈持续回落之势:2021年至今年前10个月,出口增幅从106%的高位逐步递减至15.7%,盈利水平也在逐步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了出口成本的不断攀升。

  近期出现的某些企业供应链转移出中国、停止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全球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的挑战不会在短期内结束。我们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一定要尽快实现从“卖出去”到“融进去”的战略转变,深度融入当地的产业和经济生态,实现与当地项目共建、价值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切记,海外市场同样应当成为品牌增值的新高地和价值创造的新空间,而不是市场洼地,更不能成为内卷外溢的新战场。

  本届论坛以 “智驾破局・价值重构・全球共生” 为主题,希望引起大家对技术与市场、国内与全球诸多问题的深度思考。期盼各位专家学者、业界大咖畅所欲言、深入研讨,凝聚起新汽车时代新的发展共识。

阅读全文
2025广州车展 2025车展专访
8242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