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车域无疆
浏览量 5826.6万 粉丝 3.6w
关注

比亚迪“兆瓦闪充”重磅发布,1秒充两公里,换电模式要被淘汰?

5 03-19

目前充电市场的布局,已经形成慢充、快充、超级快充、换电“四分天下”的局面。不过,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慢充和快充的格局基本稳定,主打经济实惠和布点广泛;而超级快充和换电模式,则集中在中高端车型上。

近日,比亚迪放出了大招,推出了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能够做到最大充电功率1MW(即1000kW),及最高充电倍率(10C),似乎是要从补能这个痛点需求入手,打破当下的市场格局。

充电功率1000kw,到底什么概念?在超高电压1000V和超大电流1000A的加持下,“闪充电池”可以做到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可实现“1秒2公里”的最高峰值充电速度。以搭载闪充电池的汉L为例,可实现闪充5分钟续航400公里,堪称“油电同速”。

其实,除了比亚迪外,目前也有不少新能源品牌在布局超级快充。像即将登陆国内的特斯拉V4超充功率,从250千瓦升级至500千瓦;又如理想5C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达到520千瓦;而蔚来与华为的液冷超充桩,最大功率都超600千瓦;至于小鹏S5液冷超充,则标称最大功率800千瓦;岚图在去年也发布,一款名为“岚图VP1000”的兆瓦级品牌超快充桩。

可见,超级快充对于新能源品牌来说意义非凡。

一方面,从技术上来说,超级快充桩对于车型的平台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像比亚迪发布的超级e平台,就采用了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该平台下的电池、电机、电源、空调等零布局,都需要做到了“千伏级”承载能力。

另一方面,从品牌来说,拥有超级快充的技术和体验,才能拉开与普通新能源车的用车体验感,进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品牌如果想要向上突破,还是得在用户痛点的地方下功夫,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和感受。

虽然液冷快充技术在提升充电效率具有显著优势,但受限于成本、技术、电网设施等多重因素,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普及。另外,目前能承受高压、高电流的电池和车型平台,也没有大规模铺开,这个要普及还得需要一个过程。

不过,如果超充后续发展起来的话,会对蔚来的换电网络造成很大的冲击。毕竟,不少品牌都押宝了液冷快充,而在坚守换电模式的,也只有蔚来一个主流消费品牌而已。

当然,相比传统油车一种方式,新能源则拥有多种补能模式可供选择。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慢充桩、快充桩、超充桩,以及换电站,可以合理搭配起来使用,让消费者享受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补能体验。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5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