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俣祺
导语:就在昨天,车市迎来了一场戏剧性的日系双雄对决。东风本田S7和广汽丰田铂智3X两款新车一起上市,前者以25.99-30.99万元的“自信”引发了全网群嘲,后者则以10.48万元的“亲民”1小时就斩获了1万台订单。
从技术路线就开始不同了
本田S7可以说是延续了“工程师思维”的倔强,依旧把50:50轴荷比、双叉臂悬架、150万公里路试等燃油时代的优势当成了新车的核心卖点。
新车搭载了宁德时代的89.8kWh电池组,配合上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系统,在操控稳定性上确实表现不错。
然而在智能化方面,12.8英寸的竖屏搭配8155芯片的组合开起来还不错,但UI设计却在网上被吐槽是上世纪的产物。
智驾系统方面虽然支持高速领航,但城市NOA这种功能还是需要选装,和现在国内新势力都在卷的全场景智驾差距很大。
有权威媒体就指出:“本田的‘自杀式定价’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没搞懂中国新能源用户要什么——他们要的是价格击穿底线,而不是情怀击穿钱包。”
再反观铂智3X,采用的是“中国研发主导+全球品质背书”的模式。
全系标配14.6英寸悬浮屏与8155芯片,而高配车型更是搭载了英伟达Orin-X芯片+激光雷达,实现了Momenta 5.0端到端高阶智驾。
这种堆料战术倒是十分符合现在国内智能化竞争的趋势,精准命中年轻用户的需求,同时还保留了丰田的安全基因。
高强度钢车身、热失控防护技术等配置,让新车在15万级市场不仅在科技感上有了进步,还兼具了老牌强者带来的可靠。
毕竟,谁又能拒绝一台又智能又开不坏的丰田呢?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5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就曾指出,智能电动化转型已进入技术迭代与市场渗透的双重加速期,合资品牌必须在智能化赛道重新定义产品价值。
这年头情怀还值钱吗
本田S7的定价逻辑,完全暴露了多年以来的“燃油脑子”,实在没什么长进。
25.99万元的起售价,不仅会直面特斯拉Model Y、小鹏新G6等同级竞品的围杀,更和其他国产高端车型形成错位竞争。
当消费者可以用差不多的价格买到更智能、更大空间的国产车时,本田那种150万公里路试显然没法给溢价做担保。
而且新的购车礼遇简直就是“抠门三件套”,跟国产车动不动就终身质保和智驾保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东风本田销量同比暴跌69.3%,燃油车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对此也有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本田若继续固守“高价=高端”的幻想,S7或将成为合资电动化失败的标志性案例。
有差生自然就有好学生,同一天上市的丰田铂智3X就上演了教科书级的定价转型。
丰田通过整合国内的供应链资源,把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等配置下放至15万级市场,同时还保留了丰田的安全品质。
这种“市场反推定价”的行为,既打破了合资品牌“高价低配”的固有印象,又以“丰田标新势力”的名号在市场上形成了很有差异化的特点。
10.48万元的起售价,甚至比比亚迪宋PLUS EV这种同级国产车型还低,可以说是彻底改写了合资电车的价格模式。
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在发布会上强调:“铂智3X的定价不是简单的成本压缩,而是通过全价值链创新实现‘技术平权’。”
可以说就在本田还在“自救”的时候,丰田已经开始和国内一线新能源品牌竞争了。
一个傲慢 一个觉醒
本田的新能源转型之路,可以说是自己一步一步作出来的。
今年1月东风本田销量同比暴跌69.3%,燃油车基本已经开始崩盘,这也标志着日系车技术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现在S7的高价就来自它“技术王者”的情怀,完全忽视了国内用户对显性配置的需求,导致产品和市场严重脱节。
就像有其他行业人士所说,本田的问题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没搞懂中国用户要的是价格击穿底线,而不是情怀击穿钱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就曾经指出,合资品牌若不能在新能源领域建立新的品牌认知,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而另一边的丰田,经过一次次转型的尝试,就展现出了更强的适应性。
虽然人家全球销量还是坐在榜首,但对于亚洲市场连续下滑还是很重视的,这种压力就迫使丰田开始加速国内的本土化。
铂智3X目前的成功,不仅在于价格策略的突破,更在于它让中国研发团队来主导开发的模式。
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就让丰田在合资品牌中率先找到新能源时代的生存办法。
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就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中国市场正在重新定义汽车工业的未来,只有深度参与本土化创新才能赢得竞争。
合资新能源有救了
从这次丰田和本田可以看出,现在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普遍面临着品牌溢价失败、智能化转型慢和供应链难以重构三大问题。
以本田为代表的传统派,就还在希望用燃油时代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来对抗变革,结果就是陷入“燃油不行、电动更惨”的双重危机。
而像丰田这类品牌就很聪明地通过深度本土化、供应链开放等策略,逐渐找到了破局的方法。
未来合资品牌要是还想在国内市场突围,就得从品牌溢价转向价值共享,从技术输出转向用户为先,从封闭体系转向开放生态。
就像这次的铂智3X,只有放下身段接受国内技术的“扶贫”,并且深度理解新时代用户的需求,才能在这场新能源革命中生存下去。
写在最后
东风本田S7和广汽丰田铂智3X的同台竞技,本质上就是接不接受从老到新的两种结果。
当国产新势力都开始用“技术平权”来制定市场规则,当价格战的目标从卷配置到卷体系,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转型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本田的傲慢和丰田的觉醒就是为合资品牌“打个样”,只有以用户为中心的彻底改变,才能避免成为新能源时代的炮灰。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