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元汽智驾
浏览量 1499.6万 粉丝 2
关注

“史上最强M5”是权宜之计,还是版本答案?

21.1万 03-03

/王俣祺

 “史上最强M5”是权宜之计,还是版本答案?导语:既要为华为智驾下沉破局,又要帮M7M9扛销量,问界新M5 Ultra有那么大能耐?

 

 

新车称得上史上最强M5”吗?

 

31日,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新M5 Ultra正式开启了预售,预售价格为23.8万元起。

 

过了仅仅12个小时,这款被称为史上最强问界M5”称号的新车便收获了超过3000台小订订单。

 

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问界的新车预订纪录,更是把20万元级智能SUV市场的水搅得更混了。

 “史上最强M5”是权宜之计,还是版本答案?同时,作为鸿蒙智行最年轻的“Ultra”,新车的爆发也成了华为智驾技术从高端向大众市场下沉的里程碑。

 

我们先从车本身来看,新车外观上新增了幻影紫和零度白双色车身,再加上熏黑轮毂和红色卡钳,可以说更加符合年轻用户的审美了。

 

车内部分,赤茶橘的内饰配色、家族化怀挡设计、副驾无缝四向腿托以及扩容后的中控储物空间,这些看下来新车的舒适性配置在这个价格段来看还是很全面的。

 

而且还有鸿蒙座舱的优势,能和华为手机、平板无缝互联,另外遥控泊车、超窄车位自动进出等功能都是行业前沿水准。

 

同时新车还在驾控方面进行了优化,新增的舒适制动技术,能够有效抑制新能源车常见的刹车点头现象,大大缓解后排晕车的情况。

 

再来看价格方面,23.8万元起的预售价,再叠加“2000元抵5000的限时权益,问界新M5 Ultra肯定可以算是这一价格区间的价格屠夫了。

 

再加上这次华为ADS 3.0智驾系统下放,对比同级像最近大家都在测试的特斯拉,FSD的选装价就要6.4万左右,这么看下来这次华为智驾的性价比就更高了。

 

就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问界新M5 Ultra的爆发并非偶然,2025年智驾普及浪潮下,华为技术背书+亲民定价策略,精准踩中了家庭用户对智能SUV的核心诉求。

 

 

技术才是真的降维打击

 

在这之前,华为的智驾战略更多是朝着高端市场发力,就以尊界S800为例,它主打的就是L3级自动驾驶和途灵平台等黑科技。

 

然而,随着之前比亚迪把天神之眼下放到7万级的车型,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焦点也逐渐转向了智驾平权

 

由此,华为和比亚迪中阶智驾下沉、高阶智驾上攻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路线,就正式成为了头部车企的共识。

 

不过随着余承东在2月份公开抨击伪高阶智驾,更是直言凑合能用和好用完全不是一个境界

 

问界新M5 Ultra的推出,正是华为对这场智驾下沉战役的回应。

“史上最强M5”是权宜之计,还是版本答案?

方正证券就表示,对于华为智驾而言,意味着其需要在保持高端技术优势的同时,可能也需要考虑如何在智驾下沉趋势中,发挥技术和产业链优势,拓展市场份额。

 

盖世汽车研究院也曾提到,华为智驾若下沉,符合行业整体智驾功能普及和渗透率提升的趋势,有机会在市场放量中占据一定份额。

 

尽管受限于法律法规,问界新M5 Ultra目前只能以L2级的名义落地,但新车的硬件和算法其实已经具备了L3级的能力。

 

其中192线激光雷达的探测精度比上一代要提升了40%4D毫米波雷达更是可以准确识别静止物体的高度,直接避免了因为误识别导致的幽灵刹车等现象。

 

软件方面,HUAWEI ADS 3.0支持OTA升级,一旦之后法规开放了,用户就可以直接通过软件解锁L3功能。

 

事实上华为和比亚迪都对自家新车安排了技术冗余设计,这种超前策略也确实为未来法规松绑预留出了空间。

 

不过相比于比亚迪长线的全面推进,华为在用户认知和信任度方面还是更有优势的。

 

不过尽管新车的智驾数据十分亮眼,但貌似消费者对智驾的实际需求还是存在分歧。

 

毕竟曾经的20万级SUV市场更看重的是空间实用性,而不是智驾等智能化配置。

 

数据显示,问界M7就凭借大空间让月销连续破3万,但M5却一直比较低迷。

 

而问界新M5 Ultra这次就认准了用高端智驾普及破局,但是想让消费者完全接受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把激光雷达下放到20万区间,这种技术的降维打击确实也有着重构市场观念的可能。

 

毕竟有数据统计,问界用户的智驾里程占比已经达到了39.5%,其中M9车型更是高达44.6%

 

这都指向了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智驾体验买单,这也正是问界新M5 Ultra的核心竞争力。

 

 

为市场竞争再添一把火

 

按照市场预期,今年的新能源车市规模即将突破十万亿,未来或许很快就会取代房地产成为第一支柱产业。

 

其中尤其是智能SUV领域十分活跃,消费者对舒适+智能+续航的需求都在持续上升。

 “史上最强M5”是权宜之计,还是版本答案?

而问界新M5 Ultra就是精准卡位了20-30万元市场,既规避了像Model Y的续航焦虑,又以智驾的优势碾压一系列传统合资SUV

 

不过问界新M5 Ultra的爆发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其他新车和改款车型在争取时间。

 

今年1月,问界销量同比暴跌51.39%,其中主力车型M7更是环比下滑了58.6%,华为现状急需一个新的爆款来提升市场信心。

 

而这次M5 Ultra的性价比策略,就正是华为应对销量危机的权宜之计。

 

今年,鸿蒙智行可以说是全面发力,即将密集地推出多款新车:

 

问界M8:定位中大型SUV,对标理想L9,提供5/6座布局,纯电续航240km

 

改款M7:车长增大至5m,底盘结构优化,增加侧向及后侧传感器;

 

新款M9:升级四颗激光雷达,增程器功率提升至118kW,增加车内大联屏等细节优化。

 

由此可以看出,问界新M5 Ultra的推出,不仅仅是在寻求单品突围,更是华为产品矩阵扩张的重要一环。

 

最近像极氪007、小米SU7 Ultra等车型全都开始降价,要是其他竞品继续跟进价格调整,可能就会稀释问界的性价比优势。

 

华为这种爆款连发的组合拳当然有它的优势,但是如何在技术和性价比之间找到平衡,才是考验华为战略的重点。

 

 

写在最后

 

问界新M5 Ultra的爆火,揭示了智能SUV竞争的新逻辑。

 

当软件定义汽车慢慢深入智能化市场,谁能率先实现技术下沉,谁就能在淘汰赛中占据先机。

 

对于消费者而言,以前可能觉得华为的车是科技直男的大玩具,但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眼中智能汽车的未来。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21.1万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