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 12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编著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3)》在北京正式发布。本年度报告以“汽车产业迈向合作共赢的国际化新征程”为核心议题,深入剖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化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旨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发展路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顺喜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经过不懈努力,其国际化进程已步入关键阶段。他强调,要充分利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契机,吸引外资深度参与国内汽车市场,致力于将中国塑造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同时,他提倡采取整车出口与海外投资生产并举的策略,以实现与传统汽车强国及新兴经济体的长期合作与共赢。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同样指出,汽车产业作为高度国际化的领域,中国通过开放合作不仅受益于国际化进程,也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他呼吁,未来应继续扩大和深化开放合作,为跨国企业在中国立足并开拓全球市场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应充分发挥中国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携手跨国企业,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迈进,助力全球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博士表示,《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并描绘了一幅深度交融、开放共赢的国际化新画卷。他提到,大众汽车集团作为全球汽车产业国际化的先行者,在中国市场深耕四十载,已成为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典范之一。面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新时代,大众汽车集团将坚持“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战略,以“中国速度”推动技术创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集团将与中国各界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进开放合作,分享成功经验,优化汽车产业链生态,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3)》从“国内外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历程”、“国内外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与竞争力评价”、“汽车产业引进来专题”以及“汽车产业走出去专题”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形成对新时期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引领中国汽车产业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发展体系。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虽呈现曲折上升趋势,但在产业创新投入和国际业务拓展方面,与全球领先国家仍存在差距。
面对挑战,报告建议中国汽车产业需协同推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链生态,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并紧抓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在高水平开放合作中推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
自2008年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始终聚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议题,为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及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的行业发展分析平台,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其观点和建议广受认可,已成为管理机构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企业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