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 12月9日,有媒体报道,保时捷正酝酿一项针对其经销商网络的调整计划,意在未来两年内对现有145家经销商进行优化与精简,预计到2026年底仅保留大约100家。
据悉,保时捷将依据各城市的消费能力来灵活调整其经销网络布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鉴于市场需求旺盛,保时捷计划加大投资力度;而在需求相对低迷的地区,则考虑缩减门店规模。
早在10月底,保时捷首席财务官Lutz Meschke在第三季度投资者电话会议中已预告,保时捷将大幅缩减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事实上,保时捷与经销商之间的紧张关系自今年5月就已显现,当时部分保时捷中国经销商联合抗议保时捷的库存压力政策。保时捷中国对此回应称,公司致力于与经销商伙伴共同应对电气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实现双赢发展,并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
保时捷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5% 至 285.6 亿欧元,前运营利润同比下滑 27% 至 40.4 亿欧元,汽车净现金流同比下降 63% 至 12.4 亿欧元,销售运营回报率为 14.1%,低于上年同期 18.3%。业绩指引方面,保时捷维持全年营收预期在 390 亿 -400 亿欧元不变,维持全年运营利润率预期在 14%-15% 不变。
销量方面,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销量为 226,026 辆,同比下滑 7%。细分市场来看,保时捷在德国本土市场销量同比增长 8% 至 26,838 辆,在欧洲(德国除外)市场同比增长 1% 至 52,465 辆,在海外和新兴市场同比增长 3% 至 41,972。从销量规模来看,德国最大单一市场是北美洲,虽然同比下滑 5%,但 61,471 辆的销量规模已经超过中国市场,后者销量为 43,280 辆,同比下滑 29%。保时捷表示,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紧张的价格竞争以及保时捷专注于以价值为导向的销售。
12月4日,保时捷宣布增设中国技术部门,并任命梅赛德斯-奔驰前高管李楠为技术部副总裁,以推动技术创新与本地化战略的深度融合。保时捷中国方面表示,新设立的技术部还兼具本地采购与质量保证职能,统筹保时捷在中国的研发工作,向保时捷中国首席执行官直接汇报。这一举措意在使保时捷的产品与服务更紧密地贴合中国客户的需求。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