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汽车商业评论
浏览量 7542.5万 粉丝 1.7w
关注

大众三季度利润降42%,决战2026

6 10-31

撰文 / 张霖郁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师 超

“过去几十年,大众集团的领导层都想解决成本问题,但鉴于体制原因,从没有人成功过。您为什么相信这次能实现?”

“现在环境变了,过去几十年我们有非常强的产品、高利润以及中国市场,但今天,中国市场已不能为大众的亏损补漏洞了,中国市场需要大量投入研发新的产品。我相信集团每个人都意识到了。”

德国当地时间2024年10月30日早上9点,大众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

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Arno Antlitz在最后半小时的媒体问答环节,有位记者问了上述问题。

几小时后,大众与工会之间的第二轮谈判开启。

Antlitz是大众集团核心管理层中的一位核心谈判成员。这次,管理层将拿出具体的裁员以及关闭工厂的方案,准确地说,是一整套降本方案。

大众集团第三季度的财报数字显示了这家全球第二的企业所面临危机的严重性。

2024年第三季度,大众集团共交付车型217.6万辆,同比下降7.1%;1-9月累计交付652.4万辆,同比下降2.8%。

销售收入第三季度实现784.78亿欧元,同比下降0.5%;1-9月累计收入为2372.79亿欧元,同比增长0.9%。

销售收入9个月累计虽然微增,但因成本过高,导致第三季度利润为28.55亿欧元,同比下降达41.7%;1-9月,利润累计下降20.5%。第三季度的税后利润下降幅度超过60%。这是大众三年以来的最低业绩。

截至 2024 年 9 月底,大众集团的净流动性为负1606亿欧元。

降本

“目前在国内,还算人性化的车企就剩大众这样的外企了,不强制996。”一位在大众中国工作的员工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他说的人性化,主要指企业的正规管理流程、工作时长以及相关福利,他觉得大众集团在国内没有其他车企那么卷。

但另一种声音同样出现在大众中国内部,尤其是一些软件工程师。他们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自己再出去找工作,大众的这段职业经历多少影响新公司对其能力的评估。

这似乎是目前大众中国内部包括两家合资企业内部的矛盾气氛。既有积极的氛围,也存在某种不安全感。

2024年1-9月,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共交付乘用车205.6万辆,同比下降10.1%。整个亚太区,大众的销量都处于两位数下滑。准确说,除了北美和南美市场,大众集团这9个月都处于下滑态势,但在欧洲属于微降。

收入不增的情况下,降本是唯一能选择的途径。

大众集团在2024年5月30日内部发送了一份文件,内容是告知员工为提高效率和优化成本,集团为旗下所有公司设立了一项名为“KI 10”的绩效项目。该项目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与2023年相比,未来三年将实现降本20%,包括固定成本和人员成本。绩效不达标的,将被裁员。

这便是很多媒体下半年报道大众中国裁员的根本原因。除了裁员,降本已体现在日常运营中。

一位大众中国的内部人员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公司不久前发文,在出差交通工具的规定上,目的地为上海、合肥等几个城市均改为了高铁,以前还都是飞机。在日常费用的报销流程上,公司明显比以前严格。

另外,工会活动的经费也已缩减,这位内部人员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以前工会有很多活动,现在都已取消。目前,大众中国内部的裁员并没有结束。未来三年将持续20%的降本目标。

这位内部人士说,大众中国以前绩效考核一年一次,大部分的员工都集中在中间段,只有极少的人处于末端和顶端,他说这种考核方式很容易让人吃大锅饭。近期,这种考核方式正在调整。

另外,三年前进入CARIAD的员工,签的都是长期合同。但从疫情开始,新进员工都是三年期合同。很多人合同到期后,公司不再续签。

在集团整体降本的目标下,针对中国市场,大众中国又制定了自己的目标。

第一是将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0%,另一项是纯电车型降本40%。

前者是通过加大本地供应链以及本地决策后缩短沟通流程来实现,后者是通过针对中国市场的纯电CMP平台和同样本地化的电子电气架构CEA的结合来实现,CEA的基础是小鹏的电子电气架构。这是从2023年开启的新目标,计划2026年实现。

除了平台和电子电子架构降本外,电池技术也是降本途径。

决战2026年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2026年可以说是大众的生死线。

代表大众对纯电产品真正理解以及水准的车型都将在这一年推出。这些车型和当下的ID系列有本质的不同,它们是基于全新CMP平台和CEA架构开发,前者是基于MEB平台。

2026年,至少有6款纯电车型上市,4款紧凑级SUV,价格在2万欧元左右,另外两款是与小鹏合作的B级SUV。上汽奥迪将合作推出3款纯电车型,第一款车将于明年上市。

2026年至2027年,大众集团将向中国市场推出40款新车,其中20款是混动车型。

大众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Ralf Brandstatter)在德国当地时间10月29日接受德国《商报》的采访,他说今天的中国市场因价格战已变得扭曲,谁能在2030年获得市场主导地位才是关键,当下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商报》记者尖锐追问:大众集团在中国已失去老大位置,难道你觉得两年时间能改变这一现状吗?

贝瑞德说:“比赛中,起步快不一定完赛也最快。我们目前更多关注利润而不是市占率,这样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未来的研发和创新。2026年才是我们的发力年。”

对于2026年,汽车商业评论随机采访了大众中国内部人员,他们的信心并不相同。

有的人基于对大众集团近90年以来所克服的数次危机而持有信心,有的人处于忧虑和不确定性中。

“2024年-2025年将是大众集团最煎熬的两年。”Antlitz在财报会说。

大众安徽方面,2024年7月已上市ID. 与众,这款车是大众安徽工厂下线的首款车型,算是对生产线的试水。

目前销量尚未公布,但部分媒体爆出的数字似乎并不理想。

据大众安徽的内部人员说:公司目前的预期是树品牌建渠道。ID. 与众当下共有51家店,其中4家是直营店,位于北上广成。

大众安徽在合肥共有三块核心业务:制造、研发以及销售,这里将成为大众自己新的制造基地。

部分原本在北京的员工有些也已搬到合肥。

与工会的谈判

大众的另一场危机发生在德国本土。

财报会当天下午,大众管理层将开启与工会的第二轮谈判。

第三季度近乎腰斩的利润让大众集团降本越来越迫切。

关闭本土工厂的数量从原来的两家增加到了3家,此外,管理层提出大众品牌员工的薪水至少削减10%,2025年至2026年都保持这一比例。

大众品牌是大众集团重整的重点对象,这一品牌的目标是2026年实现100亿欧元的盈利增长,为2026年实现销售回报率6.5%铺路。

工会与大众管理层的拉扯已持续了将近两个月,如果谈判再次破裂,工会宣布将在12月1日进行罢工。

汽车商业评论整理了这一事件的时间线。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6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