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吉利汽车主导的 Smart 品牌,最早于 6 月份揭露将推出紧凑尺码SUV产品 Smart精灵#5,并于工信部抢先曝光新车资料,时隔 2 个月,品牌依约在澳洲带来纯电SUV Smart精灵#5 的全球首演,初期规划四轮驱动、后轮驱动双车型,建构于 800V 架构上,搭载容量 100kWh 的电池,原厂称续航里程可超过 740 公里 (CLTC 规范)。
亚洲最快秋季上市,欧洲市场等 2025 年第一季
全新亮相的 Smart精灵#5,推出 Summit Edition (四轮驱动) 与 Premium+ (后轮驱动) 车型,未来不排除追加高性能 Brabus 版本或续航里程较短的入门版本 ; 国产版新车预计今年秋季率先于亚洲市场上市,至于欧洲市场则需等到 2025 年第 1 季才会上市,当地实际交付时间预计落在 2025 年第 2 季。
轴距达 2 米 9,品牌首款纯电紧凑SUV
延续先前#1 与#3 的基础,全新 Smart精灵#5 同样建构于吉利集团 SEA 平台,车身尺码部分,长宽高依序为 4,705 x 1,920 x 1,705 mm,轴距则为 2,900 mm,是品牌首度跨足紧揍SUV级别的新作。圆润的车头透过贯穿式 LED 灯组融合SUV跨界风格,车侧上方配置行李架,使用无窗框与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
D 柱配置 Smart 徽饰,同步推出专属选配套件
Smart精灵#5 搭载低风阻造型铝圈,中央厂徽使用浮动式设计,可保持图案直立,D 柱上方也额外配置的 Smart 专属徽饰,车尾以较垂直的线条勾勒,LED 尾灯组同样以贯穿形式呈现,搭配后保杠饰板,造型与车头相呼应 ; 对应SUV车格的使用需求,原厂也针对 Smart精灵#5 推出包含车顶行李架、探照灯、车侧登车梯、置物箱、踏板等选配套件,强化实用机能。
搭载双 13 吋触控荧幕,AR 抬头显示器达 25.6 吋
进入 Smart精灵#5 的座舱,设计上结合科技感与圆弧风格,并透过氛围灯与皮质、车缝线搭配提升质感,三幅式方向盘结合金属元素,并配有「Smart」刻印,前方搭载 10.3 吋全数位虚拟仪表,整合行车信息、驾驶模式、导航及驾驶辅助画面等,中控台上方配置两个 13 吋多媒体触控荧幕,内建影音娱乐、恒温空调及联网功能,驾驶视野前方更具备达 25.6 吋的扩增实境抬头显示器。
搭载零重力座椅及环舱照明,前行李箱容积达 72 公升
原厂表示,Smart精灵#5 具备零重力座椅,同时可提供加热/通风等机能,车室以「头等舱」发想,配置独立阅读灯、256 种环舱照明及 20 只喇叭组成的 Sennheiser 音响系统,强化视听体验,全车配有 34 处置物收纳空间,车头行李箱容积为 72 公升,至于车内置物空间在座椅释放后,最高可达到 1,530 公升的余裕。
原厂称续航逾 740 公里,10%至 80%充电仅需 15 分钟
作为品牌新世代产品,Smart精灵#5 建构在 800V 架构下,电池容量为 100 kWh,后驱车型采用 LFP 磷酸铁锂电池,至于四轮驱动车型则是采用 NMC 镍锰锂电池,原厂宣称在 CLTC 规范下,其续航里程最长可超过 740 公里 ; 充电效能是 Smart精灵#5 的另一大亮点,在超级快充 (4C) 条件下,自电量 10%充至 80%仅需 15 分钟。
后驱与四驱两种选择,综效输出达 646 匹
据先前掌握信息显示,Smart精灵#5 将提供后轮驱动、四轮驱动两种车型,后驱车型具备 250kW (约 340 匹马力) 、267kW (约 363 匹马力) 两种输出版本,至于四驱车型,在前轴配置一具 165kW (约 224 匹) 的电动马达,后轴可搭配 267kW (约 363 匹马力) 或 310kW (约 422 匹马力) 的电动马达,创造最高 475kW (约 646 匹马力) 的性能表现。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