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宇星语车
浏览量 1987.1万 粉丝 6.0w
关注

本田系列思考之三: 匪夷所思 演“合资自主”戏码

27.5万 08-14

  过去几年,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外汽车合资企业遭遇滑铁卢。那么,这一现状的成因何在?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大家需要怎样的反思?近期,本田汽车在华动作引发广泛关注,也引起笔者的系列思考。

  不得不说的是,作为汽车产业的观察者,我一直认为,全球汽车企业屈指可数,而一家汽车企业的成功,至少要有半个世纪或历经三代人的发展。以这样的标准,本田汽车一直都是我比较认可和推崇的企业,而本系列思考只涉及其在华的发展路径与利弊得失。为便于阅读,每篇千字,文后有200多字的再思考。

 

  先看一篇来自企业官网上的文章:

本田系列思考之三: 匪夷所思 演“合资自主”戏码

  原文如下:

  “理念S1”是广汽本田自主品牌“理念”的首款量产车型,采用了Honda成熟的经济型车平台,并依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本土化的设计研发,在动力方面,“理念S1”将搭载1.3L、1.5L两种排量的发动机,为消费者提供环保、愉悦的驾乘体验。在设计方面,“理念S1”的整体造型青春跃动,彰显都市年轻一族的活力和自信。“理念S1”将与广汽本田现有产品共线生产,并将在同一销售网络销售,享有相同的售后服务体系。

  2007年7月,广汽本田成立研发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合资企业率先启动自主品牌计划。在2008年的北京车展上,广汽本田正式发布自主品牌中文名称“理念”及品牌标识。经过周密的研发和准备,“理念”首款量产车型“理念S1”终于与消费者见面。“理念S1”将为都市年轻一族提供全新的驾乘体验,满足他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

本田系列思考之三: 匪夷所思 演“合资自主”戏码

  从2007年下半年起,一股“合资自主”之风不知从何而起,多家合资企业跃跃欲试,其中又以日系合资企业表现积极,而广汽本田又是最突出、最激进的一个,妥妥地充当了所谓“合资自主”的急先锋。

  2008年4月20日,在规模盛大的北京车展上,广汽本田别出心裁地发布了第一个合资汽车企业自主品牌——本田理念(EVERUS)。

  对于广汽本田全新输出的“理念”,品牌方及各方立刻给予盛誉:“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的名称,它更是广汽本田在汽车领域中的精神象征和追求目标。这个品牌名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它代表着理想和信念,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切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广汽本田以这个理念品牌为导向,始终致力于推出高品质、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汽车产品,力求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卓越的驾驶体验。”

  还有:“作为广汽本田自主拥有的首个汽车品牌,理念品牌不仅承载着公司在汽车领域的追求和信念,更展现了其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满足。这个品牌名所蕴含的理想和信念,正是广汽本田不断前行、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通过持续推出高品质的汽车产品和提供优质的驾驶体验,广汽本田不断践行着这个理念品牌的承诺,让消费者的每一次驾驶都充满信心和安心。”

  事与愿违。广汽本田理念S1上市后,人们认为这不过是这家合资企业已经停产的三厢飞度“降级版”,得不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销量不断走低,短短几年时间就败下阵来。当然,“合资自主”的产品不好卖,也包括本田另一家合资企业——东风本田的“思铭”,一款脱胎于该公司已经停产的思域车型,销量上比理念S1还惨不忍睹(见下表)。

本田系列思考之三: 匪夷所思 演“合资自主”戏码

  从上表可见,2011年,理念S1上市第一年销售24696辆,占广汽本田全年销量的7.44%,发展势头还不错。没成想,这样的销量竟然真的是“出道即巅峰”。此后,理念S1的销量就“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到2017年退市之前,理念S1连续三年的销量都在3000辆-4000辆之间,在广汽本田当年的销量不足百分之一;6年累计销售75419辆,平均每年销售不到1.26万辆……

本田系列思考之三: 匪夷所思 演“合资自主”戏码

  也算是难兄难弟,东风本田的思铭比理念S1晚推出一年,上市前3年每年还有1万多辆的销量,到2016年只有一千余辆。5年间,思铭累计销售43720辆,年均销售8744辆。

  从“合资自主”概念抛出,到理念S1和思铭不得不停产,满打满算不到十年时间,轿车的累计销量不到12万辆。对此,有评论认为“合资自主”搞了个寂寞;还有人戏称,2017年以后,广汽本田的“合资自主”再没有“理想和信念”;而东风本田的“合资自主”之路也已“失明(思铭)”。

  两点教训:首先,时代不同了,上世纪末,甚至是本世纪初,跨国公司几乎随便引进一款老旧车型都会热销、大卖,案例不胜枚举。但是,进入新世纪的2010年代,无论哪个企业,无论哪个品牌,再随意拿一款退役车型来忽悠,中国消费者再不吃这一套。其次,作为合资企业,还是本本分分、规规矩矩地做好引进、消化,给中国市场提供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和服务;而“自主”还是本土企业自己的事儿,合资企业真不必越俎代庖,或另有非分之想,如封堵自主品牌企业等,否则下场就和本田理念S1、思铭一样了。(车讯网 张宇星发自北京)

 

相关阅读:

《本田系列思考之一:东施效颦 合资企业成中小企业》

http://www.chexun.com/2024-08-12/114089825.html

《本田系列思考之二:难辞其咎 开汽车“加价”先河》

http://www.chexun.com/2024-08-13/114089895.html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本田
27.5万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