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汽车商业评论
浏览量 8341.6万 粉丝 1.7w
关注

热效率“第一之争”背后,纯电车跨越鸿沟后发动机何去何从

30万 2024-05-30

撰文 / 黄大路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师 超

拼了几个月流量后,中国汽车的博弈点终于回到了技术。

2024年5月28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宣称其发动机热效率达46.06%,全球最高。

孰料,吉利汽车不答应了。大概一个月前,4月29日上午,吉利曾在其媒体微信群分享了一张中汽研认证证书,内容是吉利发动机最高有效热效率46.1%。而且发证时间是2023年7月21日。

谁才是发动机热效率全球第一,微信朋友圈刷屏了一上午。下午,比亚迪方面又放出一张中汽研认证证书,热效率46.5%,发证时间是2024年3月19日。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微信群中说:“像这种没量产的,更高热效率的,我们还有大把,不说而已。”

吉利研究院高管则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我们会有更高的陆续露出……”

双方在发动机热效率上的竞争看来是没有终点了。而且从今天两家晒证书来看,目前量产的只是冰山一角,各家都有热效率更高的技术尚在储备中。

最终发动机热效率能有多高?5月中旬,长安汽车新动力研究院总经理邓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我们实现了量产的热效率44.28%,储备的热效率可以达到47.03%。”

而吉利汽车动力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福成更是透露“未来我们还将在50%热效率方面继续下功夫去做。”

如此看来,电动化不但没有让各家车企放弃发动机技术研发,反而更加努力在挖潜。汽车商业评论认为,通过这场PK让两家的发动机和混动技术深入人心。车企PK技术总比PK流量更回归本质。

2024年6月14-16日,以“想象”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将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举行。其中6月14日的尖峰辩题“纯电车跨越鸿沟后还有无后劲?”就与吉利比亚迪的热效率“第一之争”息息相关。

NO.2

尖峰辩题

跨越鸿沟纯电车还有多大后劲?

时间进入2024年,全球范围内,纯电动汽车一骑绝尘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中国汽车市场同样如此。这源于补贴政策的退坡,源于纯电动汽车现阶段成本的局限,也源于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还是跟不上纯电动汽车销量的节奏。与此同时,油电混合动力或者增程式电动汽车在中国增长势头凶猛,而全球来看,油车或者高效混合动力汽车还是市场主力,未来纯电动汽车到底是否是汽车驱动路线的终局?

本主题辩论建议从3个方面展开:

1)全球范围内,主力汽车公司是特斯拉,中国汽车电动化走向全球还有相当的阻力。同时,固态电池因为并不能真正确保安全性,使其未来变得非常可疑。未来,纯电动汽车是否会在经历一段时期的平台期后继续高歌猛进,还是会中道崩殂?为什么?

2)油车的未来是否会走向大电池的油电混合或者增程式电动汽车,还是说纯燃油汽车包括高效混合动力将永远存在?它们将占据什么样的市场份额?

3)面对这样的驱动路线局面,中国车企该如何应对?车企是否应该多元路线并存?

我们应该向谁提问?我们应该如何提问?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尖峰辩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大家报名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CABF 2024)。在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到内卷旋涡之际,让我们一起出谋划策,走出死亡地带。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30万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