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初创品牌,与传统燃油品牌,在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位上,是有区别的。
过去传统燃油品牌的发展初期,是卖方市场,往往是先有了规模,才有市场了,消费者认可的是大品牌,是品牌的历史沉淀,是技术的迭代升级,所以最早外来的合资品牌发展就是快,因为他们是全球品牌。
但电动化品牌发展的时候,已经是买方市场,所以规模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互联网思维,更专注的打造爆款产品,消费者看中的是用户体验。
所以我们看特斯拉就在中国生产2款车型,理想就是专注奶爸车,蔚来就是全系双电机,他们的品牌定位,产品定位,都非常专注。从不被市场看好的小众市场切入,改善用户体验,寻找市场机会。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品牌也推出了很多“新势力”公司。比如说吉利旗下的极氪,主打的就是20~50万价位。比亚迪旗下的仰望,就是主打100万以上的价位,腾势主打25~0万价位。他们目前的产品线,也就是三四款车型,价格相对集中,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都是比较清晰的。
但是广汽埃安旗下的昊铂,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定位不清晰。
昊铂也有三款车型,昊铂GT售价21.99万~33.99万;昊铂HT 售价21.39万~32.99万;昊铂SSR售价128.6万~168.6万。这三款车型的价格相差了100多万。这在电动车品牌中,也是比较少见的。
昊铂品牌的首款车型就是SSR,这是一款纯电超跑,一上来就是王炸级别,售价也到了百万级。我们先不管它的产品力到底如何,单从价格上看,已经是中国电动车顶尖的水平了。那如果昊铂能够继续沿着这条路发展的话,那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仰望。但是昊铂接下来的操作就让人看不明白了。
昊铂HT和昊铂GT两款产品的售价区间,一下子来到了20~30万价格区间。这一下子就把昊铂的品牌形象拉低了。那如此一来,昊铂SSR肯定没人买了,因为没有人想买100多万的电车,跟20万的车是一样的logo,如果是众所周知的奔驰没有问题,但如果是品牌知名度还不高的昊铂,就不行。或许昊铂SSR就是为了炫技的,压根也没有考虑过销量。
其次昊铂GT和昊铂HT的销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有昊铂SSR的存在,也会给人另一种感觉就是想“装X”,但是又没有那么多钱,装不起来。
所以用户如果想买高端电车,还是会老老实实买极氪,买腾势,买蔚来。因为买这些品牌,给人的感觉是很高端的,但是昊铂没有给人这种感觉。
并且昊铂GT和HT 20~30万的产品价格,跟埃安的部分车型也是重合的,所以昊铂的高端形象其实没有树立起来。
而且如果定位高端的话,其实不应该再用鸥翼门,蝴蝶门这种比较浮夸的方式来营造了,用户其实也已经知道,这些浮夸的东西并不实用。真正有用的东西是核心技术。我们看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吉利,比亚迪,甚至是理想,都开始大力宣传自己的 芯片,悬架,车机系统,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了。所以每次看比亚迪的发布会,看到云辇,易四方,都能让人热血沸腾。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2023年底,如果还没有8295芯片,就已经是落后的了。而昊铂HT在2023年11月上市,使用的依然是8155。所以就不会给用户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如今每年中国市场上市的全新车型就有上百款之多,而且每年都还在不断降价。特别是2024年一开年,各家汽车品牌的新车上市,价格战又开始打响。高端品牌肯定会因为技术和实力,维持住高价。普通品牌,降价走量,占领市场。而品牌定位不清晰的昊铂,这个时候就比较尴尬了。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