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火星说车
浏览量 5452.9万 粉丝 8.1w
关注

汽车圈又有重磅消息,零跑汽车被收购,摇身一变成合资品牌?

80 2023-10-30

最近,汽车圈又有重磅消息。继欧洲第一大车企大众集团投资并与小鹏汽车合作后,零跑汽车宣布,也将与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Stellantis集团已投资约1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16亿元)收购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同时获得零跑汽车董事会的两个席位。

此次投资使Stellantis集团成为零跑汽车的第一大股东,而持有20%的股权也使零跑从名义上也算是“合资”品牌。毕竟Stellantis集团将有权分享零跑汽车的收益,并对其重要事项拥有表决权和投票权。

这和前段时间大众集团投资小鹏汽车最大不同的是,大众集团仅收购了小鹏汽车4.99%的股份,刚好低于5%的门槛,因此并未获得小鹏公司股东董事会的投票权。所以,大众仅获得了董事会观察席的位置,这意味着大众不能参与小鹏汽车的重大决策投票只能获得对应的股票分红。

而零跑汽车在被Stellantis集团收购20%的股份后,双方还签订了一份合营公司成立协议,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以51:49的比例成立一家名为“零跑国际”的合资公司。成立之后的零跑国际合资公司将成为Stellantis的附属子公司,并由Stellantis集团委任合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掌握了零跑汽车的海外经营权。这家合资公司拥有零跑汽车除大中华地区以外,全球其它所有市场开展出口和销售业务,以及在当地制造零跑汽车产品或零部件的权利。

为什么收购零跑?

Stellantis是由前标致雪铁龙SPA集团和前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合并而来,目前拥有包括标致、雪铁龙、DS、Jeep、菲亚特、克莱斯勒以及玛莎拉蒂等14个著名汽车品牌,是全球第四大车企。然而,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Stellantis集团的旗下的品牌存在感普遍较低,除了标致和雪铁龙,其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表现最好的两个法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仅为微不足道的0.4%。

这一现象的背后主要是由于Stellantis集团的产品以燃油车为主,中国市场在电动和混动车型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导致传统燃油车市场逐渐萎缩。因此,在Stellantis集团2022年3月发布的“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中,设定了全面电动化的目标,计划投资超过500亿欧元,到2030年,集团在欧洲销售的所有乘用车都将是纯电动汽车。

然而,从欧美市场的实际反应来看,Stellantis集团目前还没有一款电动汽车能够承担起销量的重任电动化转型不太顺利。反观零跑旗下有五款成熟的新能源车型已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分别是——C01、C01增程、C11、C11增程以及零跑T03。覆盖到了微型车到中大型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纯电+增程布局,去年整个品牌销量也能排在中国新能源品牌第九名表现相当亮眼。

为什么选择零跑?

三电技术

在慕尼黑车展上零跑宣布旗下第六款车型将基于全域自研最新成果——“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LEAP3.0架构)打造的中大型SUV零跑C10。同时也是作为零跑全球化战略下的第一款车型,正好能借助Stellantis集团深耕多年的销售渠道提升。此外,据零跑透露未来新车型将会应用800伏高压平台和碳化硅技术等新能源前沿技术。

智能驾驶辅助技术

另外,除了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之外,零跑汽车也是国内少数几家具备整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新势力品牌之一,使得零跑汽车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中独树一帜。目前,零跑汽车已经实现了覆盖高速高架、城市拥堵、泊车等常见场景的多个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展现出极高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车出海的步伐不断加快,对欧洲汽车市场的格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在成本、结构等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为欧洲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时,Stellantis集团选择与零跑汽车合作,旨在快速提升自身在新能源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实力,从而稳固在欧洲市场的份额。通过与零跑汽车的合作,Stellantis集团能够借助零跑汽车在新能源技术、智能化驾驶等方面的优势,丰富其产品线,巩固其市场地位。

此外,零跑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生产经验也将为Stellantis集团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零跑旗下的增程式新能源车也有望从Stellantis集团拿到技术更加成熟、先进的燃油发动机作为增程器提升产品力,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零跑和Stellantis可以说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奥迪与上汽、小鹏和大众到现在零跑和Stellantis的合作希望借助零跑汽车在新能源上的技术优势,可以帮助Stellantis生产更有竞争力的电动车,也说明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领先于全球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小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电动化转型遇到阻碍的老牌车企会寻求自主品牌的合作。那么,大家觉得下一次会是哪个车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80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