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鬼斗车
浏览量 1.3亿 粉丝 7.9w
关注

新能源购置税政策有变 减免延期4年 光靠政策 车企难走远

6366 2023-06-24

    日前,新能源购置税迎来新政!

      6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下文简称《公告》)。

      《公告》指出,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长至2027年年底。初步估算,2024—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将达到5200亿元。

      那么,此次新政策有哪些新变化?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除了能剩下更多银子之外,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来说,这一政策是“蛋糕”还是“毒药”?是能助力新能源企业快速发展,还是加速淘汰,使得边缘新能源品牌快速出局?这次,就细聊一下新能源购置税新政?

1.jpg

新政落地 变化主要有亮点

    其实,从201491日起,国家相关部门就开始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到期后,又分别在2017年、2020年、2022年先后三次进行延期调整,将免税政策延续至20231231日。

    此次发布的《公告》是针对新能源购置税政策进行深度调整,而调整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购置税减免政策延期四年,一方面是针对新能源乘用车设定减免限额。

33333.jpg 

    新政执行日期从202411日到20271231日,这期间,购置税减免设定了减免限额。其中,202411日至20251231日期间,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11日至20271231日,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目前,我国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10%,计算公式为:减免金额=10%×[发票价/(1+增值税率13%)],按照购置税公式计算,3万元的免税限额对应的汽车售价是33.9万元,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两年,33.9万元的定价会是一个分水岭,购买售价在33.9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在2024年和2025年不用缴纳车辆购置税。

理想L7.jpg 

     而在2026年到2027年,1.5万元的免税限额,对应的汽车售价大概是17万,这意味着17万价位以下的新能源车型不用缴纳购置税。按照新政策规定,超出限额的部分,消费者需要根据价格差额补交车辆购置税。 

对于汽车品牌而言,新政策也为他们传递新的信号,车企可根据政策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和价位,从而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减免延期4年 意在维稳市场

    新能源购置税政策一延再延,这次,国家相关部门直接把新政策的执行期延长到2027年,新政策的时间跨度达到4年之久,这又是为何?

    究其原因,新政核心关键词应该是“维稳”。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正式退场,行业竞争升级,内卷加速,有的新能源品牌发出“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感慨,即使是较早入局的蔚来和小鹏,在今年也遇到成长中的烦恼。可以说,新能源市场进入加速淘汰期。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从2020年的136.7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688.7万辆,两年之间销量增长4倍,虽然销量高歌猛进,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规模效应还没有形成,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传统车企新能源单车亏损额在1-3万元,而新势力车企约为4-12万元。

3.jpg 

    应对当前的市场现状,此次新能源购置税减免延续则是稳固行业的举措。财政部副部长许宏表示,“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避免政策断档和急转弯,保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稳定市场预期,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势。”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当前购置税减免还不能退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其他国家和地区还在给予新能源行业一些政策,另一方面是,我们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不够稳固,新能源汽车成本还相对较高,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据悉,外国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也有各种税收以及政策支持,如美、日加码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支持政策,德国、荷兰明确了税收优惠政策退坡时间等。     

政策虽好 创新技术才是关键

       对于新能源行业来说,这一政策更像是一块香气十足的“蛋糕”,为新能源品牌提供更多机会,利大于弊,也因此,这一新政得到一众新能源车企的认可。

      其中,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非常好,四年的稳定政策,我们团队完成2025年公司的战略就没有任何借口了,达160万辆/年,5000亿营收,2026年初验证”。

2.jpg

    而蔚来汽车也第一时间公布对这一政策的看法,4年的政策优惠能让我们的产品与燃油豪华车相比拥有巨大的购置成本优势,而且换电车型的购车成本能够显著降低”。

4.jpg     对于那些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来说,他们同样是新政策的受益者,这等于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有利于完善车企的战略布局。

     其实,面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革命,车企想要锚定未来,除了大环境的政策支持,车企自身的创新技术才是制胜关键。在汽车行业,机遇的窗口期通常只有3到5年,合适的车型和技术路线才能让车企抓住机会,抢得更大块“蛋糕”。 

    从这个角度讲,各大新能源品牌在享受政策的同时,还应该努力规划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产品,且煞下心来练“内功”,在风起云涌的新能源时代,拥有更多技术上的“独门秘籍”,才能构建起品牌的护城河,才能在竞争中活得更长久,更自在。

鬼斗车观点:金庸的小说里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新能源市场的竞争也是如此。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先发优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现在,新能源购置税新政更像是“催化剂”,促使新能源汽车品牌快速拉近跟燃油车对手之间的距离。而对于车企长远发展看,光靠政策支持还远远不够,自身的内在实力才是车企发展的长远之计。

 图片来源于网络,权力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6366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