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一个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实则离我们很近的东西。的确,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氢能源汽车的背后往往都会有着加氢难、售价高、极小众等等的标签,如今也并没有多少家汽车厂商会舍得把精力放在氢动力上。但丰田这么做会有它的道理。
冬奥会座驾被引进?
在2022年的冬奥会以及冬残奥会上,有关注的读者应该不会对MIRAI这辆车陌生。当时的它是作为赛事服务用车第一次正式在国内与我们见面,很多人都以为会是昙花一现、是丰田在秀肌肉,但现在看来显然不是。至少广汽丰田把MIRAI引进了。
74.80-75.10万元的售价,确实不便宜。但MIRAI作为世界首批量产的氢能源车,它的技术迭代以及各项产品力基本就代表了如今汽车界对于氢能源车这一领域的挖掘状态。所以也很感兴趣,也大可以抛开售价,借着这一次机会,看看会有几斤几两。
LS同款底盘、二代YYDS?
2015年,第一代的MIRAI亮相之际,不少人都被它那有些超前的外观吓退。的确,一个比普锐斯还要普锐斯的状态相信并不是大部分消费者所能够接受的。来到第二代,MIRAI明显就要协调、丰田了许多,这是和LS同平台打造而来的缘故吗?
(第一代MIRAI)
(第二代MIRAI)
以我的个人观点来看,MIRAI和我认知里的大部分丰田车都不太一样,或者说没有太多的家族特征。非要说设计,X型的前脸更有点像雷克萨斯、下格栅的梯形设计更是如此。分体式的大灯组,结合以上,一种沉稳、大气且耐看的感觉到位了。
既然是与LS同平台打造,那车身尺寸上自然也会有所增加。以美版车型为例,长宽高分别为4973/1885/1471毫米、轴距为2918毫米,整体尺寸比第一代MIRAI大了一圈、并且溜背设计、座舱后移等特征也尤为明显。单说设计我是喜欢的。
尾部同样有着相似的风格,像从牌照框两侧延伸出来的线条一直到后包围处、与车头的线条相呼应,并且溜背设计、贯穿式尾灯这些流行的元素也都一应俱全。稳重的感觉还是基调、还是主要,但它一定比第一代更容易接受、也会是笔者自己更喜欢的样子。
用料不丰田、空间有“惊喜”
先别说用料,单就设计来说就和外观上给人的感觉一样,至少MIRAI的这个车厢设计并不会让你觉得丰田。同样,雷克萨斯的感觉会有几分、并且用料层面基本上也会比国内在售的丰田车型都要出色。唯独空调控制区的位置不太合理,和杯架、挡杆会有些些干涉。
空间层面则会有“惊喜”,注意是带双引号的。准确点说是受到了储氢罐的布置限制,导致第二排的中央隆起较高、第二排的空间也因为座舱后移的设计受到影响。但坐姿、座椅舒适度本身可以给好评,比很多的纯电动都要出色之余,后排小拉手是灵魂。
加氢三分钟,真能续航800公里?
官方资料显示,MIRAI加满氢的时间大约为3分钟、由此获得的续航里程会有近800公里。当然,由于活动当天行程受限,我们并没有亲自体验到MIRAI的加氢过程。但从原理上来说,具体是否能加满、加多少,会和加氢站的压力有着很大关系。
抛开那些三方因素不谈,我们继续看机械部分。MIRAI有着一个134千瓦、300牛·米的驱动电机,通过氢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电能、再让电机来使用这部分电能驱动车辆,这便是大致的一个基本原理。当然,多出来的电能也会被储存在动力电池里。
比较遗憾的是,我们这一次只是静态体验到了MIRAI,并没有实际开起来、没能和大家聊聊它的动态驾驶感受会是怎样。但一些小的细节还是能和大家分享,例如在方向盘的左侧有着一个“排水”的按键,按下后就可以把氢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的水排掉。
为了氢、为了MIRAI,广丰还做了什么?
说了这么多,可能大部分读者还是会觉得,这样的售价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会有些“囊中羞涩”。但广丰显然不这么看,把MIRAI引进之余,它们也想让更多普通消费者都能体验的到。短租车、网约车、巡游车,广州南沙的读者得继续往下看。
具体点说,广丰在广州南沙投放了65台MIRAI用于公共出行服务。你可以短租,也能在平台上打到MIRAI的网约车,更可以体验到MIRAI的巡游服务。能开、能坐、能玩,也算是标志着氢能源开始接地气,开始普及给更多的消费者的一项举措了。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笔者都觉得新能源不该仅仅只局限于电、或者说纯电动不应该是未来汽车能源的唯一形式。如今能看到丰田在氢能源上有着自己的步伐,颇有点像当时在混合动力上做出的举措一样。未来会怎么发展不好说,但丰田踏实的在稳定前进。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