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大家车言论
浏览量 5253万 粉丝 7.5w
关注

我真的不相信这只是台概念车

50 2022-10-27

奔驰EQXX概念车是在今年1月份的CES 2022上发布的,几个关键性数据都非常抢眼:风阻系数仅有0.17,搭载100kWh锂电池包后整车重量只有1.75吨左右,纯电续航超过1000公里,百公里能耗低于10kWh。对电动车稍有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这几个数据单独来看都已相当了不得,但同时出现在一台车上面,那就真的是不得了了。

就在前几天,奔驰把这台EQXX带到了我们眼前,而在这之前,这台概念车已经在欧洲的公开道路上进行了两次“续航测试”,其中今年6月份从德国斯图加特开到英国银石赛道全程1202公里,百公里平均电耗8.3kWh,证明了开篇的那堆数字并非只是一份实验室数据。


讲真,可能很多人对新能源车“续航超1000公里”这样的宣传语都有点麻木了,毕竟不但插电混动/增程式电动车早已跨越了这个门槛,甚至就连埃安LX Plus在塞进了一块144.4kWh电池之后,也宣称纯电续航能达到1008公里。

你别看奔驰EQXX的车身好像很修长,实际上它的轴距只有2800mm和小鹏P5相近,是一台紧凑型轿车,而目前紧凑型纯电动车的最大续航里程只在600公里左右。


或许你会觉得,现在公共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善,800V高压平台以及超充技术落地,加上电池技术的演进,都让电动车用户的里程焦虑减轻了不少,奔驰现在才花大力气去搞长续航,是不是来的太晚了?


我觉得可能大家有点误会了,因为EQXX最牛逼的地方并不是纯电续航超过1000公里,而是“百公里平均能耗8.3kWh”。我相信各位电动车的车主应该会明白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在EQXX那堆数字的背后,是奔驰进入电动化时代的新理念:追求极致的能效,也就是奔驰官方首次提出的“能效就是硬通货”。


而这也恰好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我此前在《为什么我说这个指标很重要?》一文里的观点:电耗(能耗)表现就是电动车综合技术水平最直接的体现,没有之一。


所以我打算趁这次机会,结合EQXX上的新技术,和大家再展开聊一聊。实际上奔驰EQXX也是通过减少空气阻力、轻量化和提升三电系统能效这三板斧来实现这超低的电耗表现的。

减少空气阻力这点很好理解,风阻越小,油耗/电耗自然越低。车辆的风阻大小,主要取决于车辆正面投影面积与风阻系数(Cd 值)的乘积。原则上,Cd值越小越好。举个例子,水滴形状相当接近理想的流线形,因为其前圆后尖,这种形状的Cd值仅为0.05。


所以上到天上的飞机,下到海底的潜艇,无不参考和采用水滴形设计。不少汽车品牌过去也推出过类似设计的概念车,但由于要考虑容纳动力系统和确保车内乘坐空间,所以设计师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前圆后方的楔形,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车辆后部的吸力。锋利的边缘能引导空气流动,并减少负压,从而降低风阻。

此前保时捷工程师曾介绍过,从大约时速80公里开始,空气阻力的影响就大于轮胎滚动阻力,而且空气动力学的影响随着速度的增加呈二次方增长。而这次来自奔驰的工程师说,在日常长途驾驶中,普通电动汽车近三分之二的电量用于克服空气阻力。


在这台奔驰EQXX身上,其实可以很明显看到奔驰在2015年发布的那台IAA空气动力概念车的影子。当时IAA概念车的风阻系数为0.19了,但大家不要忽略一个细节:IAA概念车是没有后视镜的,而EQXX是装上了正式的后视镜。

前保险杠上的主动进气格栅、引擎盖上的空气导流口以及车尾部下方的可伸缩式扩散器,都对降低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有巨大帮助。


其实国内现在好几款电动车在降低风阻系数方面都已十分出色,例如蔚来ET7风阻系数为0.208,智已L7和埃安S Plus也都已低于0.22,相信EQXX的出现会为工程师们带来更多的灵感,在日后的新车上实现更低的风阻系数。


再来讲讲轻量化。


燃油车年代也一直在努力轻量化,但轻量化的主要目标并不是降低油耗,而是提升动力和操控性能。所以很多高性能车和超跑的车身和底盘部分,早已广泛采用碳纤维和铝合金部件。

但EQXX的做法明显再进了一步。在工程师对EQXX的讲解之中,侧重介绍车身的“仿生网格设计”和一体式铸造技术。其实很多人是从特斯拉Model Y那里开始了解一体压铸技术的。


按照之前特斯拉的说法,“Model Y的后地板通过应用一体压铸技术,将原先通过冲压等工艺生产的80个零件集成为1个铸造零件,制造成本降低40%。”

同样地,蔚来ET5的车身后底板也同样采用了一体化压铸技术,令这部件重量降低了30%。


而喜欢看科学纪录片的人都会知道,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一向都很热衷于从动植物身上寻找灵感,也被称为仿生学。在现场摆出来的EQXX的结构件上可以看到,上面并非是一块完整的金属,而是有着很多形状不规则的孔洞。

按照工程师介绍,这些是参照树木和骨骼的网格结构,用尽可能少的材料,达到尽可能高的坚固性,其实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偷轻”。更少的材料意味着不但可以减轻重量,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EQXX上最大的铝结构铸件BIONEQXX™位于后底板处,由于运用了仿生学设计,经过一体铸造技术打造,加上其他新材料的使用,令这部件重量降低了15%~20%。


可以预见,EQXX上的这种仿生学设计+一体铸造技术,也必定会出现在未来的量产车上。

至于EQXX轻量化的另一个重点,体现在这个100kWh电池包上。现在不管是采用CTP还是CTC技术,抑或是在电化学方面的努力,目标都是殊途同归的,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注入更多的电量,最好还能提升车体强度,减轻重量,且更安全。

这块电池外壳采用了碳纤维-甘蔗复合材料,总重量仅495kg。同样是100kWh的锂电池包,EQXX的电池体积只有EQS上那块的50%,重量也减轻了30%,电池包能量密度接近400Wh/L(转换后约为202Wh/kg)。


现场所见,这块电池的确相当袖珍,不但尺寸小,而且还真的很薄。

但这块电池可能是EQXX上最“神秘”的一个部件了。奔驰工程师介绍,“能量密度之所以显著增加,一部分得益于阳极化学工艺取得的快速发展。由于具有更高硅含量和先进的成分,这类电池可以比常规电池储存更多的能量。”


至于是不是最新的“硅阳极”技术,也就是把电池的阳极材料从石墨改为硅材料,工程师并没有透露,只确认了这并非是固态电池。

“推动能量密度提高的另一个因素是高度集成的电池组”。这块电池上拿掉了所有液冷系统组件,改为依靠电池底部的金属冷却板进行被动散热。只有在天气炎热或采用“活泼”驾驶风格时,冷却系统才会升档,开启车头的智能气帘来加快散热。如果车辆在静止时需要冷却,则会启动备用冷却风扇。


对此还有很多朋友提出疑问,这样的被动式冷却方式真的靠谱吗?


对于这点,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辩证地看。一方面是这台EQXX的确已经两次在公开道路上连续过千公里的行驶,覆盖了城市拥堵和高速公路等各种路况,甚至还在英国银石赛道上刷过几圈,所以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应该是可以应付日常使用的。

而另一个方面,按照奔驰官方所讲,EQXX从开始研发到最后生产出来,只用了18个月,说明EQXX可能并未进行量产车需要的“两冬两夏”测试,所以这套系统在极限条件下能否挺住,目前仍有悬念。


最后再讲讲其他方面的创新。


EQXX采用的是900V高压平台,后驱动电机采用了最新的SiC碳化硅,所以在相同的功率下,电流会更小,整套电路系统的发热量也会更小。减少发热不但能降低能量的耗损,提升转换效率,而且也让上面提到的电池被动冷却成为可能。

至于最高充电功率以及充电速度这两项指标,奔驰的工程师也没有透露,也不知道这块电池目前能否支持4C或更快速的充电。


但不管怎样,EQXX最终实现了95%的系统能效,意思是电池能量的95%最终都能直接传递给车轮,而目前主流的电动车系统能效只有80%左右。相关资料显示,氢能源车的系统能效在40%左右,传统燃油车为30%左右。

所以对于奔驰来讲,EQXX虽然名为概念车,但除了那张座椅看上去不太舒适之外,其他都已经非常接近量产车的了,包括车内那块47.5英寸8K LED显示屏,都已可以显示导航和多种信息,甚至在屏幕上显示的也已变成了中文。

在我看来,奔驰之所以要把一台概念车做得如此“逼真”和实在,甚至还毫无遮掩地上路测试,除了“秀肌肉”之外,也是希望能把所有的新技术都放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去测试和验证。所以从这个角度讲,EQXX更像是一台经过“精装修”的用于验证新技术用的工程车吧。


EQXX上采用的大多数新技术和新工艺,分析下来其实并不是那么神秘,离我们也不是那么的远,按照现在电动车技术发展的速度,两三年后出现在正式量产车上,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50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