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广州的正佳广场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嘉宾——一汽丰田bZ4X。而我们也应邀在这天上午,在商场人潮还没有多起来的时候来到了现场,去感受一下这款丰田在纯电动市场投放的全新车型!
现场被布置得很有科技感,而一汽丰田bZ4X在其中并不显突兀,由此可以看出新车在设计上的成功。首先,它并不是一款油改电的车型,并且做出了不同于丰田以往的设计风格,只这一点足以看出丰田对这款车型的用心——毕竟开发一个专属的纯电平台、运用一套全新的设计可并不便宜。
一直以来,丰田车在外观上普遍比较保守,为的就是让各年龄层的消费者都能接受,这也是丰田车热销的制胜法宝。但是一汽丰田bZ4X并不如此,就如同当初C-HR和奕泽的出现那般,虽然设计因为胆子太大而备受争议,却足够让人印象深刻,足以拉拢一批坚实的“颜值粉”。
但相比起新车的外观而言,个人会对内饰更感兴趣,毕竟很早就在网上看过了海外版车型的异形方向盘设计,并听说了国产版车型会配备的消息。然而,事实证明我还是想多了,最起码现场的这款车型并没有配备这个方向盘。
这虽然让人有些许失望,但不能否认新车内部所带来的新鲜感依旧浓烈,更甚至在进入车内之后,一汽丰田bZ4X的内饰莫名给人一种“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型内饰就应该这样设计”的感觉。原因也非常简单,在于其很好地将机械感与科技感做出了融合。
相比起特斯拉等新势力“不管不顾”似的将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大屏上,如何平衡好实体按键与大屏的分配,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技感,是绝大部分传统车企研发新能源车型的首要考虑。但此前,我们更多只能在一些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上看到范例,却很难在一辆20万元级别的合资新能源车型上看到。
目前,汽车厂商们大都在国内争夺10万元以下和3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域,10-30万元价格区间消费者的选择其实很少,可以参考的例子也很少,唯有大众旗下的几款车型独领风骚。但很显然,个人认为一汽丰田bZ4X可以一战。
立体且复杂的设计,为一汽丰田bZ4X营造出神似战机座舱般的乘坐体验。悬浮式的12.3英寸中控屏,配合上悬浮式的不规则全液晶仪表,显得实用又不失美观。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新鲜感实在太强了!如果考虑到年底发布并搭载的异形方向盘,我只能说我已经很久没对一款新车有这么高的期待了。
从尺寸上看,新车长宽高为4690*1860*1650mm,轴距为2850mm。这理应是一个相对很宽敞的数据,从实际的体验来说,却略显微妙。一方面,新车的腿部空间足够宽敞,对比市面上的任何一款中级SUV都不落下风,主要问题在头部空间上。
从上车的那一刻开始,如果你对中级SUV有比较深的感受,就能感受到跨步进一汽丰田bZ4X所需要抬起的脚的高度,要相对高一些。很显然,这是因为电池组所带来的部分影响,导致内部地板相对其他燃油中型SUV要更高一些,带来的自然就是坐姿变得更高。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将座椅调得相对高一些,前排很容易就会觉得头部缺乏拥挤。
有关内部空间的实际感受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就是位于扶手箱的无线充电板。我们都知道,将手机放到无线充电板上充电,为了避免消磁和其他影响出现,一般不会将IC卡(如银行卡)或钥匙等杂物放到左近,但这样就导致了空间的浪费。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一汽丰田bZ4X加上了一个开关,在不充电的时候可以选择关闭,确保了空间的利用率,虽然设计简单但却显得非常贴心和人性化。
写在最后
就如同开始所说,在20-3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内,一汽丰田bZ4X并没有太多竞争对手。其将预售价放在了22-30万元,摆明是要与一汽-大众ID.4 CROZZ和上汽大众ID.4 X正面竞争。但从产品力来看,一汽丰田bZ4X不但车身大了一圈,而且配置也相对更高一些,在品牌力和续航里程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一汽丰田bZ4X有一定优势。
或许有人说,虽然乍看之下一汽丰田bZ4X足够大胆且有着大刀阔斧般的进步,但相比起新势力来说依旧相对传统。对此我并不否认,并且这也是传统车型在转型时普遍的问题。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当车企在转型的时候,消费者又何尝不是在经历一次“转型”呢?相比起上来就否决过去的所有,重新建立起新的标准,当下这种慢慢探索、慢慢转型的节奏对于消费者来说,又何尝不会更容易接受一点呢?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