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F1小课堂今天正式开讲了,随着周冠宇在今年代表阿尔法·罗密欧车队征战2022赛季的F1,相信会有不少新人入坑这项兼具了速度与激情的汽车赛事。不过很多人在初看F1的时候往往会一脸懵,毕竟它与篮球、足球不同,属于小众项目,群众基础较差,规则、玩法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所以今天咱们就来一期F1入坑指南,让各位小白对F1有一个初步了解。
何为F1?
F1的全称为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它是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可能很多人对“方程式”三个字比较好奇,但其实它并不是我们广义理解中的数学方程,而是一种规则、标准,所有F1赛车都要在国际汽联制定好的标准之内进行研发、制造。比如:F1赛车的车身尺寸、重量、动力单元的技术规格都有着严格限制标准,又如F1为开放式单座舱形式、采用开轮式设计,这些也都是F1 72年历史沿袭下来的标准和传统。而这些严格的技术规则目的是为了拉近各车队的实力差距,让比赛更为精彩激烈。
F1比赛的时间不是跨年度的,使用的是单一年度联赛制度,积累全年积分来决定车手和车队的成绩,以便产生冠军。今年,F1将共举办23场大奖赛(俄罗斯站已被取消,是否由别的分站代替尚不确定),是F1历史上办赛场次最多的一个赛季。其中大部分分站集中在欧洲举办,少量于亚洲、美洲和大洋洲进行。
比赛周末的构成
F1在今年会有10支车队共20位车手参赛,每一站比赛都是在周末进行,由周五持续到周日。其中周五以及周六会举行三场练习赛,第三次练习赛后的周六还会进行排位赛,用以决出正赛的发车顺位,而周日则是最为重磅的正赛。
练习赛各车队以熟悉赛道和测试赛车调教为主。在排位赛中,20位车手可以自行在赛道上刷圈速,根据每位车手跑得的最快圈速进行排名。排位赛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Q1阶段20位车手淘汰掉成绩最差的5位,Q2阶段继续淘汰5名车手,Q3阶段最后的10名车手角逐最终的发车顺位。每一阶段的圈速时间在下一阶段即作废,需要车手在每一个阶段重新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圈速。其中,第一位发车的车手称作“杆位发车”(Pole Position)。
周日正赛时,每位车手有相对应的发车格,每个顺位前后间距4米,左右间距8米,形成错落有致的发车顺位。至于在经过一场激烈的争夺后,车手们能获得多少积分呢?详见下表
排名 |
积分 |
P1 |
25 |
P2 |
18 |
P3 |
15 |
P4 |
12 |
P5 |
10 |
P6 |
8 |
P7 |
6 |
P8 |
4 |
P9 |
2 |
P10 |
1 |
另外如果在正赛中跑出了全场比赛的最快单圈速度,这位车手还将额外获得一个积分。
有关进站
如果你曾在舒马赫时代关注或了解过F1,那你可能知道以前的F1赛车在比赛中是需要进站加油的。不过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了,自2010年,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FIA已经全面禁止了进站加油这一行为,赛车将在赛前加注足够的燃油以坚持整场比赛。
由于没有了燃油这一变量,F1的进站策略也缺少了不少看点,所以现在F1比赛中进站换胎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现行的规定中,每场比赛中赛车至少要有一次进站更换轮胎,而每站比赛将提供红、蓝、白三种不同硬度的轮胎(硬度依次递增)。轮胎越软,性能越好,单圈成绩越出色,但轮胎衰竭较快,能坚持的圈数较少;而轮胎越硬,单圈成绩可能会稍慢,但性能衰竭较慢,能够坚持更多的圈数。所以在轮胎的选择上,不同的策略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结果。
另外如今的F1在进站换胎的效率上已经做到了极致,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哪怕是0.1秒的耽搁都有可能造成排位的变化,所以换胎越快越有利于在出站后争取好的名次。目前进站更换轮胎的世界纪录是由红牛车队在2019年巴西大奖赛中创下的,时间为1.82秒。
在哪看比赛?
最后来聊聊在哪里可以看到精彩的F1赛事。在电视端,上海五星体育一直在坚持转播F1比赛,今年也不例外,他们也是国内转播F1赛事最知名的平台之一。不过由于五星体育频道只能在上海地区收到,所以外省市的车迷就比较惨了,如果想要观看五星体育,就只好通过一些电视节目方面的APP来实现了,如电视家。而像央视在前几年也复播了F1,但是今年并未提供转播支持。
在网络平台方面,今年国内的新媒体可谓全军覆没,没有一家拿到了F1赛事的转播权。其实去年腾讯体育还在直播F1,可能是今年有了周冠宇的加入,F1针对在中国市场提高了转播权售价吧,所以并未有一家网络媒体购买了版权。哎,终于有中国车手进入到F1,却没有转播可看,也是苦了广大的中国网友呀!
其实有关F1的入坑知识还有好多好多,如果想以文字的形式让大家熟悉这项赛事显然有些过于枯燥乏味了,所以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回看过往的经典比赛来进一步了解和熟悉F1。后续我们还会为大家带来每站F1的赛事报道以及各种有意思的盘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哦!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