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车辙
浏览量 2934.2万 粉丝 6.0w
关注

不寻常的林肯Z,可以期待这款车的什么?

1332 2022-04-27

曾几何时,我以为我们再也不会在林肯的展厅里见到轿车了。

那是2020年,林肯最后一辆大陆驶下了生产线。在那之前,MKZ已经停产,林肯进入了一个没有轿车的新时代。他们当时也表示,将会专注于SUV领域,打造完整的SUV产品线。种种迹象都在趋近于那个事实,但其实他们偏偏没说出那句:我们不再生产轿车。”

现在看来当初没有把话说死是很明智的(顶多只是说了在美国不再销售轿车而已),或者说是有预谋的。

正如几年前我们在林肯大陆的那篇试驾文章中如标题所表达的——致林肯大陆:明明就依依不舍,却又没什么话好说,现在看到这辆林肯Z,我其实也有类似的感觉,只是故事线倒转了过来罢了。

那么这次我们再来一遍,致林肯Z:明明就喜出望外,却又没什么可期待。

“Z”就对了?

关于林肯Z这款车的宣传包装,林肯用了这么一句广告语:Z就对了。

在这句由一个英文字母和三个汉字组成的广告语中,英文字母Z具有一语双关的作用,首先当然是指林肯Z这款车的名字了,另一层含义是,Z,连起来读就是,这就对了。

 林肯官网截图

这玩法很有网络气息,如果换做是哪个新势力品牌直接用一个英文字母给自家的新车取名,并且配以这样的广告语,我不会觉得意外。但对于林肯来说,Z可能不太对,因为这是林肯嘛,诸如飞行家、航海家、冒险家这样的名字,都挺符合品牌调性的,但就Z,我觉得有点轻浮,并且也只能理解为,林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在我看来,以Z为名最合理的解释是,Z for MKZ,从尺寸和定位来看,林肯Z都可以看作是MKZ的继任车型。

另一方面,林肯Z的内外造型也显得有那么点不林肯(不是那个漂亮国的公职人员),外观整体的造型风格颇为扁平化,不具有林肯那种雍容气质,而跟同样扁平化的MKZ相比,又缺少了那一份独特,我说的当然是前期版的MKZ了。

 左i享,右i酷

没记错的话,Z也是林肯第一款提供两种设计套件的车型,分别叫i享和i酷,前者偏豪华,后者偏运动。我个人相对会更倾向于i享,因为i酷的黑化力度有点重,它身上的镀铬件甚至比我的Giulia还少,显然不太符合林肯的品牌调性。

更重要的是,i酷提供一款红色的内饰,鲜艳程度也跟我的Giulia有一拼,这在林肯身上显然也有点出戏。

所以我强烈建议,即便阁下要选i酷套件的林肯Z,最好不要选红色内饰。相比之下,i享套件那款红色内饰,色调就会合理一些。这里还是要表扬一下林肯为消费者提供了颇为丰富的搭配选择。

在林肯Z的车厢内部,除了配色丰富之外,另一大亮点就是屏幕了,屏幕很长。但大家也知道,我们通常不会太重视屏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去评价,只能说林肯Z这块大屏幕功能和玩法应该是挺多的,显示效果也还不错。

只是这款大屏在林肯Z的车厢里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致于整个中控的造型都要迁就着这块屏幕,于是它就变得有点平铺直叙了。对于林肯来说,豪华感是很重要的,林肯Z的内饰造型被这块大屏束缚之后,只能通过皮质用料的包裹,以及按键的细节设计来凸显豪华了。

这些按键嘛,好看的,只是中控上那一板隐藏式按键并不好用,按键数量也不多,大多数功能还是需要通过屏幕来操作,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按钮就是车辆通电之后亮起灯来点缀一下而已。

两幅式方向盘辐条上的多功能键倒是密集得多,它们同样也是隐藏式的,好在亮起灯后各个按键的功能指向比较清晰。这个方向盘其实还有更大的bug,后面再说。

Z开起来如何?

好吧,也不卖关子了,当你开上林肯Z之后,你首先就会发现这个方向盘3、9点的辐条过于粗壮,粗壮得不能叫辐条了,可能要叫他幅片,这对于握姿还是有一点影响的。

林肯Z整体的驾驶感受是优缺点分明的,先说优点

第一大优点是动力系统,首先是全系标配的2.0T高功率246马力的发动机,别看376Nm的最大扭矩需要去到2500~4000rpm才发放,峰值平台看起来有点小,但这机器的低扭响应是不错的,而且实际的动力表现也令人满意。其次,8AT变速箱也不拖后腿,虽然动作称不上快得迅捷,但该降挡就降挡,该平顺就平顺,算是不错。

另一大优点在于底盘,虽然林肯是一种美式豪华的代表,大家可能会潜意识地以为林肯都是开船式的柔软,但实际上并不是,林肯Z跟我之前试驾过几款林肯一样(大陆、MKX等),底盘是非常干脆利落的。

只不过这种干脆利落可能会让一部分人认为偏硬了,尤其是过减速带上坎的那一下冲击会略微明显,但它确实能把震动吸收处理得非常到位,至少我认为在横置前驱平台以及麦弗逊形式的前悬这种平平无奇的基础结构上,能够通过调教得出这样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而这也让林肯Z在遭遇路面较大幅度的起伏时,车身也能保持着很稳定的姿态,即便是以稍快的速度入弯,步伐也会比较矫健,侧向支撑比较到位。

接下来的就是缺点了。

在你打方向转弯的时候,转向系统会有一股怪力,当你转动方向盘的时候,它会把回正力卸掉,但如果你保持着方向盘的角度不动,又会有一股力在跟你较劲。如果你想体会什么叫电子感浓重的转向,来试试林肯Z就知道了。

另一个缺点是噪音。林肯Z大体上不算安静也不算吵,于这个级别来说算是中规中矩,只是在30-50km/h的速度下,从底盘传来的噪声会明显偏多,但过了这个速度区间之后,又会恢复到正常的范围。这一点我是没想明白为什么。

总的来说,你要想在林肯Z的驾驶感受上挑刺,不难,但它确实也有闪光点。就看你是哪种需求的人了。毕竟同级别卖得好的除了BBA,另有一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全进口车型,我认为林肯Z主要对手就是它了,而林肯Z和它又很显然是两种不同调性的车,各位如果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话,应该不难选。

25万出头入手林肯,这事值吗?

如果光是看25万出头入手林肯这一句,显然是不够吸引力的,毕竟20万入手奥迪宝马都是可以做到的。再加个定语吧,25万入手近5米长的林肯,这样看起来就不一样了。

更何况,这25万出头的5米长林肯,上来就是246马力的2.0T发动机,有6秒多的破百能力。在这一系列的营销号术语之后,这事就更显得划算了。

显然,如果你拿林肯Z去跟尺寸相仿的奥迪A4L、宝马3系、奔驰C级、雷克萨斯ES这些车来比,可就真应了林肯销售的那句名言,我们这车最大的缺点就是太便宜了,你的入门已是我的高配。

但豪华品牌的世界并没有这么单纯,不是这些精英消费者不会上网拉配置表来对比,而是他们是否认为这有没有必要的问题。否则,林肯Z也不需要给到如此有诚意的价格,说到底,还是怕大家不认这个牌子。

那么,是时候拿出那套豪华理论来衡量一下了,林肯Z身上具有足够的你想要但非刚需的东西吗?

是那块很长的27寸屏幕?我猜不是。是那张很长的配置表?我猜不是。是那片很长的后排空间?我猜也不是。

无疑,豪华车的市场里根基最牢固的依然是BBA,因为在豪华品牌消费者的眼中,品牌在你想要而非刚需的东西里是排第一位的,别说林肯,其他众多的豪华品牌都打不破这个魔咒。

而在产品本身能给到的享受方面,林肯Z把能给的都给了,强动力、大空间、高配置,但就是缺少了一点勾人心弦的魅力。

讲真,我认为林肯Z的产品力要比雷克萨斯ES强,并且价格也便宜,但在市场上能否拼得过,还得看各位对于林肯这个品牌的认可程度。

我本以为林肯在大多数人眼中都会比较默默无闻,但没想到的是,我掐指一算,身边亲友竟然也有好几位林肯车主,并且林肯那几款国产的车型卖得也都不错。这么看来,林肯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还是挺有认可度的,或许是旧时代那加长林肯立下的功劳吧。

所以纵使林肯Z能够给到的你想要而非刚需的东西不多,但凭借相对务实的产品特性以及颇有底气的品牌力,或许还是能够圈住一部分消费者的心。

再造轿车为哪般?

以今时今日的世道,即便林肯没有真的说出那句"我们不再生产轿车,当他们把MKZ、大陆都停产之后,大家都会以为林肯从此只会生产SUV了。对于不少国人来说,对于林肯的认知最初都是加长林肯,我不清楚重生的林肯Z作为轿车能够在加长林肯中获取多少情怀红利,毕竟这车长得一点都不像传说中的加长林肯

大家或许已经知晓的是,林肯Z是一款只供应中国市场的车型,这或许是它看起来跟其他林肯不太一样的原因之一,或许是考虑了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但这也反映了林肯对于中国的轿车市场依然有信心有想法。

事实上,在豪华品牌的车上要找到27寸的屏幕,貌似确实只有这么一家,或许这就是林肯找到的其中一个市场真空?

我们只专注原创汽车内容的生产,想要变得更懂车,可以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车辙(ID:cartracks)。目前已经集聚了数十万的粉丝,等你!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1332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