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宝马i3,多数人都会想到那台诞生于几年前并且浑身充满前瞻思维的小车,然而高昂的售价以及过于超前的设计,注定只能成为富人的玩具。但不得不说,宝马向电动化的尝试和探索,其实在这台车上已经开始。近日,随着落户华晨的宝马X5正式上市,一同亮相的还有全新华晨宝马i3,不过这台i3除了和前辈“撞名”以外,几乎没半毛钱关系,因为它是基于3系打造而来,定位于中型纯电豪华轿车。
外观“微整形”
但凡稍微懂车的人都不难看出,宝马i3的外观和3系非常相似,仅针对“双肾中网”、大灯造型和保险杠等进行调整,增添些电气化元素,视觉冲击不算强但也预料之内,毕竟传统车企的中坚产品还是有所顾虑,不能像新势力那样放开手脚。
说起新势力的产品造型,如今也开始渐渐审美疲劳了,几乎清一色的溜背车顶、眯眯眼大灯和贯穿尾灯,这些元素放在前几年还挺能吸引人,一旦饱和后,便迅速使人无感。
看回这台宝马i3,目前推出只有一款车型,售价为34.99万元的2022款 eDrive 35 L,顾名思义也是长轴距版本,而实际上轴距参数和长轴版的3系也相差无几,不过车身长宽高均有小增幅,我猜应该是外观包围和覆盖件的变化所致。
科技感终于不是短板
相比外观那不痛不痒的改动,内饰的升级则让它终于跟上最新潮流,比如那块带弧面的双连屏,确实瞬间拔高了整车的科技感,而作为老派车企的代表之一,宝马i3也保留了许多实体按键,充分尊重驾驶者的使用习惯。
这两块屏幕的尺寸和i4、iX相同,也许预示着新世代宝马的内饰设计语言,搭载最新的iDrive 8.0系统,有车载微信等等第三方软件的加入,也支持OTA升级,不过这些功能在今时今日也谈不上多么厉害了,只是跟上时代步伐而已。
进化不够彻底
由于并非独立的纯电平台,所以在宝马i3身上还是找到汽油车痕迹,比如慢充插口在左前轮叶子板,而快充插口则在3系加油口的位置,也就是右后轮叶子板处,对于频繁切换快慢充的用户而言,每次充电停车都要思考一下。
至于是否“油改电”我觉得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它可以容纳70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组,CLTC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动力方面,最大输出210千瓦和400牛·米,破百时间为6.2秒,表现和330i相近,但电车的加速体感会更强。
内里还有乾坤
有意思的是,由于电机和电池组的加入,无可避免重量增加,为了让它有更好的操控水准,这台宝马i3后轴装备了空气悬架,以及海外3系才装备的防倾杆,要知道这可是在售国产3系所缺失的配置。更低的重心加上经过重新设定的底盘,开起来会不会有惊喜呢?
它的定价正好处于3系的中配车型,也就是325Li中间,但动力和科技感更棒,虽然缺少新势力竞品的噱头和新鲜感,不过胜在脚踏实地。而且按照宝马的一贯风格,其续航里程和驾驶体验会很靠谱。
虽然目前接近35万的指导价称不上极具吸引力,我猜也不会真的有人因为油价涨了而花几十万买纯电宝马,但对比奥迪和奔驰而言,宝马在这个领域确实又领先一步。再看回配置的差异和考虑到后期可能的优惠,我觉得这台宝马i3还是有机会成为小爆款的。
还有什么好推荐?
那些手握30万左右预算希望买纯电轿车的朋友,也可以看看以下几款。首先特斯拉Model 3就不用聊了,大家比我更熟悉。
如果想要越级豪华和品质感的话,极氪001会是更好的选择。堪比豪华车的底盘表现以及那个性的猎装造型成为主要卖点,定位于中大型车的它空间表现也比宝马i3好不少,但据闻现阶段的智能化表现不尽人意。
蔚来ET5将成为最接近宝马i3的竞品,作为新势力的它对传统用户的使用习惯颠覆得更厉害,智能驾驶辅助和全新的平台,以及非常立体的补能方式,使得它在预售阶段就备受关注,是一位综合实力非凡的新晋选手。
接下来出场的是极星Polestar 2,和宝马i3一样,来自老牌车厂的它非常注重驾驶体验,甚至顶配车型还坐拥超过400马力,四驱系统以及超强的底盘硬件规格使其成为运动好手,如果喜欢驾驶快感的用户可以考虑它,据闻优惠幅度也比较吸引。然而紧凑型轿车的定位注定空间不能和以上几位对手PK。
35万买宝马i3,觉得划算吗?会选择燃油版3系还是新势力产品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