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意识到——如今在扒一辆电动车的配置表时,先看续航还是先看加速,概率几乎一样高。
作者:粮志
图片:网络
前者解决温饱,后者满足欲望。如今随着众多厂商将续航标准推到500公里以上,加上那么多未发布的期货宣称自己的续航将达到1000公里以上,以往的续航焦虑似乎得到了缓解,这好比你吃饱到一定程度,就不用再吃了;重要的是,下次饿的时候有得吃就行,所以有个方便充电的桩子,比续航里程本身还要重要些。
但性能可就不一样了。凭什么纯电产品能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去年达成500万辆的销量规模?最近有专家和机构预测说,鉴于纯电产品集体涨价,今年纯电市场的销量恐怕很难超越去年,可能“仅”在450万辆左右。
这很凡尔赛。话外音是,如果没有上游原材料涨价搅局,恐怕今年的纯电车销量还要充满“惊喜”,这还是在今年补贴退坡30%的前提下,也许还能进一步说明国内新势力百花争鸣的局面还能保持一两年,不至于那么快进入“马太效应”。
而能让纯电产品跟燃油车叫板的当然不是智能,不少燃油产品的驾驶辅助和车机系统现在已经很好用了,想想看,就连两田的车机都开始行云流水了,这个世界上还会有难用的车机吗;同时也并非成本——至少考虑到二手车折价率,电费带来的经济优势会在卖车交易的一瞬间,重新回到和燃油车持平的起跑线上。
能让燃油车默默回避的劣势只有“动力”这一项了。
从最初蔚来ES8的4.5秒,到后来比亚迪汉EV的3.9秒,到小鹏P7的6.7秒(性能版车型为4.3秒),“比速”成为了一项低门槛的技能,就连不以性能为主要卖点的哪吒U,也可以7秒破百,而零跑C11这款中型SUV、售价22.98万的性能版也能达到4.3秒的境界,内卷如此,相信在不少人看来——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一台绕不过去的3系了。
这让燃油车很是焦虑。也正是纯电产品给车市带来的内卷效应,燃油产品并不能回避这一点。
但从技术层面而言,即便不少燃油车都配上2.0T,其落地成绩依然不那么惊艳。因为电动车产品没有变速箱这个齐达内式的传球大师,而内燃机的功率扭矩再强,也只能干瞪眼。
这也就是宝马仍然能在豪华车市场地位稳固的原因,毕竟采埃孚的8AT变速箱依然是数一数二的金牌传统部件。
但在B级车市场,这会很奢侈,你很难见到一款价格低调、功率扭矩惊艳,同时落地表现对得起账面数据的产品。
福特蒙迪欧很合时宜地出现了。
峰值扭矩376牛米,与搭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天籁基本持平,官方称零百加速6.5秒,仅比压榨出400牛米扭矩的标轴版宝马3系“慢”0.3秒。
达成这个数据(当然我们需要进一步实测,现在仅从已露出的信息分析),除了账面数据本身优秀,以及福特近年对8AT变速箱的调教功夫越发纯熟,还有一些关键因素。
比如瘦身,但在车市当中的瘦身概念是体重可以减,但尺寸不能瘦。于是这款全新蒙迪欧与同样搭载2.0T的天籁相比,还轻了40斤,比同样规格的凯迪拉克CT5轻了180斤,而轻量化的表现之一是前悬挂下三角臂采用了铝合金材质,这对于操控车头来说是个福音。
当然这款曾经荣膺沃德十佳动力的发动机还有些优点,比如能吃92号粗粮,相信会在油价上涨期间给一些朋友带来慰藉,与此同时,福特动力鲜有烧机油的绯闻,是一个长期被业界忽略的传统美德。
尽管这台EcoBoost发动机没有采用混合喷射等流行技术,仅采用双VVT技术而没有可变气门升程,但落地效率出众是最有效的硬通货了,同时对体重的严格控制,也让人对未来它的油耗表现有了些期待。
如今纯电产品可以轻松达到零百加速6、7秒的实力,这种内卷尤其对于十几万燃油车的杀伤力很大,毕竟BBA仍然具备品牌效应,而20万上下的燃油车就只能拼硬实力了。
而蒙迪欧其实不算是主动参与到这场动力内卷的竞速中,更像福特的“自卷”,俗称卷福,毕竟从锐际到EVOS,福特一直是这么玩的。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