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3月17日,广汽集团对外公布旗下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新进展。公告显示,广汽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广汽埃安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及相关事项的议案》,同意广汽埃安采取非公开协议增资的的方式,本次增资共计融资25.66亿元。该计划完成实施后,广汽集团将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广汽埃安约93%股权,仍为广汽埃安控股股东。
具体来看,广汽埃安将实施679名员工股权激励及广汽研究院115名科技人员“上持下”计划,同步引入诚通集团、南网动能、广州爱安等满足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需要的战略投资者。
如此一来,完成股权激励后的广汽埃安距独立上市仅一步之遥。
2021年,车企出现一波“股权激励”的小高潮。为了留住人才,绑定公司核心员工,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等企业均推出股权激励制度,此番广汽埃安混改,也将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作为混改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将广汽埃安679名员工纳入激励范围,员工股权激励覆盖范围约20%,覆盖重要技术人员与经营管理层人员;另一方面,广汽研究院作为广汽集团的研发主体,与广汽埃安业务联系紧密。本次广汽集团采用 “上持下”方式,在广汽研究院四千多人的队伍中层层筛选,挑选出115名核心科技人员授予广汽埃安股权。这些研发人才将能同时享受到广汽集团、广汽埃安的双重激励政策。据悉,广汽埃安员工股权激励平台和广汽研究院科技人员“上持下”持股平台合计持股约4.55%,力度可谓空前。
广汽集团表示,通过实施员工股权激励与广汽研究院科技人员持股,有利于建立广汽埃安长效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建立起更加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股权架构,实现员工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推进广汽埃安做优、做大、做强。同时也为广汽集团主营业务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从所有权层面强化人才激励,是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措施。广汽埃安此次融资可以看作是分拆上市前的一大步,后续还会有第二轮融资。
面对广汽埃安的混改,也有人提出质疑,长安新能源和奇瑞都“改”了,效果怎么样呢?有,但是不明显。车讯网认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车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引进资本是必要的,对于某些产品竞争力不足的企业更是如此,需要大量研发资金来调整自身、开发新品。但改革的本质是改制,如若不然,企业依然缺乏活力,只能靠钱“续命”,又怎能走的长远呢?
具体到广汽埃安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围绕体制机制改革所做的探索与实践。如连续三次制定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18年开始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2020年底宣布独立、2021年引进多名人工智能、新能源、产品设计与管理等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等等。一系列动作带来了不错的销量表现,2021年,广汽埃安共销售1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19%,完成了年初立下的10万销量目标。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称:“2020年广汽埃安就已经全面盈利,这是其他新势力车企无法比拟的。”反观早在2019年就完成混改的长安新能源却一直未能扭转亏算局面,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依然为亏损15.95亿元,甚至相比2020年全年亏损程度还有所扩大。就目前取得的成绩来看,广汽埃安的改革还是值得期待的。至于能否通过混改迎来真正的高光时刻,以及如何保持企业的活力,还需时间考验。(车讯网沈丹发自北京)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