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 12月23日,在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刚刚问世的AITO品牌正式发布了首款中型SUV——AITO问界M5,囊括后驱标准版、四驱性能版以及四驱旗舰版三款车型,预售价分别为25万元、28万元和32万元。
和赛力斯SF5定位的一致,或许是其在前者上市仅8个月便快速登陆市场的原因。但不同的是,AITO问界M5真正做到了由华为“操刀”。
不仅仅是核心零部件的供应,按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的话说:“这一次,华为的消费者业务、软件、工业设计团队,全面参与了整车的设计、开发。”
当然,如果简单粗暴地理解成“华为主导、赛力斯代工”的新车合作方式,似乎也并没有太多出入。无论是资本还是技术层面,这台新车都足以称得上是个两厢情愿的交易:赛力斯贡献出工业4.0标准的金康SERES两江智能工厂,而华为则带着数百专利和洞察消费者的市场经验、资源。
正是如此,在AITO问界M5上,可以看到众多“华为式体贴”的影子。新车轴距达到2880毫米,拥有灵动的车身姿态和充裕的车内空间,配合20英寸风帆全铝轮毂和0.32Cd的超低风阻,使M5兼具消费者喜爱的运动感和稳重感。而六款金属车漆颜色、三款内饰颜色组成的十八种不同风格的配色风格,搭配10.4英寸曲面全液晶仪表盘、15.6英寸2K HDR智能中控大屏、无线充电区等科技化设计,也足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源自视觉的工业设计,是互联网企业最为擅长的打法之一。至于汽车核心的性能与调校,则依靠华为长期以来的研发投入与打磨。
AITO问界M5搭载全新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其1.5T四缸增程系统在实现CLTC工况1242公里续航目标的同时,也使其四驱旗舰版车型达到峰值功率365千瓦、百公里加速4.4秒的强劲性能。
另一方面,尽管同样采用了与赛力斯SF5一致的全铝合金底盘及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设计,但调校方面的细节,华为则在运动与舒适间找到了更多平衡。
“之前赛力斯SF5的悬架比较软,所以在新车设计上,我要求团队在调校中既要保证运动状态的稳定性,也要兼顾日常驾驶的舒适性。”在余承东看来,补齐上代产品的不足,是AITO问界M5打动消费者的基础。
就像手机产业常见的螺旋上升趋势一样,快速否定、淘汰消费者所拒绝的属性,是产品重回正轨的最佳出路,而全新功能、设计的加入,则是品牌渴望上升的又一次尝试。
对于华为而言,无论是汽车领域发展还是生态网络需求,都让HarmonyOS智能座舱的出现有了充分的理由。包括HarmonyOS车机操作系统、HUAWEI SOUND音响系统以及HUAWEI Share功能,多种前沿科技的集合不仅增强了单一的产品力,也让品牌粘性、影响力甚至是生态圈产品销量均有所提升。
“如果不想买这台车,你可以买个华为音响回家听;如果买了这台车,华为手机、手表等一系列‘配套设施’,想必也都能进到你的购物车。”尽管只是网友的打趣,但这是诸如华为、小米等大型科技集团最为期待的连锁反应。不只是苹果与CarPlay的简单对应,而是“车联万物”般地品牌侵占。
明年1月启,在本次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所出现的手机、手表以及AITO问界M5等产品,都将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全国118个城市的500家华为门店中,以大面积的渠道布局,彰显出华为“智能终端”与“汽车制造商”的双重身份。
此外,无论是基于多品牌合作间的公平原则,还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投石问路”,在汽车产品方面,如今的华为已然划分为两种不同方向并行前进:一个是偏于自身工业设计品质、主打增程式混动技术的AITO,另一个则是追求高级别自动驾驶、主打纯电的极狐。
不只是避开汽车制造行业的重资产属性,反复重申“不造车”的三年期,或许将成为华为不断拓宽、又不断修正的产品“修炼”。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