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元何元
浏览量 394.9万 粉丝 5.8w
关注

我们本应自信!比亚迪DM-i技术有感

1771 2021-10-28

首先,这确定不是一篇恰饭文章。


只是最近深度接触了比亚迪唐DM-i车型,在北京进行了一次堵车实测以及去山东参加了实测油耗的说明会之后,对比亚迪DM-i系统有了一个不算是很深层次的研究,这篇内容就算是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吧。


再加上看到了比亚迪的唐车型在近期的销量排名,前九个月在二十万以上新能源SUV中都是排到了前三,并且现在貌似车都是一车难求,甚至有人赚新车的差价。我觉得,有必要真的好好和大家聊聊了。



那么,劳烦各位听我絮叨一二。


2008年,那会儿我还在念大学,我最喜欢的车是丰田的FJ酷路泽,可就在同时,有一款自带EV属性的车型面世,而且还是一台国产混动车,可身为一个学生的我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它披着并不是很原创的外观设计,天窗部分还有太阳能充电面板,销量虽然不佳,但的确值得被纪念,过了13年,我试驾了“它的孙子辈的车型”,才有机会找资料好好研究来自13年前的它,而这台车的尾部贴着一个闪亮的标识:F3DM。



这是比亚迪在2008年推出的车型,采用了比亚迪第一代混动技术,低碳版的车型车顶的确有一块可以逆向充电的太阳能面板,是不是很超前?您想想,那会儿的车辆内饰都还是有点90年代的感觉,惨兮兮的仪表盘上只有一些硕大的、冷冰冰的按钮,但仔细看图,您会发现F3DM就有了EV和HEV双模式切换组键,是不是有些穿越的感觉,总觉得混动科技与那个年代的内饰设计并不搭配。



当年的HEV模式,与电机匹配协同工作的是一台1.0L的三缸发动机,而那会儿的DM1.0技术,这台发动机就已经可以通过切换连接方式给电池充电、给电机供电、给车轮输出动力。而那会儿的纯电续航里程,厂家标称有100公里,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证实,姑且打个折扣之后,在城里也是可以上下班开开的。



13年过去了,这台车早已经被遗忘,而我也是想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仔细学习了这台车的一些资料,发现比亚迪在混动上的布局远比大家想的要早很多。也许是我在电动领域的侧重压根就不够,的确是需要自己反省一下。可不能磨灭的是,比亚迪这些年在电动领域做的研究,一部分成就的确是为国争光的,所以我想来想去,这篇文章的标题才叫做「我们本应自信」



那么DM技术一路到现在,可以分为1.0、2.0、3.0三个阶段,而DM2.0、DM3.0所追求的方向是更快且相对更节油,而之后衍生出来的DM-p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架构,p也就是powerful的意思,就是快!猛!著名车型就是前几年推出的唐DM,因为硕大的中型SUV可以做到百公里加速4.5s以内,足以证明比亚迪DM3.0系统的实力以及电动机带来的时代变革。而衍生出的另一个技术分支,DM-i则是为了迎合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设计而来。其中的i表示的是intelligent,可以理解为智慧、节能。那么不同的DM区别在哪,我们还需要补个课。



也就是,各位朋友必须理解P0、P1、P2、P3、P4的概念,或者直接说Px,说直白了就是如果要在一台汽油车上加个电机,那么它的位置就代表了Px。不同的位置也就有着不同的功效。这里推荐各位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新能源汽车P1是什么意思」类似的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出很多答案,强烈建议大家补充学习,我就不占用过多的时间了。放一张图片,用简单的方式告诉大家Px都分别在哪些位置可以放电机。



铺垫了将近一千字,「我们本应自信」,你自信哪来的?比亚迪的DM-i混动架构到底哪好?很简单,直接拿技术对比竞品。我们知道比亚迪DM-i混动架构从技术广义上可以说是混联式混动,也就是电机、发动机都可以直接驱动车辆行进,也可以一起工作共同驱动车辆,其实和本田的i-MMD技术十分相似,我们经常听到本田是并联混动,但其实本田的i-MMD通过全新设计的离合器(可以实现刚才提到的比亚迪DM-i的功能。



那么,怎么感觉你在说,比亚迪像是抄袭本田的。错了!比亚迪早在2005年前后就有过相应的产品布局和设计,当年的F3DM的技术就是个很好的印证,只是当时的电池技术、变速箱技术相对没有那么成熟,再加之政策都偏向纯电动,所以并没有大力推广。而且有传言本田曾经因为这套混动技术和比亚迪在2010年左右就提出过合作,当然这句大家当没听过就好了,当我YY就行。



那么回到技术上,本田的混动技术有2.0L自吸发动机、有可以串并联驱动的类变速箱、电池组、电机。那么比亚迪呢?该有的都有!


第一,1.5T发动机,采用的是米勒循环,与阿特金森循环相同,说人话就是膨胀比大于压缩比,缩比为12.5:1,热效率达到40%,参数十分优异。千万别想错!优异指的是节油,而不是动力,因为DM-i的设计初衷就是要发动机在最合适的工况下又能给电池充电,又能驱动车辆,使用的涡轮也可以通过涡轮的面经比调整来控制废气流速达到更加合适的工况。虽然从功率参数上不如本田的2.0L发动机,但扭矩要高出那台本田发动机很多。在我认为,这台发动机还是偏向“充电”功能,时不时地给电机点大扭矩的额外支持,所以低能耗+高扭矩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EHS机电耦合系统,我还是给各位说人话吧,不严谨不专业不准确但很通俗易懂地说,你可以理解它就是一个离合器+一个电动机,其作用就是切换电、油之间的动力来源。而比亚迪的EHS系统已经发展出了不同的几个型号,而“鼻祖”在我看来,都是刚才提到的F3DM所使用的那套DM1.0技术架构,所以比亚迪深耕这技术十几年,不是白积累的。


第三,电池组,比亚迪的看家本领之一,刀片电池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在我看来要安全与三元锂电,并且对于外压力的抗压能力会好一些。再加上脉冲自加热技术,会让电池组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和时间段有更好的效能表现。


第四,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可以输出160KW,325牛米的动力。


除去这四样大件,还有动力源切换标定调教等等的技术我就暂不展开了,这一套技术呈现出来的产品我已经用视频做过试验了,有兴趣大家可以翻看之前的节目,很负责任地说,就这次试驾结果和体验过程,表现非常不错!



可又仔细想想,技术参数上和动力表现上好像也没有强本田很多,无非就是续航长一点,动力强一点而已。最后咱们得说价格,否则都是耍流氓。唐DM-i的长续航顶配车型21.68万元,七座中型SUV,本田CR-V锐·混动最低配车型27.37万元。嗯,说完了。


当然说到这里绝对会有人说品牌溢价啊,合资厂利润要和外资分成啊,是,没错。但,回到标题,「我们本应自信」,比亚迪用更低的价格呈现相同甚至性价比更高的作品,我们不该自信吗?当然,产品不是完美的,会有一部分缺点和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该提的我也没给比亚迪留面子。比如全车UI视觉需要更加高大上、车机功能层级排布过深,逻辑需要更完善,唐车型是否考虑大五座等等,比亚迪的同学,看到文章别骂我,咱先优化产品,我再试驾,好的地方我绝对给你们“平反”哈哈哈。


最后,我想说,大家肉眼可见的有一部分国产品牌的车就是不行,还真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我甚至恰饭都不会恰那些品牌,我就不点名了(当然人家也不找我哈哈哈)。但比亚迪最近一两年的操作,我的确有些路转粉了,在考虑要不要买个唐DM-i,也得自信一把了!


说完,再见,我是大元,说点真心话不犯法,下次再见!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新能源汽车 大咖评车
1771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