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不该,万不该,劳斯莱斯汽车不该邀请一对网红夫妻来为车型代言。
结果引来了负评如潮,就连王思聪也站出来表示:突然感觉RR很low,以后不会买了。
而后,劳斯莱斯以罕见的速度承认了错误,并表示诚恳聆听大家的反馈,决定将该视频下线,劳斯莱斯妥协速度之快,态度之诚恳,前所未有,我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劳斯莱斯态度转变之快,主因并非是几个车主,当然也包括王思聪表现出来的态度,而是劳斯莱斯真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汽车品牌营销,都是有“底线”的,跨线营销,将会失去客户支持。
高端品牌:身份标签是底线
高端品牌营销,车辆性能与价格素来不是最受关注的点,车主的身份,才是重点。
比如,劳斯莱斯这次请网红夫妻代言,就忽略了这一点,用一位车主的话说“瞬间拉低了我库利南bb版的格调”。我们得声明,我们不同意标签式的划分身份,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身份”差别的存在。
为啥网红出来代言,就拉低了车辆的格调,是网红偷了白菜了,还是吃饭不给钱了?肯定都不是,我琢磨着,网红是一个抛头露面的行业,说白了,是靠讨好粉丝,祈求流量过日子,在某些有身份人的眼里,这并不是一个体面的工作,所以……
有点跑偏,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高端品牌的营销,其实就是在贴标签,告诉潜在车主和现有车主,这个品牌的用户都是和他们一样的高端人士,而不是谁都能买的。毕竟,能买劳斯莱斯库利南的用户,都是带有标签的,找网红代言,就等于将这个标签的档次降低,说白了,不是劳斯莱斯的广告拍的low,而是代言人的身份不符合标签。
中端品牌:身世清白是底线
除了那些顶级的高端品牌,其实一些大众化普通品牌的营销,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豪华品牌推出低端车型,大众品牌向高端进化,产品的涵盖面都比较广,比如BBA,也有20万以下的车型,普通工薪阶层购买,也不过分,虽然高端车型的车主对于BBA的低端车型也颇有微词,但不会对于品牌的营销指手画脚。
其实,主要是还是觉得自己也是刚刚脱离普通人的身份,如果自己也是商业巨子,那就是劳斯莱斯或者宾利的用户了。
但是,这些品牌也有底线。
我记得那是个挺难忘的日子,很多宅男的梦中情人,某空老师大婚。
汽车行业的营销,蹭热点是手段之一,比如各种节日,比如各种赛事,反正有热点必蹭,可是唯独这位老师大婚的热点,没有一家品牌来蹭,就连所用婚车的那个品牌,也反复叮嘱,一定不要将事件与品牌相关,我记得某个品牌的营销总监和我说过,绝对忌讳身世不清白的人与品牌产生任何关系,这对车主和品牌都是一种潜在的伤害。
低端品牌:没有底线
中高端品牌营销,都有底线,越线营销很危险,会伤害老车主的感情。
但低端品牌的营销,就毫无底线,身份高低贵贱,身世清白与否,谁爱买谁买,谁能开谁开,车主是金刚不坏之躯,谁也上伤不到他们的感情。
因为消费者只看重价格,品牌只要优惠的价格给到了,那其他事都与我无关了。
还是老话,汽车的作用,在不同消费者群体中,有着不同的定义,有的出行代步,有的彰显实力,有的重视标签。出行代步的注重价格与动力,彰显实力的注重品牌与配置,重视标签的最在意的是其他车主的身份,各个守着底线,品牌自己也不能突破底线,否则就会像劳斯莱斯一样引起车主“众怒“。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