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说,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确实能够解决纯电车型出行的续航焦虑。
据外媒的报道,DESTEN公司最近推出了一项超快充电的解决方案,这家公司实现的快充技术,能够保障电池在充电5分钟后,汽车续航里程能够达到500公里以上,这项快充技术,对于纯电车型领域,确实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使用此项技术的纯电车,能源的补给时间,以及续航里程,都能和现在的燃油车媲美,纯电车型美好的未来,似乎即将到来。
据该公司介绍,搭载DESTEN电池的纯电车型,在4分40秒就能完成电池80%的充电,超快速充电器的功率为900KW,而根据电池的续航里程计算,80%的电量,能够保证500公里的续航里程。
最重要的是,这项快充技术,是以电池材料以及电芯结构方面的突破为基础,完成快充的电池,可以保证高热情况下的稳定性,可以避免电池内聚集大量的热量导致的电池不稳定,实验表明,电池可以保证充电3000次的循环使用,计算下来,一块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保证车辆续航在150万公里左右,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数据,没有将环境对于加速电量的损失纳入计算当中。
但一辆普通的家用车,行驶里程在100万公里以上的很少,这样的续航里程完全够用。
另外,更值得庆幸的,该公司的这项技术,会率先在印尼落地,并从亚洲开始推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中国一定会成为这项技术的主要推广地区。
对于电池的稳定性,我们现在还无法评价,但即便这一切成为现实,那就能完全解决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么?
我一直认为,纯电车型在我国的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是电池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纯电车普及依然不会一蹴而就。
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可能会加速纯电车型的普及速度,但我国对于纯电车型的配套措施,尚不完善,铺装充电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快充车辆的数量过大,一定会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持续大量的快充,高速路上目前的电网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负荷,也是个问题,如果电网的负荷太高,为了保障安全,限制充电次数,也不是没有可能。也就是每个充电站每日供应的电量受限,这样纯电车出行,一样面临无电可充的尴尬。
总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解决配套设计,单靠电池技术的突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电车的普及,一定会带来用电量的激增,尤其是在节假日高峰出行的时候,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肯定是一个漫长且艰苦的历程。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