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车讯网
浏览量 3.6亿 粉丝 824w
关注

车企入局出行领域难寻出路 多数已无声息

2.5万 2021-09-22

车讯网 报道】距离滴滴出行下架整改已经过去了2个月,在“霸主”按下暂停键的日子里,其他出行平台见缝插针,勒紧裤腰带狂撒优惠劵,试图拉到更多新用户,然而,狭小的竞争空间还在不断踢人出局,尤其是曾经扎堆冲进来的车企成了重灾区。

  日前,车讯网从企查查了解到,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集团”)已撤出对北京出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投资。至此,众车企当初成立的出行服务平台,超过一半已经离场。

车企入局出行领域难寻出路 多数已无声息

车企入局出行领域难寻出路 多数已无声息

  根据车讯网统计,共有18家车企成立了出行服务平台,总投资超过150亿元。在运营车辆的选择上,企业优先将自家新能源车型投入运营,既增加销量又能满足积分政策,还能对车辆和品牌有一定的宣传作用,让用户亲身体验新车。除此之外,吉利、长安、北汽、一汽等车企旗下部分燃油车型也投入了运营。

  此外,除自主车辆,吉利的曹操出行还可以打到像沃尔沃S90这样的合资车。极少数平台允许携车加盟,如享道出行,只要司机自有车辆满足平台要求就可以入驻。

  在众多入局国内出行市场的车企中,吉利是最早的,曹操出行(最开始叫曹操专车)的推出成为吉利科技转型的关键举措之一。在7月份滴滴下架后,作为第二梯队头部玩家的曹操出行订单量暴涨几十万单。9月又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38亿元。此轮融资不仅是今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首笔国内股权投资,也是自2020年以来网约车出行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

  受到资本青睐的不止曹操出行一家,背靠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大车企及腾讯、阿里巴巴联合出品的T3出行,和上汽集团旗下的享道出行,都在进行新一轮融资。储备资金“弹药”,是在这场烧钱游戏中杀出生路的必要条件。T3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烧钱是必要手段,对任何企业来说,价格竞争都是非常直接、有效的行为。”

  相比之下,大多数车企推出出行平台则是“雷声大雨点小”,几年之后几乎没了消息,比如戴姆勒集团推出的car2go和宝马集团推出的即时出行,分别在运营了3年和1年之后水土不服,退出中国;自主车企方面,江汽集团的和行约车、新特汽车的新电出行,以及小鹏汽车的有鹏出行,也没能成功打开市场;长城汽车的欧了出行、长安汽车的长安出行也被爆出即将关闭、无车可用等负面信息;众泰汽车推出的众车出行目前只能从软件下载市场中找到司机端App,根据评论来看,已经久未投入正常运营;而华晨汽车在成立华晨出行服务有限公司之后也再无后续举措。

  还有部分车企本着试水的态度,和滴滴联手推出定制网约车,比如广汽丰田的丰桔出行、北汽新能源的京桔新能源,以及比亚迪D1定制网约车。

车企入局出行领域难寻出路 多数已无声息

  根据极光大数据《2021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网约车App MAU(月活跃用户人数)数据前七名中,有三位来自车企,分别是曹操出行、T3出行和享道出行。凭借入局早、背景资金雄厚等优势,在滴滴这个“庞然大物”口下抢到一小部分市场份额,并能够在小空间内实现一定提升。其中曹操出行MAU达567.9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140%;T3出行MAU达457.8万,同比涨幅超过了300%;享道出行MAU为95.8万,较去年同期上涨73.6%。

车企入局出行领域难寻出路 多数已无声息

  自2017年以来,我国网约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规模已达2413亿元。同一时期,车市正在遭受严寒,国内汽车销量在连续增长28年后首次出现同比下滑,销量的低迷让各车企库存积压严重,出于向资本靠拢和解放库存压力的双重考虑,传统车企将目光瞄准了出行平台这一赛道。然而,大部分车企只把“做出行公司”当成一种清库存的方式,鲜少思考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样的移动出行方式,目标决定方式,直接导致最后潦草收场。

  曹操出行董事长刘金良曾在采访中坦言:“车企做出行要看目标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卖车,我觉得前进的步伐可能会受阻,因为出行不能够满足车企销量的需求。”

  此外,在出行服务领域,滴滴已成巨树。即便在滴滴出行App下架的日子里,订单量也没有下滑,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7月份滴滴出行的网约车订单量较6月份环比增长了13.1%。尽管T3出行、曹操出行这样的第二梯队“优等生”卯足劲往前冲,用户增长量也十分有限,难以撼动滴滴已经建立的稳固用户群体,甚至难以抵挡其继续扩张。

  在2017-2019年车企大举进军出行领域之时,移动出行还不是一个前景明朗的领域。政策尚未全面覆盖,行业规则也未建立,车企自然也需要不断摸索。一边摸索一边烧钱,车辆、人员、基建、运维等各类成本不断累加,收入无法覆盖成本,盈利遥遥无期。在行业整体进入调整期后,资本退潮再加上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导致部分企业陷入困境。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出行是一个低毛利的行业,如果产业链上下没有打通,想要实现盈利很难,甚至可以说是“死路”一条。”

  随着出行服务领域日渐规范,滴滴遭遇整顿,行业格局是否会发生新的变化还未可知,但在愈发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消费市场并不缺车,只缺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这对车企来说,将是全新的挑战。(车讯网 沈丹发自北京)

阅读全文
车企 出行 网约车 滴滴
2.5万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