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7月21日,本网发表《超越上汽通用上汽大众 吉利长城“民营双强”改写历史》(点击查看原文),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对此,也有网友质疑:为什么上汽集团旗下合资企业的“官宣数字”远高于吉利和长城,到底让我们相信哪个数据?
的确,企业销量数据事关市场动向,甚至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来不得半点含糊。
针对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数据,车讯网的依据出自如下出处。
【上汽集团在证券交易所发布的《2021年6月份产销快报》】
7月初,上汽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2021年6月份产销快报》中,上汽大众为532400辆;上汽通用为581839辆;上汽通用五菱(含商用车和乘用车)为661384辆。
【乘联会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
还是在7月初,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销量数据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及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也与“狭义乘用车批发量”数据相同。其中,上汽大众为532400辆;上汽通用为581839辆。
那么,上汽集团旗下企业“官宣”的数据与上述两个权威出处的差距有多大呢?
【上汽集团官宣销量】
上汽大众的上半年“官宣销量”为71.4万辆(其中,旗下大众品牌销量高达669770辆),比母公司“上汽集团”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高了18万多辆。
上汽通用的上半年“官宣销量”更是高达74.6万辆,比母公司“上汽集团”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高了16万多辆。
而上汽通用五菱公布的包含商用车和乘用车的上半年“官宣销量”为88.4万辆,比母公司“上汽集团”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也是高了22万多辆。
对于如此悬殊的数量差距,车讯网请教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他表示:国内车企公布的官方销量绝大多数为批发销量,即汽车生产商批量供货卖给授权经销商的总量,证交所车企产销快报中的销售数据也同样是批发销量。而上汽集团官网公布旗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注明“零售销量”,因此与证交所产销快报数据有所出入。
显然,同一个车企,同一个月份,公布销量时却有两个不同的口径,难免让消费者蒙圈。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超越上汽通用上汽大众 吉利长城“民营双强”改写历史》对比对象的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两家企业在乘联会和上市公司在证券交易所提交的产销快报数据完全一致,均采用“批发量”作为唯一对外公布销量数据。
通过对比过去两三年间上汽集团的销量数据,车讯网发现,在 2020 年初公布的上一年(2019年)累计销量时,仍然使用行业惯用的批发销量。自2020年4月,上汽集团首次发布零售快报,宣告零售终端销量由负转正,实现同比正增长。事实上,从当月产销快报来看,批发销量较上一年同期仍为下降趋势。
【上汽集团旗下三家车企自2021年起 官宣销量从批发销量改为零售销量】
据2019年和2020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及上汽通用五菱各自对外公布的销量数据,上汽大众自2020年开始,销量业绩便已采用零售量;而到了2021年,三家车企销量数据都已经采用零售量。
有业内人士对车讯网分析,之所以改变“官宣销量”的统计口径,或许与上述三家车企近年来业绩持续下行有着莫大的关系。
以上汽大众为例,自 2019 年底帕萨特“碰撞门”事件后,企业和品牌口碑受损,导致2020年销量跳水,甚至拖累了上汽集团整体销售业绩。据上汽集团《2020 年 12 月份产销快报》,2020 年,上汽集团全年累计销量为 5600482 辆,同比下滑10.22%。其中,上汽大众全年销量为 1505505 辆,同比下滑 24.79%。
面对压力,在市场终端只好通过降价促销来消化库存,以现阶段北京市场为例,上汽大众主销车型帕萨特降价 5 万元,朗逸降 3.2 万元,途观 L 降 5 万元。对此,企业方面有解释称,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经营难度加大。
就在上汽集团最新的《2021 年 6 月份产销快报》中,上汽大众销量依然在下滑,6 月单月销售数据直接腰斩还多,仅为 6.5 万辆,特别是放在上汽集团上半年整体增长的背景下,三大合资车企中仅有上汽大众有7%以上的销量下滑。
对比一汽-大众上半年销售超过百万辆,相当于上汽大众批发量的两倍。这不禁令人感慨:曾经伯仲之间、势均力敌的对手,如今却已相差甚远。
最后,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质疑表明,大家还是希望企业和行业以相同的口径“一致对外”,而不是哪个数字漂亮就用哪个,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读或误导。(沈丹 北京报道)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