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6月29日,作为长城汽车第8届科技节的重头戏,长城汽车咖啡智能2.0升级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举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长城汽车副总裁穆峰等700余位嘉宾的见证下,长城汽车咖啡智能2.0时代正式启幕,与此同时,伴随此次升级,长城汽车也宣告自己已正式完成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里程碑式跨越。
咖啡智能2.0升级发布会
众所周知,当今车坛已经全面进入智能时代,无论是全球化老牌巨头还是新势力后起之秀,都在想尽办法在这一领域早布局占先机,深耕耘抢高地,因为这场战役的成败,绝不仅仅关乎现在的得失,更决定了未来的成败。
发布会现场,长城汽车副总裁穆峰表示:“今天,正式迎来咖啡智能从1.0到2.0的全面升级,让汽车成为会思考能判断、可持续生长的未来出行伙伴,重构人与车的关系,标志着长城汽车由感知智能正式步入认知智能时代。”
长城汽车副总裁 穆峰
本次咖啡智能的升级,是以“智慧、智联、智驾”为开发导向,包括1个智能中枢+1个强大基石+3大智能升级。其中,一个智能中枢是指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具备服务化、标准化、柔性化和伙伴化四大技术优势;一个强大基石是指智慧线控底盘,既是对现有底盘架构的一次全面革新,亦是未来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载体;三大智能升级主要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服务三个主要方面,希望借此重构人车关系,构建强大的长城汽车智慧网。
咖啡智能2.0正式发布 长城汽车迈入认知智能时代
█ 1个智能中枢——全新电子电气架构
本次发布的长城汽车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了中央控制单元,融合了动力、底盘、车身、辅助自动驾驶以及整车控制等功能,连同智能座舱,高阶自动驾驶,形成三个大脑。长城汽车副总裁单红艳用分化、融合、万物归一来形容长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GEEP五个阶段的进化过程,并正式宣布采用采用SOA理念、中央计算+区域架构、三大计算平台的长城第四代电子电气架构GEEP 4将于2022年三季度推出。在未来三年,随着硬件的发展,最新的高算力芯片以及通讯技术的成熟,长城汽车还将推出第五代电子电气架构,创造用户需求,极致用户体验。
长城汽车副总裁 单红艳
● 技术亮点
基于SOA,长城汽车在软件层面搭建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软件平台:
智能车控API平台:基于SOA技术,为整车和域功能服务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的接口服务;
整车服务平台:为车辆控制、自动驾驶、数字座舱等各种功能域提供基于SOA的整车服务化功能;
域服务平台:分别为车身、动力、底盘、自动驾驶和数字座舱提供基于SOA的应用服务,以确保该架构的延展性和兼容性。在长城最新的架构平台中,车身域、动力底盘域、智能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已实现了数十个标准化的服务接口。
长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技术路线
● 技术优势
相比于前一代架构,长城汽车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使整车控制软件高度集中,软件引入SOA设计方式,软件模组及通讯接口标准化、虚拟化,解耦功能开发与软硬件平台开发。同时提供订阅升级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喜好,动态订阅升级车辆服务功能,无需等待软件升级批次。并具备服务化、标准化、柔性化和伙伴化四大技术优势。
长城汽车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四大技术优势
█ 1个强大基石——智慧线控底盘
在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执行三个核心环节中,线控底盘属于最关键的执行端,是未来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石。此次全球首发的长城汽车智慧线控底盘被官方定义为一个划时代的智能底盘技术平台,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未来将会引领一次颠覆性的底盘技术革命。
长城汽车智慧线控底盘全球首次发布
长城汽车技术副总裁宋东先表示:“长城汽车智慧线控底盘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得以跟大家见面,2023年将会正式实现量产。”
长城汽车技术副总裁 宋东先
长城汽车智慧线控底盘从设计之初就以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为目标搭建技术平台,并整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5个核心底盘系统,涵盖车辆前后左右上下六个自由度的运动控制,囊括所有底盘驾驶动作,达成了“1个大脑协调5大系统实现6个自由度控制”的优异表现。
长城汽车智慧线控底盘直面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
√ 两个关键词——解耦、线控
√ 五大特点——高性能、高安全、有思想、有个性、可成长
√ 两大核心优势——性能升级、高度集成
√ 两大核心技术——电子机械线控制动(EMB)、线控转向(支持L4+)
长城汽车智慧线控底盘两大核心技术
█ 三大智能升级——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服务
数字化时代,汽车工业从过去的技术创新驱动,开始转变为用户需求驱动。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长城汽车咖啡智能2.0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服务三大维度做出了全面升级。
长城汽车智能座舱已实现超过40项场景化服务
● 智能座舱:“1+2+N”出行空间设计架构
其中,“1”代表“1个人机交互体系”,向体验创新转型,让汽车有温度、让科技可感知、让出行更省心;“2”代表立足“可扩展算力中枢+自研智能软件”的两个支持产品迭代升级的可成长基石,将致力于全链路软件自主研发,面向下一代高算力的座舱平台,建立平台化接口,打造智慧生长的智能座舱生态系统,提升主动感知、智能交互和场景服务的能力;“N”代表实现 “N个智能应用场景服务”,将围绕“人-车-生活”,搭建场景化的智能服务,联合第三方服务商,打通技术生态、内容生态、服务生态等泛行业资源,让汽车成为汇聚N个智能应用场景服务的终端,实现用户在线、车辆在线、服务在线。
长城汽车智能座舱四大核心价值
长城汽车智能座舱相比上一代CPU运算能力大幅提升
长城汽车CDO陈现岭表示:“目前,在硬件层面,新一代系统相比上一代CPU运算能力提升2.5倍以上,GPU图像处理能力提升3.5倍以上,处于行业一流水准。软件层面,达到每3个月一次的FOTA大版本升级,业界频率最高。”
长城汽车CDO 陈现岭
长城汽车iNest智巢2.0座舱
● 智能驾驶:第三代自动驾驶计算平台ICU 3.0
该平台是目前全球可量产的最高算力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ICU 3.0,该计算单板算力可达360T,通过板间级联方式可持续升级至1440T,可有效支撑AI视觉大模型的车载运算,与此同时,ICU3.0最高可自持6路千兆以太网,可同时接入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固态激光雷达,完全满足当前L3以及后续L4/L5等全场景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
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测试已覆盖全路段数万场景
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张凯表示:“第三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的发布将会全面引导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从感知智能时代进化到认知智能时代,首搭第三代大算力计算平台,可达到限定场景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长城汽车产品将会在2022年正式上市。”
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 张凯
█ 彩蛋——大禹电池
在发布会行将结束之际,长城汽车还带来了一枚全新的技术彩蛋——大禹电池。在电动车电池安全焦虑难以根除、消费者车企都谈火色变的当下,长城汽车转变思路,以“大禹治水,变堵为疏”为构思,研发推出了大禹电池。
此次全新亮相的大禹电池有八大全新设计理念——热源隔断、双向换流、热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温绝缘、自动灭火、正压阻氧、智能冷却,目前已获得数十项核心技术专利,主要覆盖热源抑制、隔离、冷却、排出等领域。具有在“大容量高镍电芯”、“电池包内任意位置”、“单个或多个电芯触发热失控”情况下均能实现不起火、不爆炸的核心优势,可以有效缓解用户对于电动车安全焦虑的痛点。
大禹电池有八大全新设计理念
“大禹电池”技术优势
发布会现场,除了首发大禹电池的热失控测试现场视频外,长城汽车研发副总经理李树会表示:“大禹电池将于2022年全面应用,作为下一代全新动力电池,搭载于长城汽车旗下的新能源系列车型,将把动力电池安全提升到行业全新高度。”
长城汽车研发副总经理 李树会
此外,更令人惊喜的是,长城汽车郑重官宣:为推进整个行业的电池安全技术的进步,长城汽车大禹电池将对全社会免费开放专利,促进国内电池产业共同发展。
长城汽车大禹电池 免费开放专利
█ 编辑点评
2020年,正当而立之年的长城汽车居安思危,用一场关乎生死的思辨正式吹响企业变革的号角,咖啡智能应运而生。没想到仅仅过了不到一年,咖啡智能就已经从1.0迈入了2.0时代,进化迭代速度令人惊叹。伴随此次升级,长城汽车官宣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平台、新构想,这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但有些出乎我意料的是,其中绝大多数创新升级都已经给出了具体的量产时间表,甚至达到了基本可落地状态,说明长城汽车并非只是一时兴起做了几个好看的PPT给科技节助兴,而是早已开始下苦功钻研、有步骤实干,因为我坚信,唯有厚积时的脚踏实地,才有薄发时的举重若轻。衷心希望咖啡智能2.0能够早日圆满落地,既为长城汽车“2025绿智潮玩”战略的达成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也为中国汽车的智能化发展道路指引方向。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