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苑叔聊车
浏览量 3695.3万 粉丝 2.6w
关注

真的是不起火吗?广汽弹匣电池针刺测试的理解

6.2万 2021-03-14

第一,首先要理清针刺测试的概念。国家《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2015年版(老国标)和2020年版(新国标),对针刺测试的目的、标准和测试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锂电池诞生之初,针刺测试就成为电池安全测试中的最重要的一种手段。时至今日,在锂电池针对安全的多达300多项试验中,公认最严苛的仍是针刺试验。

针刺试验是旧国标中的强制检测标准之一。然而因为这项测试太过严苛,行业中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通过,大部分企业无法通过,于是在2018年1月24日,工信部发布了新国标征求意见稿里面,取消了单体电池的针刺测试要求。

新国标在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不符合新国标的新能源汽车将无法进入工信部目录,无法正式上市销售。这也意味着,自今年1月1日起,大部分主流品牌都能实现对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后,热扩散的防护及控制,并非只有弹匣电池可以通过。(据了解,新国标实施后,新上工信部目录,采用三元锂电池的电动车,都能符合新国标的要求,并非只有广汽一家)

新国标里没有对电池单体做针刺测试的要求,新国标中的针刺测试只是测试电池系统热扩散的推荐方法之一,另一推荐法为加热法。新旧国标中的针刺测试目的不同,难度不同,考察维度不同,一个是强制标准,一个仅为测试手段,不能以通过了新国标的结果,断言自己可以通过旧国标针刺测试。

新国标实际是承认了电池可以发生热失控,也承认了大家都很难解决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新国标真正的考察指标已经变为了“逃生时间”,即在电池发生热失控后,给乘员留出不少于5分钟的逃生时间,在2021年1月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比亚迪就曾呼吁将国标逃生时间标准延长至30分钟。

第二,弹匣电池确实在电池包系统阻止热扩散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弹是弹,匣是匣,弹和匣在一起安全,但要分开了呢?作为电池单体的弹,热失控没有解决(弹匣电池针刺后温度达到686度),还是一颗随时会发生热失控危险的弹药。而且电池系统的防护有老化和失效风险,根本上没解决,风险还是很大。

第三,电池安全的核心是电芯,弹匣电池针刺的是整包,并非电芯单体,明显偷换概念。发布视频里,由于是电池包,也看不到钢针是否真正刺穿了电池单体,是否扎穿扎透。如果真的有实力,那为什么不打开电池包,取出匣,拿出弹,像比亚迪一样专门做电芯的针刺测试呢?为什么要偷换概念、混淆两个完全不同的标准?真有实力就按老国标要求来,拿弹匣电池的单体裸刺,这样才真正有说服力。

第四,广汽并未对弹匣电池的正极材料进行说明,它究竟是523、622还是811电池?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按照镍钴锰的含量占比分为811、622、523,镍含量高低决定电池组的能量密度,镍的占比越高,动力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越大。但镍的含量越高,电池的热稳定性就会越差,即越容易失控。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电池自燃事故频发,且以811动力电池居多的原因。市场上也渐渐开始回避高镍811三元锂电池,甚至开始倒退,采用多年前的低镍523三元锂电池。但对比三元和磷酸铁锂材料,如果三元不能采用高镍方案在能量密度上占据优势,为什么要选择三元锂电池呢?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及图片系第三方发布,由第三方对其账号发表的所有内容、图片、言论及行为、活动和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6.2万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