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A级轿车。
当这个词往面前一杵,脑海里是不是瞬间就有画面了?
外观四平八稳,前提是少不了各种形状粗细不一的镀铬装饰;内饰其他先甭管,一块顶天立地的大触屏得先安排上;空间也不能掉链子,虽说A级车的定位把车身尺寸框的差不太多,但在各种储物空间上还是能动脑筋的;至于动力底盘那就随意吧,油耗低点悬架软点,反正怎么省油舒适怎么来。
诚然,按照以上模板打造的车型,的确能够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基数庞大的客户群体中,不乏有人对操控乐趣有着更高的要求。
毕竟年轻人嘛,爱开车,可以理解。
所以面对客观存在的细分市场,主机厂们自然不会熟视无睹。就比如上汽名爵旗下的名爵6,一直以来都主攻运动型家轿市场。而时至今日,第三代的名爵6也已正式登场。
那么问题来了,眼前的这台新车,能否称得上是一台合格的运动型家轿呢。
原厂运动排气了解一下
动力水平一般,仅仅通过底盘调校来营造出色驾驶感受的车型,讲真也不是没有。
只是A级车面对的用户,大多都是刚刚准备购置人生的一台车。他们对车辆的动态感知能力相对有限,为数不多的车感也是通过普桑或者捷达建立的。
这时候你跟他们聊转向手感、回正力矩、避震压缩回弹、车身动态之类的,说白了没有意义。
但即便是新手,在某一特定维度上还是具备了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那就是动力。
毕竟一脚油门踩下去,加速猛不猛,推背感强不强,讲道理,就算没驾照的人也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
因此在动力方面,名爵6着实下了不少心血,将这台1.5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别调到了181马力和285牛·米。相比于自家的前作,这台升级过后的发动机,在动力输出上提升了12马力和25牛·米。
如果你对如上的数据没太多概念,那就用隔壁思域举个例子,本田那台1.5T对应的动力参数,分别为117马力和220牛·米。
伴随着动力的提升,这台新1.5T的扭矩输出平台,反倒从1700rpm进一步提前到1500rpm,理论上可以拥有更早的发力时机。只是在实际加速过程中,名爵6的涡轮迟滞还是略微明显的;在急加速过程中,甚至得等到2500rpm后才能感觉到显著的发力。
这其实不难理解,1.5L的基础排量在这摆着,想要压榨出更多的马力,也只有从涡轮渠道下手;而更大的涡轮或者更高的增压值,势必都会影响动力输出的线性程度。
与变速箱紧密配合的,是一台来自上汽自主研发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
别慌,是湿式结构;而且还是包括离合器腔、齿轮腔和液压控制模块腔在内的三腔分离油液润滑冷却。加之波形弹簧主动分离离合器,变速箱的拖拽扭矩降低30%,最终实现高达97%的传动效率。
在上述技术的加持下,这台7速双离合变速箱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一是换挡的过程确实平顺,甚至连细微的冲击感也很难察觉到;二是很多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挡位都会传递出一些扰人的运转和换挡噪音,但在名爵6变速箱对此抑制的相当到位。
作为一台运动取向的车型,换挡拨片算是必不可少的配置。而考核这项功能的主要标准,自然就是响应速度。
先说仪表盘上的挡位显示,这个是真的没有延时,手起刀落,手指按下拨片的瞬间,屏幕显示的挡位就已经完成了切换。不过实际的挡位切换,还是稍稍有一点延迟;即便如此,反应速度也比同级别绝大多数车型要快。
不过名爵6的变速箱有一点特殊之处,在普通D挡模式下无法通过拨片直接切换进手动挡,必须得先切换到S挡,而后方能进行操作。
为了满足不同驾驶者的差异化需求,名爵6也预设了几种驾驶模式,包括经济、舒适以及运动。以上模式都是通过挡杆旁的“MODE”按键进行切换,而想要解锁最极端的“SUPER SPORT”,瞅见方向盘上的小圆钮没?
其实刚才驾驶模式调节的那张图里,就已经剧透了名爵6上的又一个独门配置,原厂自带的可调排气阀门。开启阀门后,排气声浪的分贝确实提升明显,且地板油踩到红线换挡时,还会发出销魂的放炮声。
底盘方面,新车延续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硬件结构,调校的天平也稍许向运动一端倾斜,更多来自路面的信息被传递进了车厢,在过弯时也能感受到悬架提供了更强的支撑性。
新套件提升运动感
一个“大”字,可以算是全新名爵6前脸的主旋律。
最明显的部分,进气格栅的尺寸得到了进一步放大,并且与原本下方的冷却口连在了一块,大灯也顺势开了眼角,使得前脸看上去颇为凶悍。而在进气格栅中央,硕大的“MG”logo也强化了名爵的品牌形象。
车身侧围的运动感营造也算相当到位,不仅通过腰线和轮拱共同构成的型面,塑造出一定的肌肉感;且溜背式的车身结构,本身就自带一定的运动感属性加成。
车尾的升级之处,一是尾灯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三条导光条在点亮之后算是挺显凶狠的。
乍一看,双边单出的排气口尺寸真不小;而趴地上往里一瞅,单侧内部居然塞进了两个出气口,所以全车实际是双边双出的四排气。
以及原厂就给到了尾翼和下扩散器。按照官方数据,显然前者的作用更大些,在极速状态下可以产生高达84kg的下压力;后者则能将彻底气流流速提高最多7%。
高配版本的18寸黑化5辐镂空轮毂,从样式上看足够激情,全黑的配色也算是运动调性车型的标配。只是内部的单活塞浮动卡钳到底有没有必要刷上红色,这点还是有待商榷。
运动氛围渲染到位
新车内饰最大的改变,就是将10.1英寸的中控屏幕做了悬浮式的处理,整体位于中控台之上,也使得内饰的层次感愈加丰富。
当然,名爵6整套内饰最核心的设计诉求,那必然还得是运动氛围的营造。
作为人车沟通最直接的桥梁,方向盘的重要性自然无须赘述。而从设计上来看,三幅样式、平底造型、三九点符合人机工学的凹槽,都让名爵6的方向盘看起来颇为动感。只是从握感角度来说,恰恰三九点位置的特殊造型略微有些硌手。
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除了能够有效提升显示效果以外,也为实现更多功能提供了可能性。比如AR实景导航,就能将摄像头拍摄到的前方画面显示在仪表盘上,而后再在画面上加入AR导航信息。
如果你觉得上述的功能有些麻烦,还不如普通导航好使,那也没事,可以选择将仪表调至燃炸的五连表模式,此时五个表盘从左到右依次为时速、马力、G值、扭矩、转速。
如果觉得还不够炸,可以看看此时的中控屏,又是一块四联表,其中包括冷却液温度、涡轮增压压力、机油压力和进气温度,可以说是相当硬核了。
至于座椅,样式同样也是运动风格,也采用了一体式的头枕设计,再辅以黄色线条点缀以及“Trophy”的刺绣。所以还是那句话,在车内运动氛围的渲染上,全新名爵6的确做得相当到位。
AL频道小结
本质上讲,第三代名爵6骨子里仍旧是一台家用车。只是在基础的食材之上,设计师根据需求加入了不少调味料,使其看上去、开起来有那么一点性能车的味道。
考虑到现在各地严打改装车,而同价位大多数车型又都如此“乖巧”,所以如果你真的期望在兼顾家用刚需的同时,又能不加改装便享受到啪啪啪的放炮回火,那么名爵6算是为数不多的选项之一。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