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0.25吨级的轻型越野车,应该说是一个国家武装力量最基础的配备,0.25吨级轻型越野车的战术目标是搭载2~4人以及其所有武器装备。我军在40年代末,国共内战时期开始接触0.25吨级的威利斯型越野车,在大量的使用和测试过程中发现其极为轻巧灵活,建国后便在威利斯的基础上,由长江汽车制造厂,全权逆向仿制,并命名为长江46型越野车。由于技术有限,工业设备匮乏,仅制造了几百辆以后便草草停产。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我国0.25吨级轻型越野车处于断代阶段,由进口的嘎斯69代替,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与苏联的关系逐渐紧张,嗄斯69系列越野车遂停止进口,经过一定的逆向仿制和结合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现有产品的设计经验,我国成功在1965年设计出了212系列0.25吨级轻型越野车,并开始逐步供应部队。
该车采用2.5升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75马力,匹配3速手动变速箱。外观方面,采用四门软顶设计,车棚可以手动安装和拆卸,越野系统方面,采用手动结合的分动器,没有配备差速锁。
上世纪70年代初,总参等相关部门要求,北京汽车制造厂,开发出了一种带有分体式折叠玻璃的敞篷版212,这款车,就是大名鼎鼎的75式105毫米无后座力炮的底盘,该车除了前挡风玻璃可分体折叠外,对于车尾部也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军机械化和装甲化的推进,212系列车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于基本的0.25吨级越野车来说,好像显得没有什么发展,除了陆海空和武警部队的基层指挥车,0.25吨级的212,逐渐暴露出了使用范围窄,无法适应现代实战要求的缺点。
21世纪初期,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新一代的0.5吨级越野车系列,逐渐取代了0.25吨级的212,成为了我军新一代基层指挥车。但212优良的耐用性以及便宜简便的特点还是受到广大部队官兵的喜爱,虽然说在我军序列中,0.25吨级军车占有的份额和作用越来越小,但是对于海军一些舰队的通勤通信和船坞维护来说,这还是最好的军用车辆。
在未来的军事发展中,结合我军发展的特点,可以预见,0.25吨级的轻型越野车还是能够有一定用武之地的。212系列车型,到现在来说已经面世50余年,认真的说,现在解放军也没有完全把它排除出现役的序列,足以见得0.25吨级轻型越野车,还是可以闯出一片自己天地的。
抛开我军不谈,外军,比如说韩军,现在也依然存在着大量的0.25吨级km420起亚越野车,在一些快速战术单位和后勤部门大量服役。美军,虽然说淘汰了0.25吨级军车,但是也依然拥有一些更轻,更简便的通勤军车在服役,存在即合理,随着我军实力不断的增强,国家经济的不断好转,更多更轻便更优秀的军用车辆,会代替0.25吨级传统越野车成为我军最基础的战术车辆,但短期内0.25吨级的军车还有一定的可以改造和使用的空间。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