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吉利和本田放在一起,是不是有些不太协调的感觉?以前可能是,但现在并不是。
每家汽车企业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发展特征,本田留给全球汽车工业的印象,无疑是它对于传统车辆运动性能的突破,对动力技术的突破,例子有很多,比如i-Vtec、i-MMD系统等。
吉利汽车如今留给消费市场和汽车产业的概念是什么呢?是高销量。而高销量的背后,实际上一样是靠新技术拿到产品力的优势。
微米工厂是个开端
中国汽车品牌擅长智能化、网联化,是近几年间发展而来的成果,而这,对于吉利汽车这家已经明确提出,志在2020年成为全球TOP10车企的中国品牌而言。目前建立的优势,还不够。
成为优秀车企的前提之一,不仅仅是补齐短板,而是让短板成为优势。之所以标题会说吉利汽车开始"像"本田,因为提到本田你会直接联想到出色的发动机技术,而接下来,吉利汽车的努力方向,也正是出色的发动机技术。
进军全球TOP10车企的这一步,在于吉利义乌动力基地。从产量、规模来看,吉利义乌动力基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动力智能制造基地,制造层面显著的一个表现是对标欧洲豪华品牌的的微米工厂。
所谓微米级工厂,强调的是进一步的高精度制造。
重金之下,75亿元投资,规划年产能120万台,是义乌动力基地的绝对基础。在这里,汇聚着世界顶尖级先进智能设备,高度智能化之后,整条装配线三分之一工位为全自动无人工位,而这意味着更低的错误率。微米工厂的名称,源自于极高的制造精度。
从发动机制造的几个关键精度细节来看,目前的吉利已经握有优势:
曲轴孔直径:±5μm,与欧洲豪华品牌精度相同,高于合资品牌的±8μm;
曲轴动平衡精度:10g.cm,优于欧洲豪华品牌的12g.cm;
活塞、连杆、活塞环:OTTO自动装备,优于欧洲豪华品牌的自动装备、合资品牌的手动或半自动装配;
曲轴、缸体、轴瓦:1μm分组,优于欧洲豪华品牌的2-5μm分组,更优于合资品牌的计算机自动匹配;
拧紧:一体化合装,与欧洲豪华品牌持平,优于合资品牌的拧紧机拧紧。
对于汽车工业而言,合理的设计配合更高的制造精度,最终的成果就是比主流级别更好的产品落地。在联手沃尔沃的基础下,吉利汽车的微米工厂生产序列为1.0TD、1.5TD、2.0TD三款全新中置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它们的MHEV、PHEV、HEV等周边。
智擎2.0TD发动机,位列沃德全球十佳发动机,全球顶级的相关产品;
智擎1.5TD发动机,升功率89.4Kw/L、升扭矩179.4 Nm/L,在这两个层面对比市场同类车型有优势,在实际使用的NVH、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智擎1.0TD发动机,升功率为100KW/L,热效率36.8%,是目前全球最省油的发动机机型之一。
回到应用场景中,这几款发动机分别搭载于吉利目前最新一批的车型产品中。
1.5TD智擎发动机,目前吉利汽车旗下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产品,分别搭载于博瑞GE、博瑞GE新能源、缤越、缤越新能源、星越、星越新能源等几款车型产品上,从消费市场端,几款车型均有着同级别的高销量表现。
这背后的原因,正是技术背书、先进技术应用的反哺,譬如按照沃尔沃动力验证标准,经过5万小时、1200万公里等效验证,满足设计寿命35万公里/15年,1.0TD、1.5TD均享受8年或30万公里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超长质保。
当然,硬件表现只是基础,智擎系统之所有拥有好的市场反馈,还在于它的软件优势。吉利还以中国道路大数据为基础,针对用户的驾驶习惯与路况,从轮边扭矩需求出发,调校发动机与变速箱动力匹配,让智能融入到基础驾驶层面,提升用户对于好开这个点的理解。
写在最后:
一家车企的成长需要多维度积累,而成功车企的必要基因,在于没有明显短板且有突出特点。对于吉利汽车而言,发动机技术的增进,尤其是斥巨资去重新编写三缸机先天基因,以零震感平衡轴系统、离心式VVT系统、无声传动链条系统等二十几项技术去进行优化升级,实际上已经让它拿到了成本和先进性上的优势。
把局面放眼未来,吉利也完成了对于混动、电动、醇动、氢动的相关布局。随着市场的考验,你会不会也同样认可,中国汽车在动力先进性上拥有了自己的优势,这个观点?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