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C级还是更高级别的E级上,奔驰已经全面上马1.5T,这可能是个标志性的动作,奔驰像是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做了一件大家都想做而没敢做的事,正式用1.5T取代2.0T,从前小排量发动机只是拉低价格区间,作为低端产物出现,而今它们开始喧宾夺主。
不管它们的动力参数被压榨得多高,其中的差距你我心知肚明,从长远上看,引入所谓的48V电气系统,也像是某种新势力介入一样,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的发展趋势,也许就是一个此消彼长逐渐取代的过程。
[对象]奔驰C级
2019款 改款 C260L 运动版,34.68万
随你怎么变,新司机不感冒
小伟哥:把2.0T低功版换成1.5T,再加一套48V轻混系统,对不起,我还有宝马3系和奥迪A4L。
说是为了应对更严苛的排放标准,和更低的油耗,奔驰把1.5T发动机用在了新款C260上,当然还用上了48V轻混系统,其实就是通过把整车的标准电压提高到48V,使它能够驱动更大功率的车载系统,实现和车上其它系统更好的整合。同时通过48V电动机对动力系统的参与,避开了发动机输出的低效率运转区间,不像普通燃油版那么费油。
这里我再给大家普及下48V轻混系统的知识,之所以被称为轻混,主要是因为电动机极少能够单独驱动车辆,更多的是起到动能回收以及辅助发动机的作用。相比于丰田、本田那些强混,48V轻混系统的电机功率要小得多,电池也没有它们大,所以带来的好处是结构简单,成本也很容易降下来。可以看到,那些搭载48V轻混系统的车在售价方面并不会比传统的燃油版高,甚至可能更低。
但是48V轻混系统也有它的劣势,其一是节油效果不如丰田这类传统混动车;其二是48V电压下会存在电弧,有漏电的风险(虽然概率很小)。不过对于各大厂家来说,48V轻混系统仍是目前降低排放的最佳解决方案。
看起来颇有科技范儿,然于我何加焉?同级的宝马3系和奥迪A4L都是2.0T,价格差不多,还有5-7万的优惠,奔驰一个子儿不降,我干嘛多花几万块钱去买一台1.5T,和……一台48V电机。
动力有区别,女司机看未来
楠姐:这似乎是个趋势。
从感官来说,奔驰仍然是那个奔驰,外观大气,内饰也是ABB中最具观赏性和感染力的那个。至于动力来说,即使是女司机,也不是就对动力无所谓,谁都知道1.5T是不如2.0T的,即使参数再接近,但实际感受是另一码事。
小排量发动机就是要付出更高的转速努力才能赶得上更大排量的动力输出,所以这肯定会影响到噪音表现,所以这台车只有降价才能匹配上当下的价值,所以奔驰这块牌子起码在C级和E级上,也是一个贬值的过程。
这可能也是燃油车消亡的过程,在7系上不也出现了2.0T么,排量逐渐缩小,越缩越小,说不定以后就没有了。而电气系统那部分比例越来越大,直到完全取代燃油车。
守旧or创新,老司机有落差
杜大爷:你买一个所谓升级换代的作品,是希望体验到它更好的一面,还是退步的一面?如果所谓的进步是拿一个重要方面的退步为代价,这样的进步也失去了很多意义。
去年宝马X3换代时,我认为宝马的动力系统了无新意,而奔驰、奥迪则力求突破,48V电气系统虽然算不上多么革命性的产物,但也算是一种努力,48V电气系统除了能减轻发动机负担,带动空调,水泵这些器件,主要任务还是节能。
但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奔驰选择将节能进行到底,换了一台小排量发动机和48V搭档,当大家对这台发动机与之前2.0T对比时使用的措辞是:够用,不肉,不逊于,已经挺能说明问题。
另外,我对更新换代作品的预期是它能够变得更好,而不是接受它的落差,当然可以说,这台1.5T拼尽全力的时候也未必比2.0T低功率版差,但这种呕心沥血未必能让你舒服,那种轻描淡写和从容不迫才更吻合奔驰的气质。
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戏剧性,现在只是在细节方面的升级,仍然采取传统路线的新3系似乎比奔驰的1.5T高大上,以往含金量最高的奔驰,现在更多需要依靠降价来让人埋单。
[总结]这套1.5T+48V和老款的2.0T相比,性能上会有一些下降(20牛米)。从实际驾驶体验来说见仁见智,其中也不乏心理原因。但在越来越严苛的法规面前,奔驰率先推出解决方案,从意识上是非常进取的,因为,越早地进行尝试,未来也就能越快地实现技术突破,这方面确实比奥迪和宝马快了一步。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