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形式出现在了汽车流通领域当中,尤其以汽车电商、融资租赁和以租代售等新零售方式的涌现为消费者选购车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日,车讯网编辑有幸对第1车贷创始人兼CEO郭超进行了专访,请他畅谈了第1车贷的发展以及行业趋势等炙手可热的话题。
主动谋求转型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线下服务
第1车贷最初是一家专注汽车后市场的汽车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而随着行业的发展,有更加多的风口不断涌现。因此,无论是与新车经销商还是二手车经销商都有着密切合作的第1车贷通过“审时度势”,在2017年这个以租代售的元年推出了面向C端消费者层面的服务。那么究竟这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第1车贷创始人兼CEO郭超谈到:“目前,这种企业已经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其实得益于两个大环境。其一,就是新车销售已经处于了瓶颈阶段;其二,就是二手车在资本推动下处于猛烈增长状态。而在当时,整个汽车流通领域当中实质性的产品还稍显不足,因此各家企业都希望借助欧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谋求新的转型方向。其实,这种形式的核心价值是抢夺三到五线的城市这些客户群,我们也做了相关的用户画像,不管是小镇青年还是85后、90后甚至是95后,他们喜欢去尝试新鲜事物,同时愿意去为这种低首付等相关服务或产品去买单。”
此外,郭总还谈到:“第1车贷始终是重线下体验,把线下的服务内容做好,还会帮助流量平台里的这些客群去解决他的后续的购车、租车以及维修保养等这些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新零售目前绝大部分的客源还是来自线下的,汽车商品作为高价低频非标重体验这种商品属性,流量并不是王道,更为重要的则是品牌!我们更多的应该去分析透这个商业模式的本质,并充分的衡量我们和西方之间的差异,同时要把后续延展的客户服务做好。”
不盲目扩张 保障车辆整个生命周期的合作共赢
据悉,第1车贷会为下游的合作伙伴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这看似与其他行业中的企业有所差别。对此第1车贷创始人兼CEO郭超表示:“目前在汽车新零售领域的企业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是低首付;第二则是可租、可买、可退以及可换的模式;而第三则是平台化的企业经营模式。但其实,这些看似有着不同特点的产品输出特性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这是由于这个行业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首付价格有多低或能够获得多少款车,而最为关键的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内功’!第1车贷并未采取让渠道商、代理商或加盟商大肆扩张的形式,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新零售模式的核心价值是‘货真价实’的服务,并不应当局限于全款购车那种简单卖车的模式,因此必须保障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为客户提供持续的服务。”
郭总还补充道:“第1车贷会对合作伙伴进行物料介绍、用车体验、专业话术以及交车环节等细节进行细致的培训,而且交车速度也可以算作同行业当中名列前茅的。此外,公司还将会相继推出极具特色定制化‘地采’购车服务。我们与国内一千多家4S店有着密切的合作,而这种合作与新零售店面合作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这些店面的去库存能力。因此,几乎可以算作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局面,也可以算作是汽车全产业链的铺垫。”
合理制定发展规划 不断应对行业挑战
如今汽车新零售领域非常火爆,而还有很多企业在相继涌入,这将会造成一些企业负担很重的运营成本。而作为行业内翘楚的第1车贷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呢?
第1车贷创始人兼CEO郭超认为:“首先,企业要针对自身的商业模型算清账,不能单纯的通过流量来判断,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应当算一下经济账。有很多行业先行者都是通过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比如购车成本、物流成本、交车成本、资金成本、线下运营成本以及综合收益等方面。此外,大家不要上来都是拿资本逻辑去看待这个商业模式的成立与否,随着90后、95后这种精享一族慢慢成为社会主流之后,他们对于这种是不是拥有物权和产权并不是特别在意;其次,则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去合理发展,切忌不可‘拔苗助长’;再次,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要结合政策、金融等方面的瞬息变化,因为借助这些领域的变化,汽车新零售领域也同样会将成为与新车销售和二手车交易相同的态势。因此企业应当及时建立合理的服务体系,并保证企业经营的平衡。”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