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星爷说车
浏览量 1亿 粉丝 753w
关注

驾长安CS95 寻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抗日战场

2017-06-23

  最近几年,多家电视台几乎每晚都在抗战。原本是个挺好的题材,弄着弄着,变了味儿,被人们嘲讽为“神剧”,实在令人遗憾。对于自驾游爱好者来说,与其把时间消耗给那些无聊的电视剧,还不如到昔日的抗日战场,亲身感受一番。我国对日作战14年,战场分布非常广,寻找起来,并不算难。这里为您讲述的,就是前不久我借试驾长安CS95的机会,在北京郊区寻访抗日战场的故事。

  北京在1937年7-8月,战事连绵:卢沟桥事变、南苑保卫战、南口战役。

  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的东北,历时14年,与北京有关的,主要是发生在1937年7-8月的3件事儿,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卢沟桥事变。如此说来,距市区不足20公里的卢沟桥,应该算作距北京市区最近的抗日战场。不过,还有个比它更近的——南苑,距市区只有10公里左右。中国军队在这俩地方,都曾与日军作战,可我此次的寻访,不是它们,而是北京市区西北方向、群山中的长城。因为,卢沟桥事变后1个月,中日两军13万人,在这里打了一场真正的大仗,史称“南口战役”。今年是2017年,距南口战役整80年。

  从“事变”发展成“保卫战”,最后升级为“战役”,紧紧相连,环环相扣。为了叙述清晰,从头说起为佳。

  918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为何北京也有日军?

  有人以为,日军占领东北后,向华北进军,所以北京也有日军。事实上,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前几年,东北日军确实曾向华北进军,我国军队沿长城布防,进行抵抗,史称“长城抗战”。那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就是战后社会各界慰问军队时诞生的。

  至于华北地区的日军,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它的源头,是清朝时签订的《辛丑条约》,根据条约,日本政府成立“清国驻屯军”,司令部在天津,兵力部署在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地。进入民国后,改称“中国驻屯军”。这就是北京丰台驻有日军的来历。

  历史照片:攻入南口的日军装甲兵部队。

  从卢沟桥事变到南口战役

  1937年7月7日,日军主动挑衅,卢沟桥事变爆发,不过,这一阶段的中日之间,处于打一打、谈一谈的局面,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狡猾的日本人此时其实是一边儿与我国谈判,一边儿往北京增兵,比如从朝鲜调来了20师团(来了没几天就回朝鲜了),还从本土调来独立混成第1旅团和第11旅团(可能是本土,我不确定),以及第5师团。

  卢沟桥事变爆发20天后,日军对我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我军撤离驻地,驻守北京地区的29军理所当然地给予拒绝,南苑保卫战随即爆发。这场战斗持续不足2天,便以我军失败告终。副军长佟麟阁与师长赵登禹师阵亡,为纪念英雄,北京有2条街道,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日军如此之快地将北京占领,中国政府必然有所警惕,随即调兵遣将,向北京地区靠拢。两军终于在昌平区南口一带,爆发了大仗。这一天,是8月7日,距离卢沟桥事变,刚好1个月(南口战役爆发时间有好几个版本)。从下表的归纳可以看出,1937年是日本全面向中国进攻的开始,这一年的7-12月,北方日军从北京开始,打到太原,南方日军则从上海开始,打到南京。

1937年抗日战争一览(伤亡数字多为约数)

时间

名称

主要指挥官(中/日)

参战/伤亡人数(中/日)

7月28日

南苑保卫战

宋哲元

香月清司

7000/5000

不详

8月7-27日

南口战役 汤恩伯 板垣征四郎

6万/3.3万

7万/1.5万

8月13日-11月12日

淞沪会战

张治中

松井石根

80万/33万

20万/6万

9月11日-11月8日 太原会战 阎锡山 寺内寿一

58万/10万

14万/3万

12月1-13日

南京保卫战

唐生智

松井石根

15万/5万

20万/1.2万

制表:车讯网 http://www.chexun.com

       南口战役——日军兵分多路,最终在镇边城突破我军防线。

  从下面这张战役图可以看出,日军先是沿着京张铁路(差不多就是今天的京藏高速)北上,在南口/龙虎台一带遭遇我军拦截,日军一方面继续进攻,一方面分兵西进,实施迂回。西进的日军兵分3路,分别在黄土岭、长峪城、镇边城与我军对阵,最终,日军从镇边城西侧防守薄弱的水头长城,突破防线,直逼怀来(我方战役总指挥在怀来)。此举导致我军背后受敌,只得撤退,持续了将近20天的南口战役遂以我军失败告终。

  南口战役失败后,日军继续西进,随后爆发了太原会战(包括: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最终,日军在太原停住脚步,中日两军在华北地区的作战,从此画上一个句号。

  聆听长官训话,准备出击迎敌的13军将士。

  不可战胜是神话——日军损失也不小。

  南口战役战场东西连绵近50公里,双方投入兵力13万人。中国军队伤亡情况有几个不同的版本,粗略估算约3.3万人,但还有个似乎更为精确的数字:阵亡9703人、伤23989人,日军方面,咱们的估算是伤亡约1.5万人,日方数字我没能找到。但有这样一件事,似乎可以充当佐证——几年前,我在日本广岛陆军墓地,拜谒安葬在那里的4位中国军人时(仅据目前所知,日本大阪陆军墓地葬有6位中国军人,广岛陆军墓地葬有4位中国军人),看到墓地里有第5师团第11联队的墓碑——南口战役的主力正是这个师团。

  第5师团有4个步兵联队,第11联队是其中之一,根据墓碑上的内容,该联队于1937年在我国北方共阵亡615人。按通常的伤亡比例推算,该联队在华北地区伤亡总数可能是2500人,日军一个联队大约3800人,如此计算,该联队伤亡率约66%。尽管这些伤亡不仅源自南口战役,同时包括随后的太原会战,但我国军队的殊死抵抗,给日军造成的损失之大,由此可见。

  ·历史记忆——南口战役参战兵力·。

  南口战役当中,我方主力是13军,当时的军长是汤恩伯。13军在抗战中,历经多次战役,比如,徐州会战(最出名的是台儿庄大战)、武汉会战、湘西会战以及收复桂林之战。至于日方的第5师团,又名广岛师团,是日本最早组建的7个师团之一,甲午战争中,该师团便在朝鲜战场,与我军对阵,抗战中,该师团又先后与我军70余个师对阵。

  时任13军军长汤恩伯(左二),在南口一带视察地形。

  我方指挥官是汤恩伯,陆军二级上将。在1941年之前的抗战中,战功卓著,可随后几年,不仅在战场上惨败,行政管理更是一塌糊涂,以至于被河南民众讽刺为“四害”之一。汤恩伯的对手是板垣征四郎,日本陆军大将。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他的军校同学。1931年他与石原莞尔策划“九一八”事变。由于他积极参与了几乎全部日军侵华活动,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顺便说一句,汤恩伯与板垣征四郎打得热火朝天时,蒋介石下令卫立煌率14军增援。卫立煌率部乘火车抵达涿州,然后徒步穿越京西山区,在门头沟千军台一带,与前来阻击的日军20师团,爆发了战斗。

南口战役参战兵力
  中方 日方
战场指挥官 汤恩伯 板垣征四郎
参战部队

第13军

第17军第21师(李仙洲)、第84师(高桂滋)

第94师(朱怀冰)

第72师(陈长捷)

独立第7旅(马延守)

炮兵第27团

第5师团

第1混成旅团(酒井稿次)

第11混成旅团(铃木重康)

第20师团之一部(川岸文三郎)

制表: 车讯网

       做完功课,该出发了。

       驾驶长安CS95出发——寻访昔日战场。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最北端,市区北侧与西侧,各有一道大山,北侧属燕山山脉,西侧属太行山山脉,两山脉交汇处,是一条20公里长的山沟,这山沟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原与蒙古高原的交通要道。明朝的时候,为防蒙古人骚扰,朝廷大兴土木,修建万里长城,其中,在这条山沟里,构筑了4条军事防线。最南端称为南口,最北端称为北口(亦称八达岭),两口之间,还有居庸关与上关两道防线。日军占领北京以后,得知我军动向,为保侧翼安全,派军北上,中日两军因而在南口爆发大战。

  90年代修复的居庸关,以及基本上还算原汁原味的八达岭,早就成为游人如织的旅游区。沿着它往西去,长城依旧,但游客稀少,景色怡人。

  南口到居庸关一线,易守难攻,地形对日军不利,日军随即分兵,派遣军队深入南口西南方向的北流村、高崖口,实施迂回。迂回时分为3路,中路沿长峪城进攻。从下图可以看出,长峪城扼守一条山沟,明朝时便是驻军之地,如今是个很吸引游客的民俗村。

  明朝修建长城时,沿线构筑了许多城、堡。简单划分,城是军民合住,堡是单纯驻军。400年过去,当时的城堡,如今都成了村庄——查看地图您就发现,长城沿线带有城或堡字的地名,特别多。

  长峪城村北有两条上山的路,一直往上走,大概2个小时,就能走到长城身旁。但我此次是以体验新车为主,故驾车兜了一圈,进入到河北省境内,走415县道来到横岭村,再沿着一条小路,把车开上山巅。

  这条路是为信号台修建的,它的旁边,便是长城。

  往东北方向走不足1小时,就能来到一座特别醒目的城台,当地人称为高楼。南口战役中有个1390高地,据说就是这里。

  如今的高楼墙壁上,依旧能看到累累弹痕,可以想象,当年在这儿发生过何等惨烈的战事。当时,从南口镇到镇边城,处处都在激战。面对强敌,总指挥汤恩伯给驻守南口镇的团长罗芳珪发电,勉励道:“人生百年,终须一死,好汉死在阵头上,即为军人光荣之归宿”。

  当时的战地记者、后来成为《人民日报》社社长的范长江,采写了数篇战地通讯,歌颂罗芳珪率部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罗芳珪率领的529团,因此赢得抗战杀敌“四大名团”的美名。不幸的是,在半年后爆发的台儿庄大战中,罗团长为国捐躯。民国政府追谥陆军少将。1988年,罗团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而在当时,国共双方都曾为英雄致哀。

  蒋介石赠送的挽联是:“善战久知名,讵翼妖氛摧猛士;临危能受命,好将浩气振军魂!”

  周恩来赠送的挽联是:“为国家合作抗日,南口防守决死战,声震中外;作民族复兴英雄,台庄大捷成壮烈,独有千秋!”

  高楼往南的山谷,据说也是当时爆发激战的地方,叫骡子圈。驻守在骡子圈一带的,是晋绥军第72师,师长陈长捷。《亮剑》里的晋绥军358团是虚构的,可72师下面的416团,确有其事。战事正酣时,骡子圈阵地失守,416团团长张树桢率部前去将阵地夺回。面对日军的不断进攻,张团长所部坚守阵地,宁死不退,直至全体殉国。

  回顾抗战故事,国军胜少败多,再加上这些年的宣传,留给人们一些不好印象。可实际上,国军将士并非全是贪生怕死之辈,类似二位团长的英雄,数不胜数。

  沿着当年将士们的足迹,继续往西。日前刚下完一场大雨,许多地方还是泥泞一片,CS95虽然有四驱版本,但我试驾的这辆是两驱车,只得小心翼翼,尽量寻找干燥些的地面走。

  运气不错。历经数公里的泥土路,没有遭遇陷车,顺利地走了过去。

  长城则始终沿着山脊,自东向西,连绵不绝。

  从一条山沟钻出,看到镇边城。阅读南口战役资料时,多次看到这个地名——它在明朝是个驻军的地方,抗战时,是中日两军对战的主战场之一(战场可能是城东不远处的850高地)。

  再往前,是横岭城,它的军事地位与镇边城相同,只是城垣建筑保存的不如镇边城那么完整。

  日军在南口、长峪城、镇边城、横岭城,处处受到阻击,只好继续往西,寻找突破口。最终他们来到水头长城,偷袭成功,从而越过我军防线,直逼南口战役我军的后方:怀来。此举导致整个防线背后受敌,我军只得后撤,南口战役遂告结束。

  日军穿越水头长城时的画面/今日水头长城(源自网上转载图片,我没能查到拍摄者)

  镇边城往西,有条土路可以上到长城,好走一些的路,得从东花园那边过来,直抵水头村。

  沿长城再往北,则是大营盘长城。这条路线的景色非常漂亮。

  驾车行走,并不轻松。倒是没什么人身危险,只是地面太多坑洼,容易伤底盘。CS95离地间隙190毫米,还算可以,但它的轴距长,在烂路上不可掉以轻心。

  路旁树上挂着一个汽车底部的护板,看来是某人驾车到此游玩,不小心损坏,于是遗弃。

  以前,我曾数次背着装备徒步沿长城行走,驾车沿着长城走,这恐怕还是第一次。北京地区路与长城相伴的地方,并不算多。大营盘是最棒的一个,但它并不属于北京,密云大关桥附近的山上,也有一小段。

  出于文物保护,野长城不应随意攀爬——这条规定已经被列入政府条文,理应遵守。故这些年来,我再没爬过野长城。此次驾车前来,依旧自律,只走到它的身边便止步。

  这一带的长城由石块构筑,高约三四米,宽大约3米左右。

  比起刚才看到的高楼与水头长城,大营盘长城的敌台,显得更为残破。

  80年前的那个夏天,中国军人在这里,凭着简陋的装备,与拥有火炮、坦克、飞机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南口战役虽然失败,但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让他们在长城脚下付出了血的代价,让他们明白中国军队之顽强。中国,是不可能在3个月内被征服的。

  1937-1938年连续爆发的南口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日本人面对中国的顽强抵抗,颇感头疼,首相近卫连续3次发表声明,试图和谈。尤其是第3次,提出“中日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希望结束战争。然而,只有汪精卫接受了近卫声明,整个国家依旧在抵抗,直到1945年。

  与那些动辄几十万、近百万人参与的会战相比,13万人参战的南口战役,规模并不大,但意义很大。中日军队自甲午年间在朝鲜半岛开始交手,从牙山到平壤,再到丹东、营口,基本上打一仗输一仗,而且输得很没面子——缺乏勇气、善于临阵逃脱。可在南口,我军的顽强抵抗,让日军深感意外。

  由于种种原因,南口战役被忽视了很多年。不过,一个民族如果想真正进步,从本质上进步,首先必须学会理智,正视历史,以公平而客观的心态,总结自己的过去,才能汲取教训、积累经验,为进步打下基础。


 

  关于《星爷说车》

  星爷—汽车使用爱好者、汽车媒体评论人。1988年开始驾车周游列省,至今不辍;2001年开始为媒体做汽车评测,阅车无数。

  星爷从不单纯迷信汽车品牌,更不盲目崇拜汽车动力,秉承汽车是工具的简单思想,把汽车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物尽其用是星爷最大追求。《星爷说车》实乃休闲茶馆,汽车生活,驾驶心得、旅行感受,凡与车相关的话题都将在“茶馆”与大家分享。(点击下图即可进入《星爷说车》专栏)

下关到宝丰 星爷与新海马S7行走滇缅路之五

阅读全文
长安CS95 南口战役 抗日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