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月,中型SUV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如果具备更强的消费能力,再往上一个台阶的大型SUV,在功能、性能以及安全方面,恐怕会有更多亮点。这里与您分享的,是前不久简单试驾沃尔沃XC90之后的一些个人感受。
何谓大型SUV
轿车有微型、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大型之分,SUV同样根据身材进行划分。比如,沃尔沃的XC60和XC90,分别属于中型和大型。
一般说来,车长在4米左右、轴距在2.6米以下的SUV属于小型,比如,比亚迪元、吉姆尼、昂科拉。车长在4.5米左右、轴距在2.6-2.7米左右的SUV属于紧凑型,比如,哈弗H6、奥迪Q3、宝马X1、途观。车长在4.7米左右、轴距2.7-2.85米上下的,属于中型SUV,比如,汉兰达、奥迪Q5、宝马X3。车长在5米左右、轴距在2.85米以上的SUV属于大型,比如,沃尔沃XC90、奥迪Q7、途锐、大切诺基。
不过,也有媒体将大型SUV细分为中大型与大型,也就是说,本文所述的大型SUV,亦可被称为中大型,但我觉得这问题并不要紧,毕竟这种分类不具备权威。再加上数量不多,划分的简单些,未必不是好事。问题在於有些广告热衷炫耀所谓全尺寸SUV。事实上,究竟什么样的尺寸才能算全尺寸,是个很模糊的问题。
市面上热销的中型SUV,大致在30万元左右,如果您的消费能力不错,希望更上一层楼的话,大型SUV或许更值得考虑。在这个级别的车里,30万元仅仅是起步价(比如30.89万元的途昂、36.98万元的帕杰罗和普拉多),60-80万元的车型才比较常见。
60-80万元区间的大型SUV(或称中大型SUV) | ||||||
---|---|---|---|---|---|---|
入门价 | 入门动力 | 驱动 | 车长×宽×高(毫米) | 轴距 | 行李仓容积 | |
沃尔沃XC90 | 68.80万 | 2.0T | 全时四驱 | 4950×1931×1776 | 2984 | 721-1886 |
途锐 | 65.88万 | 3.0T | 全时四驱 | 4801×1940×1709 | 2893 | 580-1642 |
讴歌MDX | 73.9万 | 3.5 | 全时四驱 | 4935×1960×1715 | 2820 | 1137-2406 |
奥迪Q7 | 75.38万 | 2.0T | 全时四驱 | 5069×1968×1716 | 3001 | 890-2075 |
宝马X5 | 75.8万 | 2.0T | 全时四驱 | 4909×1938×1772 | 2933 | 650-1870 |
奔驰GLE | 76.8万 | 2.2T | 全时四驱 | 4813×1951×1796 | 2915 | |
发现 | 79.8万 | 3.0T | 全时四驱 | 4970×2073×1913 | 2923 | 1137-2406 |
制表: 车讯网 |
上表列举的,是比较常见的大型SUV,事实上,除了这些60-80万元的车型,还有相对便宜一些的,比如探险者(44.98万)、昂科雷(50.9万)、英菲尼迪QX60 (51.8万)、大切诺基(55.99万)。这些大型SUV,侧重点并不相同,有的注重越野、有的注重科技、有的注重动力,而沃尔沃XC90带给我的感受,是一款注重温馨的车。
大型SUV的身材十分丰满
大型SUV的外观通常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感觉,主要原因恐怕是体积所致。如果说街道上最常见的紧凑型SUV,身材娇小得犹如赵飞燕的话,大型SUV无疑就是杨玉环——体态十分丰满。
有人或许会担忧身材如此魁梧的车,会不会带来驾驶不便、停车不易。事实上,大身材的车,拥有更佳的驾驶视野,反而有利于驾驶。至于停车,既然买得起七八十万元的车,应该同时买得起固定车位或车库。每次外出,也付得起地下车库的停车费,而不是在路边见缝插针地寻找免费车位。
备胎实在不敢恭维
我试驾的这辆沃尔沃XC90,装备的是倍耐力轮胎,款式是倍耐力序列中的SCORPION VERDE,这是一款专为SUV配备的夏季胎,以湿地性能好为主要特色,此外,厂家宣称它的滚动阻力及噪音亦相对较小,有助于降低排放与提高舒适度。在试驾中,也确实感受到它的舒适性不错,胎噪较低。
不过,与235/55R19的车胎尺寸不同,行李仓地板下的备胎,是个小尺寸轮胎,仅为125/80R18。对于一款SUV来说,装备如此之窄的备胎,在驾车旅游中也许会存在某些不妥——我相信设计师此举是出于扩大行李仓容积、安置第3排座椅等良好愿望,但在长途驾驶或偏远的郊外游玩时,一旦轮胎受损,仅凭小尺寸备胎自救,并不是一件十分安全的事情。
沃尔沃XC90的动力
2017款的沃尔沃XC90,分为T5与T6两种动力(此外还有个混合动力的T8),都是2.0升发动机,前者为涡轮增压,后者为机械+涡轮增压。在其它配置相同的前提下,两种动力价格相差约5万元。毫无疑问,机械+涡轮增压能够压榨出更多的动力,低速时靠机械增压,中高速时靠涡轮增压,各取所长,功效十分显著。就拿0-100千米加速来说,厂家数据是6.5秒,而单一的涡轮增压为8.2秒。动力靠钞票兑换,多花5万元快1.7秒,是否值得,每个人自有选择。当然,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往往不会单纯因动力而选车,他们需要的一种全方位的感受,动力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很可能不会排在首位。
T5车型的动力,尽管只是沃尔沃XC90的入门级,但187千瓦的功率、350牛米的扭矩,对于多数驾驶者来说,也足够用了。厂家公布的数据是,从1500转到4800转,都是最大扭矩的输出范围。此次试驾为期2天,时间有限,未能在多种路况下进行体验,但我依旧对它的加速感到满意,虽然这款车自重2吨,起步却较为轻盈,算得上很灵敏。不过,也应该看到,按最大设计质量的2.75吨计算,这款车的比功率是0.068千瓦/千克。这不是一个很棒的成绩,只能算过得去。作为对比,3.5升普拉多的比功率是0.072千瓦/千克。
沃尔沃XC90配备的是爱信制造的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相对于6速变速器来说,这款8速变速器在低速挡和高速挡各增加一个挡位,前者令提速过程更舒服,后者则有利于降低排放——按照厂家数据,XC90的综合油耗是7.9升(T6车型是8.5升)。
XC90的底盘有亮点
尽管XC90不能算做真正的越野车,但它的底盘离地间隙仍有238毫米,且发动机仓下有大面积的护板。
据资料介绍,XC90的四驱系统是瑞典瀚德的产品,它是依靠电子泵为液压油加压,然后靠液压油驱动离合片,从而在前后轴之间进行动力分配。之前在大众途观上领教过这套四驱系统的性能,个人感觉还算不错,至少比丰田荣放的纯电子模式在性能方面可能要强一些。
沃尔沃XC90的前悬架为双叉臂——售价已经达到一定境界,用这种较为复杂的悬架理所当然,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值得观看的是它的后悬架,从下图可以看出,铝合金制成的下支臂上方,只有一根很常见的减振器,却没有很常见的螺旋弹簧。原来,这款车后悬架里的弹性元件,采用了一种新型结构——碳纤维制成的叶片弹簧。金属材料的螺旋弹簧,人们已经很熟悉,而这种全新的设计,结构上与传统的钢板弹簧有些近似,材料上则极为新颖。据说,它的好处在于降低重量,节约空间。至于在操控、舒适方面有什么特点,此次试驾没能来得及体验。
高配版本的XC90采用空气悬架,可见这种新颖的叶片弹簧并非十全十美,但不管怎么说,降低自重,是汽车未来发展方向,手段之一是使用新型材料,而不是传统的钢铁。碳纤维便是最具前景的材料之一。就拿时下在国内炒得火热的新能源车来说,我相信,真正的新能源车首先得是使用新型材料,其中包括全碳纤维制成的车体,绝不是在已有车体上加个电机那么简单。
入门级车型的配置也很齐全
2017款的沃尔沃XC90,分为智逸版、智雅版和智尊版,智逸版是入门级,分为2.0T与2.0T双增压两种动力(T5与T6),智雅版与智尊版则只有一种动力——2.0T双增压(T6)。智尊版是顶配,指导价91.88万元。我试驾的是入门级车型,智逸版2.0T,指导价68.8万元。虽为入门级,但配置并不低。
比如,它的4个车门均能实现无钥匙进入,使用起来颇为便利。至于胎压监测、转向辅助灯、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车道保持、全景天窗、车顶架、电动后备箱、皮质电动座椅、导航、后排遮阳帘等,一应具全。事实上,XC90的低配与高配,并不在这些多数人所关注的配置,而是双增压发动机与空气悬架。
温馨与精致的内饰
XC90的内饰与其它沃尔沃车风格一致,以浅色为主,透着一种温馨感,甚至有些未来感。这种风格的车,恐怕对主人存在一定要求——应该是个考究、文雅的人,而不是邋遢、粗俗的人。如此评论可能有人无法接受,认为我太矫情,但最近10年的数款沃尔沃车,都带给我这样的感受。
在北欧旅游过的人,也许会同意我的观点。瑞典在许多方面都给人一种不慌不忙的从容之感,即使是最简陋的巷内小店,里里外外也会擦的一尘不染。追求品质而不是速度,大概早已深入人心。这习俗与我国相差甚远,有人无法接受,理所当然。
事实上,XC90不仅是内饰的视觉效果与众不同,手感亦非常出色,说得夸张些,多少有些艺术品的感觉。比如方向盘的手感、头枕的造型,等等。唯一担忧的,是10年以后,这些内饰能否保持完好——我见过不止一辆售价不菲的车,几年以后,内饰多处掉皮儿,犹如长了皮癣,特难看。
安全配置很丰富
XC90的仪表盘为显示屏式,取代了常见的指针式。仪表盘看起来有种整洁感,阅读很容易。
刚才说到,即使是入门级车型,配置也很齐全,这里面最值得关注的,是安全配置。以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为最。遇到危险、驾驶者没有反应时,系统自动刹车,可以把追尾等常见事故降到最低。自控车速的自适应巡航,犹如半自动驾驶,在长途自驾游时,作用最大。而车道保持一方面可以敦促驾驶者养成变线前开启转向灯的习惯,一方面可以防止车辆偏离车道,从而酿成大祸。
上述3样保障安全的技术,已经不是很新鲜的东西,目前在多款车上都有应用,但我觉得,XC90上的操作更为便捷,且仪表显示更为清晰。
中控台上的液晶屏
中控台上的显示屏犹如一台iPad,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设计是在特斯拉上,感觉十分新颖,但同时也发现操作不易——就连开启车灯都要在屏幕上操作几个步骤,多少有些故弄玄虚的感觉。XC90的这块显示屏倒是没有上述不足,按功能划分出3个页面,页面很整洁,上手很容易。
更为常用的操作,还是依靠传统的开关,从而带来便捷。我觉得,这一点设计的比特斯拉强。
内饰很精致
前排两座中间,挡把后面是发动机启动旋钮,旁边是个很长的伸缩盖板。
盖板下面,隐藏着杯座与电源。一切看上去都很精致,但也有不足,比如,电源方面,时下最常用的USB接口有些少;再比如,杯座比较浅,有时会遇到水杯无法有效固定的情况。
但在更多方面,XC90所体现出的实用性、人性化,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后视镜上有个方向显示,对于不辨东南西北的人来说,恐怕有些用处。
喜欢天窗的人不少,全景天窗是XC90的标准配置。此外,天窗下面的窗帘,制作的也很精致。
前排座椅包裹性很好,皮质面料手感也非常不错。在入门级车型上,前排座椅拥有电动调整以及座椅加热。在更高配置的车型上,还配备了前排座椅通风、按摩,以及后排座椅加热。
第2排座椅的前后及角度可调,中间座较为简单,左右座的包裹性与前排基本一致。
第2排座椅的空调可以独立控制,且拥有一个220伏的电源,但没有USB接口。
XC90的照明以发光二级管(LED)为主,不仅是车头的远光灯与近光灯,车内照明同样如此。
后排座车窗备有窗帘,显然比贴膜要温馨一些。
功能设计非常好
SUV与三厢轿车在功能方面有着本质区别,前者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车,主要取决于后排座的座椅设计,在这方面,XC90处理得非常好。
第2排的3个座椅,可以根据需要,独立折叠,且折叠为一键操作,十分便捷。
第2排座椅全部折叠之后,与第3排座椅,以及行李仓地板,完全水平。
此时,车内最大载物进深为2020毫米,内宽1130毫米,地板距离天花板最短距离800毫米。这是个很不错的成绩。如果对比的话:身材更加魁梧的奥迪Q7,最大进深2180毫米,宽1160毫米,高720毫米。
第2排座椅处于使用状态时,行李仓进深1300毫米,遮物帘以下的高度为430毫米。而奥迪Q7的行李仓进深为1180毫米,兰德酷路泽进深1210毫米。
XC90可以选装第3排座椅,当第3排座椅竖起时,地板进深580毫米,头枕距离尾窗390毫米。由于手头没有同级SUV该项数据(手头只有汉兰达第3排座椅后地板进深400毫米),不知XC90在这方面水准如何。
刚才说到,XC90的第3排座椅为选装,需另外付钱。大型SUV虽然长达5米左右,但我国市面上的多数这类车型,均为5座,7座并不常见,究其原因,大概是市场需求并不旺盛,许多人认为7座车中的第3排,伸腿空间有限,乘坐不舒服,基本上没什么价值。但我认为,对于家庭来说,如果老少三代出游,7座车还是存在一定价值的。尽管第3排空间不足,但身高1.6米以下的人乘坐,也还算过得去,总比开俩车强。事实上,家母在世时,我们全家6口人,靠着一辆7座车,四处游山玩水,让母亲的晚年,留下许多美好回忆——这份美好我当时并不知道,是家母辞世后,我阅读她的日记,才无意得知的。对此我感觉很欣慰。
汽车的动力与操控,属于性能,汽车能够达到的用途,属于功能。我国的主流,似乎是注重性能。对于功能,有些忽视。这个习俗与欧洲基本相反。有些欧洲车,进入中国多年,不免入乡随俗,而制造于哥德堡工厂的沃尔沃XC90,体现着欧洲市场对于汽车功能的注重。
当然,XC90不仅是功能性很好,它的安全配置、动力性能同样很出色,可我对它的最大感受,是坐在车内,获得的那种比较强烈的温馨感。同样是七八十万元的大型SUV,有些车体现的是科技感,有些车体现的运动感,XC90是否值得买,就看您的需求,是否以温馨为重点了。
星爷—汽车使用爱好者、汽车媒体评论人。1988年开始驾车周游列省,至今不辍;2001年开始为媒体做汽车评测,阅车无数。
星爷从不单纯迷信汽车品牌,更不盲目崇拜汽车动力,秉承汽车是工具的简单思想,把汽车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物尽其用是星爷最大追求。《星爷说车》实乃休闲茶馆,汽车生活,驾驶心得、旅行感受,凡与车相关的话题,都将在“茶馆”与大家分享。
点击下图即可进入《星爷说车》专栏。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