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
东风风度MX6是一款自主品牌SUV,其采用了日产C平台,外观神似前款奇骏……好吧,这就是奇骏移植的自主版车型。
通过车讯实验室的静评和动评相关稿件,加上奇骏保有量也不少,相信车友们对东风风度MX6(以下简称MX6)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重点说说拆开后这款披着自主外衣的“奇骏”品质工艺用料到底怎么样!
第一章节:前部防护
MX6前部防护结构由前保险杠、前防撞梁、前吸能盒三部分组成。
1、前保险杠
中网安装在前保险杠中部,一体化视觉效果比较好。保险杠中部喷涂处理,下部本色处理能避免一些小剐蹭导致的漆面损伤影响美观,减少维修的可能,对于车主而言省心省力。
前杠内部比较简单,雾灯周边的筋线能略略提高保险杠本体的强度,保险杠下边向内延伸距离较长,对水箱冷凝器也能起到减少石子飞溅导致损伤的风险。
前保险杠强度也是有相关标准的,比如“5英里保险杠”,就是说保险杠本身能承受5英里以下时速的撞击而不会损坏,5英里保险杠这个词汇笔者还真是从日产相关技术资料中获知的,但不知道MX6前保险杠设计是否沿用了这个技术标准。
2、前部防撞梁
MX6前部防撞梁为金属材质,两端和吸能盒焊接相连,其长度1256mm、宽度45mm、高度80mm、前防撞梁中心位置距地高度为595mm。外部为盒型,侧面明显看到为8字结构,也就是说,防撞梁前后方向共有三道纵向支撑,进一步提高了防撞梁本身强度,即便在中高速撞击下,前防撞梁自身也能吸收较多的碰撞能量。
前部防撞梁左侧还集成了拖车钩,位于左侧吸能盒内侧,拖车钩和防撞梁接合部位有辅助加强装置,提高了强度,能承受较大的拖曳力量。
3、吸能盒
MX6吸能盒为盒式结构,前端焊接在前防撞梁左右两侧,后端设置了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左右前部纵梁。前部吸能的长度为145mm、宽度64mm、高度97mm。
MX6前部吸能盒设置了溃缩引导结构,车辆发生前部撞击时,让吸能盒能朝着设定的方式通过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剩余碰撞能量分散到车身骨架如车身前部纵梁处,减少驾驶舱变形程度。
4、前翼子板及内部
MX6翼子板厚度0.61mm,金属材质,翼子板和前车门接壤部位内部设置了吸音降噪设施,材质为高密度海绵。
翼子板内部纵梁长度约670mm,其前端垂直线也超过了前车轮前端线,发生前部事故时即使前端障碍物较高,翼子板内部纵梁也能吸收部分碰撞能量。
并且翼子板内部纵梁上设置了溃缩引导,这有利于让纵梁朝着设定的方向产生变形,减少A柱变形进而压缩乘员舱生存空间的风险。
如上图,翼子板内部纵梁下方还设置了横向加强结构和车身前部纵梁相连,这种结构在前部事故发生时能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减少了驾驶舱变形的可能。毕竟MX6采用了日产C平台,车身结构设计方面更为成熟,对于驾驶舱的保护更为周到。
前部防护结构小结:
目前更为完善前部防护结构一般包括前保险杠、缓冲装置(泡沫材质)、防撞梁、吸能盒,行人腿部防护杠这五部分。
MX6前部防护结构中并未设置缓冲装置和行人腿部防护杠。当下等价位车型没有设置行人腿部防护杠的常见,但缓冲层的缺失则只是自主车型中常见,合资车型前部防护结构中大多设置了泡沫缓冲层。
前部防护结构中的泡沫缓冲层更多作用主要体现在行人保护方面,能有效减少行人腿部伤害。鉴于MX6防撞梁中心位置距地59.5mm的距地高度,大概在普通人膝盖上下的位置,这也是人体中比较脆弱的部位,当与行人发生事故时,没有缓冲层或给行人腿部、膝部带来更为严重的伤害。
行人腿部防护杠一般设置在前部防撞梁下部,主要是在发生撞击时避免行人卷入车底造成更为严重的碾压伤害,也称之为行人防卷入系统,主要作用也是体现在行人保护方面。
防护结构中的缺失根源是国内汽车相关安全标准不完善造成的,因此我们不好直接否定主机厂压缩成本的行为。和其他逆向研发的自主车型相比,MX6因为直接采用了日产C平台,整体设计来说相对更为成熟。
例如我们拆解过哈弗H6,在哈弗H6前部防护结构中不仅没有设置泡沫缓冲层,并且在前防撞梁中部还设置了保险杠固定衬板,如上图黄圈中,金属材质,如果和行人发生碰撞突出的金属衬板或会导致更为严重的伤害。而MX6前部防撞梁为平面,仅就两者前防撞梁相比较而言,无疑MX6前防撞梁设计更为成熟,这就是“拿来主义”的好处,方方面面原型车已经考虑到了。
还有例如前防撞梁距离冷凝器的缓冲区间,H6只有30mm溃缩空间,而MX6溃缩空间接近90mm,较大尺寸溃缩空间带来的好处是低速碰撞是减少冷凝器水箱损坏的风险,事故后或能驾驶去往定损或修理,而不是只能依靠拖车了,对于车主而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节约费用,方便。
第二章节:后部防护
1、后保险杠
MX6后部防护结构包括后保险杠、后部防撞梁两部分,后保险杠采用了上白下黑中间衬银色护板的设计,下部黑色设计同样是减少维修的可能,银色涂装护板主要提高视觉效果。
2、后防撞梁
MX6后防撞梁为金属材质,闭合结构,形状为接近口字型,左右两端分别安装了小块泡沫支撑,通过安装支架直接安装白车身后部。
MX6后防撞梁总长度1205mm、宽度42mm、高度54mm、钢板厚度1.23mm,防撞梁中部贴附两款钢板,其目的无外提高后防撞梁中部刚度,提高支撑效果。
后部防撞梁左右两端附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安装在左右车身纵梁,后防撞梁几乎紧贴白车身安装,在遭遇后部追尾时,容易导致白车身变形,提高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且维修质量不容易保证。
后部防护小结:
目前车辆后部防护主流设计包括后保险杠、后部防撞梁和后吸能盒三个部分,个别车型后部防护结构中还设置了泡沫缓冲层。MX6后防撞梁左右两侧支架仅有10mm左右的溃缩空间,因此不足以称之为吸能盒。综上所述,MX6后部防护结构仍有完善空间。
第三章节:车门防护
1、前部车门
MX6前车门为拼接车门,焊接美观度仍有提升空间。
MX6前车门上方布置了双帽加强筋,其中心位置距地高度775mm,整体宽度120mm,加强筋下方黏贴了止震贴。止震贴下方为方形防撞梁,防撞梁边长37mm,闭合结构。中心位置距地高度530mm。
在车门内部最下方布置了线束,为线束固定还单独设置了支架,车窗玻璃升降器整体固定在一块儿金属衬板上,比较容易拆卸,同时这块金属衬板还起到了对车门腔体的密封作用,而市面上常见的车门密封大多都是塑料布,另外这种分体布置形式也有利于车门的修复作业。
MX6前车门因为采用了金属衬板密封了车门内腔,因此并未设置其他密封材料。
2、后部车门
MX6后车门同样采用的拼接形式,焊点质量美观度欠佳。
MX6后部车门同样采用了加强筋+管型防撞梁的复合防护。上部加强筋宽度70mm,加强筋为帽型,中心位置距地高度840mm。
MX6后车门内部在加强筋上方黏贴了止震贴,在上图我们能更为清楚的看到车门内上部加强筋的结构形式。
在后车门内部下方斜置了管型防撞梁,管梁直径为25mm ,其中心位置距地高度560mm。车门墙体密封采用了塑料布,胶黏在车门内部。
3、车门内衬板
MX6车门内衬板内部并未单独设置隔音止震设施,在路上驾驶时MX6内部噪音表现也能让人接受,对于车内静谧性比较在意的车友建议到经销店实车试驾、试乘,去亲身感受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车内静谧性,毕竟每个人对于噪音的理解,座椅的舒适度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后门防护小结:
MX6车门采用了拼接形式,如果能采用一体成型车门则车门外观更为美观。前后车门都采用了加强筋+防撞梁的复合防护结构形式,也是当下汽车车门的主流防护形式。仅从车门拼接部位的焊接品相而言,如果能进一步提升焊接平整度,就能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第四章节:车顶及地板防护
1、车顶
参与拆解的这款MX6配置了大尺寸天窗,其实仅就车顶抗扭度而言,我们能看到天窗本身结构中包含8字型框架,左右两道纵梁,前中后共三道加强横框,固定在车顶上,这能进一步改善车顶框架的刚度和抗扭度。
对于天窗玻璃和车顶金属板来说两下各有优势,天窗带来了更好的空间感,而车顶金属板在遇到高空坠物时由于自身的延展性优势。因此对于配置方面,还是可车友更看重那些方面了。
MX6车顶除了自身四周的框架之外,前中后还单独设置了三道加强梁,以提高车顶刚度,并且车顶钢板还轧出凹槽形状,提高钢板自身强度,因金属板面积比较小,且有横向过梁支撑,因此我们并未看到以往车型中车顶常见的止震板,这也进一步降低了车内污染的可能。
MX6车辆顶棚不压缩厚度5.3mm,多层材料复合而成,顶棚背面布置了线束,采用胶布黏贴形式,线路布局走向比较规矩,但固定方式美观度欠佳,好在布置在顶棚内部,日常也看不到。顶棚边角设置了止震块儿避免行驶中产生的振动导致噪音。
2、地板防护
MX6地板表面覆盖着常见的地毡,地毡背面附有防潮设施,地板填充物有再生棉、泡沫垫块。
在这里我们简单聊聊车身,MX6在车身方面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成熟的原型车,揭开地毡,我们能看到车身的横向加强梁,在后排座椅后方,还有横贯左右的大型横向加强。
对于常见的车身来说,我们根据驾驶舱的形状简称为“笼形车身”,笼形车身不仅能保护驾乘舱内部成员的安全,同时笼形车身的刚度和抗扭度还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能,而决定笼形车身的刚度和抗扭度最主要还是决定于科学合理的结构,其中“车身骨架”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拥有一款成熟“车身”的MX6对于车辆安全和操控两方面来说都有先天优势。
如上图,我们看到后排座椅后方横贯左右的横梁,同时车身底板上面还粘贴了大面积止震来提高强度。在后备箱地板左后侧还单独黏贴了一块隔热贴,能减少后排气包的热量传导到车内,提高车内乘坐舒适性,MX6地板防护采用的也是当下等价位车型中主流的地板防护形式。
车顶地板防护小结:
车身,对于车辆安全和驾驶感受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MX6车身脱胎于“奇骏”,也可以说MX6拥有成熟的车身,即官称:日产C平台。奇骏有着多年历史,并在市场检验中不断改进,完全可以这么说:日产安全车身是国际主流的安全车身。“拿来主义”对于用户的好处是产品相对更成熟、稳定,这对于车主使用车辆而言就有了省心省力的基础。
第五章节:线路防护
MX6配套的蓄电池为天津GS品牌,型号为12V62AH。发动机舱内线路主要防护形式有波纹管、防割布、胶布,这也是当下主流的线路防护形式,个别分支线束裸露。
MX6驾驶舱主线束基本采用全包形式,局部裸露线体。主要防护有胶布和塑胶套管、固定卡位。前车门线束同样采用了胶布缠裹,个别区域使用了防割布,小分支线束有裸露。后部车门线束防护级别和前部车门类似。
MX6车顶线束主要布置在了顶棚背面,在车顶与地板防护章节能看到顶棚背部布置了较多线束。主要防护形式有胶布固定,多个分支线束裸露,其中线束与顶棚的固定方式较为随意。
线路防护小结:
无论从机舱线束来说,还是驾驶舱、前后门及车顶棚线束来说,MX6线路防护也是当下主流的防护级别,可与同价位合资车型媲美。
第六章节:底盘
1、前副车架
MX6前部采用了全框式副车架,后端固定在车身中部,前端和车身前纵梁相连,左右两侧固定前悬挂的下摆臂,并成为发动机及变速箱的主要支撑,这种结构提高了车身前部的刚度和抗扭度,有利于车辆操控性能的提升。相对于常见的元宝梁形式来说,全框式副车架更有操控优势。
2、底盘防腐蚀
MX6底盘局部喷涂了防腐蚀塑胶,车身底部纵梁及门槛,能明显看到并未喷涂防腐蚀塑胶。如果经常行驶在潮湿的天气环境,或者砂石路面,车友可以考虑增加底盘装甲。
3、排气管隔热
MX6排气隔热防护覆盖比较全面,前部三元催化器用大面积金属隔热板隔开,中间消声器和油箱相邻部位也妥善的用大面积金属衬板隔离,避免高温影响到汽油箱及内部部件,保证工作稳定性。
排气管和车身底板之间也隔离了金属隔热板,避免热量传导到车身,提高车内乘坐舒适性,降低下级空调制冷负荷,改善燃油经济性能。
如下图,排气管末端消声器尽管上部临近后备箱,但同样毫不含糊的采用了金属隔热板。
MX6汽油箱采用了树脂材质,容易塑形,自身重量较轻,还满足了一部分看不上金属油箱的车友。
4、底盘管线
MX6底盘管线沿车身纵梁内侧布置,用卡扣固定在车身底板,因较高的离地间隙和车身纵梁,底盘管线因托底受损的风险较小。如能添加树脂护板则更能进一步减少石子飞溅导致损坏的风险。
综述:
正如标题“常与奇骏相并论,自主衣装尼桑身”所说,其实MX6就是披着自主外衣的退役奇骏,因为售价的降低以及配置的提升,我们能看到部分压缩成本的痕迹,但对比相同价位车型来说,MX6性价比、品质和做工还是可以的。
再有就是“奇骏”车型已经相当成熟了,“拿来主义”的好处对于厂商而言省去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同时还拥有了相当“成熟的设计”,而“成熟的设计”对于消费者而言,带来的是安全、操控、省心、省力。
何谓“成熟的设计”?比如日产C平台,安全车身的安全性有了保障。比如源于日产的动力总成,相对品质、性能及稳定性值得信赖。再比如排气管整体隔热防护设施,虽然制造产品本应该如此,但毕竟有不少厂家的不少车型还是在排气管隔热方面压缩了成本。
当然作为一款自主车型,我们还是要宽容的看待例如拼接车门的焊接美观度,毕竟大多数拼接车门焊接美观度都在这水平上下。还有比如底盘防腐蚀材料覆盖面积占比不大,当然现在市面底盘装甲的费用也是越来越低了。
整体而言,MX6因为和奇骏的渊源,相对产品的成熟和完善度和“逆向研发”的自主品牌相比还是具有相当的优势。如果车友对这款源于日产的自主SUV感兴趣的话,建议您到授权经销商处试乘试驾,甚至可以到东风日产经销店试驾新奇骏然后进行试驾感受的对比,综合驾乘感受、配置、售价几个方面考虑,看看MX6是不是适合性价比更高、更符合您的需求的那辆车?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