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
风和日丽的周末,开上一辆MPV,带着家人到郊外踏青,游山玩水……想想就让人神往。如今MPV车型正在逐步进入家庭,并成为举家出行的利器。
说起MPV当下高端的如埃尔法、贵士、唯雅诺等,而别克GL8则当仁不让的成为中端MPV王者,另有奥德赛、艾力绅、马自达8等挺进中端MPV市场,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目前中高端MPV主要对象还是商务用户或者是款爷,对于普通家庭,中高端MPV售价还是偏高了。
车讯实验室这次请来了一款MPV车型东风风行S500(以下简称S500),售价在十万元区间,仅从价格而言适合国内普通家庭,其品质做工和安全防护表现是否让人放心呢?
这期车讯实验室和往期略有不同,以往车讯实验室采购的都是新车,这一次车讯实验室则通过网友“最长里程风行S500招募”活动招募了一辆行驶里程最长的二手S500,我们就来看看使用了一段时间的S500拆解表现如何。
第一章节:前部防护
S500前部防护结构由前保险杠、泡沫缓冲层、前防撞梁、前吸能盒四部分组成,这也是当下10万价位轿车主流前防护形式。
中网保险杠整体拆卸,形成一体化视觉效果,给人以车辆前部厚重的视觉感受。S500前杠线条设计较为简单,外观简洁大方。
前保险杠内部左右的雾灯框架能提高保险杠本体强度,在前部防护结构中,前保险杠的装饰作用大于防撞作用,如果和行人发生碰撞也能避免行人直接接触前防护结构中的金属骨架,减少伤害。
前防护结构中的泡沫缓冲层安装在保险杠内中部,用金属卡子固定在前保险杠上。
缓冲层作用就是用来缓冲,在于行人发生事故中能起到减少行人伤害的作用。当下10万价位的车型当中也有不少车型省去了这装置,在行人保护方面S500防护做的比较到位。
S500前部防撞梁为金属材质,闭合结构。防撞梁的主要作用就是吸收碰撞能量,并将碰撞能量分散到左右两侧吸能盒,通过吸能盒溃缩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多余碰撞能量再引导至车身前纵梁。
S500前部吸能盒前端焊接在前防撞梁左右两侧,后端设置了法兰盘,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左右车身前纵梁。
吸能盒同样为金属材质,前后方向为正梯形结构,吸能盒体表面设计了溃缩引导槽,目的是在碰撞中让变形朝着预定的方向变形,达到吸收碰撞能量的最大化,并将未能吸收的碰撞能量准确引导到车身骨架,以减少驾驶舱的变形程度,从而减少乘员伤害。
从上图中,我们能看到前部防撞梁造型为倒放的“凹”字造型,在前防撞梁前部钢板中间形成双层结构,自上至下沿车身前后方向共计四道立面支撑,从结构而言能提高前防撞梁自身强度,避免轻微碰撞就导致自身产生形变进而不能将碰撞能量分散到车身骨架了。很多车型的前防撞梁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S500翼子板内部黏贴了止震贴,后方与A柱接壤的部位设置了降噪设施,即后方的黑色护板。
翼子板内部的纵梁长度几乎覆盖到了前轮最前端,和以往拆解的车型相比尺寸能算得上比较大的,纵梁钢板上设置了减重孔和溃缩引导槽,并且在溃缩引导槽后方压出沟槽形状,这种形状也能提高钢板本身的强度,纵梁后方焊接在车身A柱。
编辑点评:
当下十万价位的车型,不管是进口、合资还是自主车型,前部防护结构最全面的包括前保险杠、缓冲层、前防撞梁、前吸能盒、行人腿部防护杠(行人防卷入)五个部分,大多数车型未设置行人腿部防护杠,更有甚者还将对于行人保护而言相当重要的缓冲层都减成本给压缩掉了,因此S500究其价位来说,前部防护结构表现在同级别中也算是诚意满满。
第二章节:车门防护
我们来看S500车门内部的设施,其中有止震贴、采用加强筋+管状防撞梁的复合防撞结构,也是当下主流的车门防护结构形式。
止震贴能提高车门钢板的强度,钢板面积大了难免会因为形式中的振动而共振产生噪音,至于止震贴能吸收多少碰撞能量并不重要,其能提高钢板自身强度减少噪音是显而易见的。
止震贴下方为帽型加强筋,其帽型造型也是利用形状提高强度,在碰撞中通过自身变形能吸收更多碰撞能量,减少车内乘员伤害。
S500车门内部的主要防撞结构就是管状防撞梁,这也是当下自主车型常用的车门防撞结构,配合上部加强筋,为车内乘员提供车门防撞保护。
S500车门为接形式,从上图中能看到车门内外侧的拼接部位。
S500后部车门内部同样采用了加强筋+管状防撞梁的复合防撞结构,车门中部黏贴了止震贴。
和前门不同的是,后门止震贴设置在了加强筋下方,前后车门的整体防撞结构是一致的。
后部车门同样为拼接车门,焊接品相有提升空间。
作为十万价位的车型,S500车门内衬板内部设置了大面积的原生材料隔音棉,在展示前后车门内部结构的图片中,我们能看到密封车门腔体采用了等价位车型常见的塑料布,而车门内衬板设置的原生材料隔音设施在等价位自主车型中并不常见哦。
编辑点评:
止震贴几乎为等价位车型中车门防护结构中的标准配置,当然有材质不同的区别。S500车门内部的止震贴并未采用常见的沥青材质,从视觉效果来看更好,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优于沥青材质。
车门内衬板内的原生材料隔音棉在十万价位的车型中并不多见,姑且不评价到底能降低多少车内噪音,仅就视觉效果而言,自然优于再生材料的隔音棉,再和那些车门内部并没有设置隔音设施的车型来比,显得更为厚道许多。
第三章节:车顶及地板
天窗是一项舒适性配置,相对于有天窗和没有天窗来说,大多车友会更倾向于选择有天窗的车型。从玻璃和车顶钢板来说,钢板的优势在于有一定的延展性,如果遇到高空坠物或有一定优势。如果从车身车顶的整体刚度和抗扭方面来说,配备天窗的车型则更有优势。
我们从上面两种图中可以看到,S500车顶出去四周框架外,前后共设置四道横向辅助加强梁,提高车顶刚度,而天窗的框架同样为金属材质,“日”字造型,安装在前部车顶,自身有三道横向结构连接车顶左右框架,同样成为车顶的辅助加强结构,因此车顶的整体刚度和抗扭度更好。
由上图可以看到S500车顶钢板轧出六道纵向的沟槽,这也是利用形状提高钢板自身强度,因此S500的车顶并没有在黏贴止震板,众所周知,止震板材质多见沥青,少用止震板相当于减少了车内的污染源。
S500车内顶棚同样为多种材料复合而成,支撑性较好,顶棚背部设置了两块原生材料吸音棉,仅就吸音棉材质来说,S500做的还挺厚道。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S500的地板防护结构,全覆式地毡背面设置防潮层,下部铺设了再生材料的隔音棉。再生材料下方填充了泡沫垫块。
泡沫垫块下方的车底板上黏贴了沥青止震贴。目前大多车型车身底板多采用沥青止震贴。
编辑点评:
S500车顶和底板防护水平在等价位车型中表现非常全面,也是当下主流的车顶和底板防护形式。在车身底板内部设置了横向加强梁,因而采用泡沫垫块来填平车身底板。如果能将泡沫垫块换成其他常见如高密度海绵等材质,则S500地板防护结构在等价位车型中就能称得上“优秀”二字了。
第四章节:线路防护
S500发动机舱线路主要防护形式有胶布缠裹、波纹管,线路走向合理,目视基本无裸露电线,符合当下等价位车型主流。
S500搭载了骆驼免维护蓄电池,容量为45AH,蓄电池正极柱采用了绝缘帽。
S500驾驶舱采用了全包裹形式,沿门槛内侧布局,使用卡子固定。
驾驶舱后排线束同样为全包裹形式,和某些车型采用的前半段全包裹,后半段散包形式来比较,S500驾驶舱线路防护够优秀了。
车门线路防护采用了胶布缠裹和塑胶套管形式,也可以称得上全防护,目视裸露线束部分很少。
车辆顶棚布置单条线束,防护形式为散包,胶布缠裹主要起固定避免线束松散的作用。
编辑点评:
仅就S500发动机舱、驾驶舱和车门线束防护来说,S500线路防护表现优秀。虽然顶棚线束不多,但如果能采用胶布全缠裹,那么S500在线路防护表现上就无可挑剔了。
第五章节:底盘
接下来的章节我们来简单了解S500的底盘防护方面。
S500采用了元宝梁来承托动力总成,前端水箱底托为金属材质,左右两端连接左右车身前部纵梁,辅助前防撞梁成为车身前舱的辅助横向加强结构。
S500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形式,下摆臂前端固定在元宝梁上,这也是经典的元宝梁+下摆臂组合形式。这种传统的下摆臂固定方式的好处是结实。如今昂科威车型出现多起脱轴案例,就是因为当初为压缩成本,采用了分体式控制臂衬套固定下摆臂前端,虽然好处是节约空间和成本,但却埋下了“急加速和制动时,分体式控制臂衬套容易脱出”的隐患。所以对于汽车设计来说,“安全”应该放在首位,传统的设计或从形式方面显得落后,但毕竟久经市场考验,安全性已经得到验证了。
S500排气管和车身底板之间设置了大面积的隔热板,大面积金属隔热板自身散热好,在车辆行驶时能利用空气流动快速散热,这样就减少了排气管散发的热量向车内传递,提高了车内舒适性。
S500在汽油箱和排气管之间也设置了大面积金属隔热板,减少排气管高温辐射到汽油箱导致其工作不良。
S500尾排也单独设置了隔热衬板,减少排气包热量辐射到后备箱内。就S500排气管路与车身底板的隔热防护来说S500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我们见过太多车型只在排气包上设置了隔热板。
这次参与拆解的是一辆二手车,底盘防腐蚀喷涂明显为后期喷涂,这里就不再介绍。我们看上图中底盘管线单独设置了护板,这样能有效减少石子飞溅导致管路破损的风险。
S500前悬挂为麦弗逊形式,减震弹簧一体式下部连接羊角,羊角下端连接下摆臂,下摆臂内侧固定在元宝梁上。车身前稳定杆贯通车身左右两侧,两端通过竖拉杆连接减震器支柱。目前麦弗逊前悬多为这种形式。
麦弗逊前悬的好处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相对舒适性也不错。
S500后悬挂为常见的扭力梁形式,这种悬挂多见于10万价位的车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占用车内空间较小。
S500后悬挂减震器和螺旋弹簧为分体形式,查阅后悬挂相关资料,这种形式的后悬挂相比减振弹簧一体式减震器相对舒适性较好。
诚然扭力梁后悬相对于多连杆形式悬挂来说是比较落后,但胜在性能比较稳定,成本较低。S500后悬左右两侧纵臂为钢管形状,螺旋弹簧座为钢板冲压。“速腾断轴”事件就是主机厂出于节省成本等原因,将后悬架左右纵臂换成单钢板结构,承受扭力至疲劳后会先发生漆面爆裂,严重者导致纵臂断裂发生严重事故,从外观结构形式而言,S500采用的钢管纵臂要优于速腾采用的单钢板后悬纵臂,基本没有类似风险。
编辑点评:
从汽车技术发展而言,我们当然还是得承认更为先进的技术、结构、形式。但对于汽车来说,“安全”必须放在汽车设计的首位,诚如昂科威前悬出于节省空间和成本设计的“分体式控制臂衬套”、再到速腾的改进型扭力梁后悬挂,两者都已经发生了脱轴隐患并曾导致了严重的事故。从这方面来说,S500采用的“经典”设计更让人放心,这是因为悬挂结构和形式带给人的“安全感”。
第六章节:后部防护
S500后部防护结构较为简单,仅从外观来看由后保险杠、缓冲层两部分组成。
后保险杠本身尺寸较小,内部还附着了泡沫缓冲块,应对低速碰撞。
后保险杠左右两侧利用造型提高保险杠本体强度。
后部泡沫缓冲层几乎覆盖了整个后保险杠。
后部缓冲层内部就是白车身,从外观来看没有后部防撞梁没有后部吸能盒,从后部安全而言,这行吗?不急,我们来看看车身尾部下部视图。
S500白车身后部为盒式结构,也就是常规应该安装防撞梁的位置,也可以说S500后部防撞梁整合在了白车身上。这种形式的好处是节约空间,坏处是如果遭遇后部事故维修成本较高,维修质量不好控制。
作为一款MPV还是7座车型,后排乘客的安全不容忽视,S500白车身后部防撞盒左右两侧还布置了两根纵梁,也就是安排在了常规车身后纵梁的位置。在两根车身后纵梁之间还有横向加强装置,经过粗测量,此横梁位置刚好在后排座椅下方。
也就是说,如果发生后部事故,碰撞能量突破保险杠、缓冲层,想白车身后部的盒式结构传递,然后分散到左右车身纵梁,通过纵梁变形吸收碰撞能量,达到最大变形程度后,上图中的二级横梁继续能吸收碰撞能量。虽然S500没有按照常规设置后防撞梁+吸能盒这样的组合,但在后排乘坐安全性上来说,S500的强缓冲性在同级别对比下已足够补强。
综述:
作为10万价位的家用MPV车型,S500采用的车身平台与当下等价位的车型基本一致,其车门和车顶采用了原生材料的隔音设施则算是走在了等价位车型的前面。
S500在车顶框架结构、底盘、线路防护方面表现在等价位车型中也算是比较好的。作为普通家庭中的第二辆或第三辆车来说,既能满足举家出行,同时乘坐舒适性和车内静谧性表现也还不错,这就够了,本来MPV车型就是更注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如果车友正在考虑一辆能满足举家出行的车辆,又因为中高端MPV性价比不高而纠结,那就不妨到各地经销商去体验东风风行S500,看看这款自主MPV是否适合您的需求。
总体来说,S500确实做到了10万级别价位区间中真正”轿车化的舒适,多功能的空间“的家用MPV,不仅乘坐舒适,安全性强,更适合举家出行的出行好帮手。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