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车讯网
浏览量 3.6亿 粉丝 824w
关注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1346 2016-02-24

车讯网 报道】安全的驾驶意识、主动安全配置以及被动安全设计,是构成行车安全的三大要素。这其中,被动安全设计因消费者汽车知识及安全观念的强化,越发受到重视。而在车辆被动安全中,除了白车身的结构以外,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车辆前后防护以及车门的防护了。今天车讯《实验室》就从众多热门车型中,筛选出东风日产全新蓝鸟(后简称全新蓝鸟)、广汽丰田雷凌(后简称雷凌)和上海通用雪佛兰科鲁兹(后简称新科鲁兹)三款车型进行拆解对比,看看这三款明星产品在被动安全设计上的表现究竟如何。


  整车前防护结构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三款车的前防护结构组成上十分相似,都充分考虑到车辆低速碰撞防护以及中低速碰撞防护。树脂防护杠外皮、低速缓冲层(泡沫)以及带吸能盒金属防护杠,是他们的共同点。

  具有一定柔韧性的前防护杠外皮,在受到轻微挤压后可恢复原型,另外,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防护杠也能够给行人提高保护效果。

  低速缓冲层所常用的材质分为泡沫、非金属和金属材质。从接触面、缓冲效果以及维修成本方面对比,泡沫(聚乙烯材质)更为占优。三车低速缓冲层虽然安装、固定方式不同,但是所起到的防护效果是相同的。

  如果车辆发生轻微碰撞时,需要依靠低速缓冲层保护,那么更高速的碰撞又要依赖于谁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防护结构,它叫“前防护杠”。它好比我们强有力的手臂,可以第一时间为身体阻挡威胁。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汽车的第一道强有力的防护屏障就是前保险杠,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整车防护效果,强度较弱(材料强度、结构强度、材料厚度)的防护杠不仅起不到防护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车辆发生正面和40%偏置低速碰撞时,前防护杠不能断裂或严重变形,防护杠应把碰撞力分散到两侧吸能盒。单从防护结构来看,断面为闭合结构是比较理想的。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三车前防护杠均为闭合结构。三款车前防护的区别并非在结构上,而更多是细节上的体现。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细节设计区别。


  前防护结构设计细节区别

  三款车在前防护结构的组成上虽然相同,但在很多细节方面还是有很大区别。譬如防护面积方面、针对行人防护设计以及连接方式等。我们汇总出四个主要区别。

  区别之一:前防护杠横向防护宽度不同

  刚才我们已经阐述过前防护杠的重要性,除了防护杠的结构、材料厚度和材料强度,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横向防护宽度。全新蓝鸟和雷凌前防护杠横向防护宽度,约占车头宽度的85%,而新科鲁兹前防护杠横向防护宽度占车头宽度的70%。横向防护宽度短就意味着车头两侧得不到任何防护效果。车辆发生25%偏置碰撞工况下,防护效果会大打折扣。在前防护结构中,也有一寸长一寸强的说法,新科鲁兹短胳膊的弊端就是防护范围不够。从三车对比来看,全新蓝鸟和雷凌优于新科鲁兹。

  区别之二:吸能盒溃缩引导槽不同

  吸能盒是近代车型的设计理念,实质上是一个能受力变型的盒子,它能通过自己的变型保护车身结构(吸能盒结构溃缩图)。它的出现提高了车辆的防护能力,降低了车辆维修难度。尤其是设计了溃缩引导槽的吸能盒,可以起到更好的吸收导向作用。而没有溃缩引导槽设计的吸能盒,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盒的变形方向是未知的。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吸能盒结构溃缩图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三车相比,全新蓝鸟、雷凌吸能盒均设计了溃缩引导槽,而新科鲁兹吸能盒在此稍有欠缺。另外,吸能盒的长度也决定了防护效果。从吸能盒长度对比来看,全新蓝鸟吸能盒最长,新科鲁兹次之,雷凌最短。仅从溃缩效果来看,全新蓝鸟最佳。

  区别之三:行人腿部防护设计不同

  行人腿部防护梁:我们从字面上的意思就能很容易理解,该结构设计初衷就是对行人腿部进行保护的,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它能防止儿童卷入车底,能够减少成年人腿部的伤害,改变碰撞运动轨迹,它的出现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下列对比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全新蓝鸟在前防护杠下方单独设计一块非金属材质护板,护板表面均匀设计纵向加强筋,以用来加强纵向支撑强度(普通护板厚度很薄,且没有加强筋设计)。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下护板可对腿部区域起到支撑作用。雷凌并未考虑该碰撞工况下对行人腿部以及儿童的防护。从该细节对比,全新蓝鸟和新科鲁兹的防护设计考虑更加周全。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行人腿部防护结构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区别之四:水箱框架支撑架设计理念不同

  水箱散热片支撑架就是为了起到加固的作用。有些车型为了让水箱框架更加牢固,使用金属支撑架将前防护杠与水箱上框架进行连接,该设计方式在强度上虽然很牢固,但是在碰撞后的损坏程度上却有不小差别。车辆发生中低速碰撞时,前防护杠发生形变在所难免。如果水箱上框架支撑架与前防护杠固定连接,那么前防护杠形变的过程中也会通过支撑架,殃及到水箱框架,从而会增加维修成本。而非连接的方式是最合理的结构,前防护杠与水箱之间预留充裕的缓冲空间,防护杠的形变不会影响到水箱框架。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前防护结构小节:三车前防护结构虽并无本质区别,但在防护杠防护宽度、吸能盒行程长短、甚至是水箱框架的加固连接方式等等很多细节上,却能够体现出不同厂家设计师的经验。三车相比之下,全新蓝鸟对车辆的防护考虑更加周全。更加细节的对比我们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接下来,我们继续对比三款车的后防护结构是如何的。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整车防护之后防护结构

  车辆后防护结构是最容易被厂家忽略的地方,其防护等级也远不及前防护,这主要是由碰撞环境和碰撞考核标准所决定。从碰撞环境的角度来说,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两车车头相碰或单车车头与其他物体相碰的概率较高。该碰撞环境下速度较快,质量较大,需要更优的吸能效果。车辆发生尾部碰撞时,低速剐蹭或追碰(追尾碰撞,两车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的概率较高。通俗的说,正面碰撞比追尾碰撞要撞得严重。从碰撞考核标准来看,我国对车辆后碰撞测试标准要求极低,也正是此原因,导致一些厂商喜欢在后防护结构上“下功夫”。那么,本次拆解的全新蓝鸟、雷凌和新科鲁兹有没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呢?

  后防护结构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三款车后防护结构的组成上并无本质区别,均由后防护杠外皮以及带吸能盒金属杠组成。

  全新蓝鸟后金属防护杠断面为闭合结构,横向防护宽度占车尾宽度的80%,吸能盒两侧与白车身后纵梁相连。

  雷凌、新科鲁兹后防护杠断面为开放式结构,横向防护宽度占车尾宽度的80%,吸能盒设计为可拆卸结构,与白车身后纵梁相连。三车后防护结构大致相同,但在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区别之一:后防护杠材料的选用

  钢质、铝合金和玻璃钢材质三种是目前防护杠常用的材质。按照材料成本的高低排名,铝合金成本最高,钢质其次,玻璃钢最低。铝合金材质具有重量轻、吸收变形优秀的特点;钢质材料延展性较为优秀,重量稍大;玻璃钢材质重量较轻,环保性和可修复型较差。

  全新蓝鸟、雷凌后防护杠选用钢质材料,新科鲁兹选用铝合金材料。钢质与铝合金材料特性虽有不同,但是通过结构与材料厚度的改变,可达到相同的防护效果。

  区别之二:后吸能盒溃缩长度

  后防护杠主要职责是传递撞击力的作用,将受到的冲击力量分散给两侧的吸能盒,吸能盒通过受到不同强度的挤压力,自身形状发生改变,吸收多余能量。(后防护结构防护与我们之前讲的前防护结构是相同的)从单一的结构设计角度来看,吸能盒越长,溃缩行程也就越长,可吸收的撞击力也就越多。新科鲁兹吸能盒缓冲行程更长,雷凌吸能盒长度最短。从材料强度的角度来看,铝合金材质的强度弱于钢质材料,如材料本身强度不高,那么必然会在结构上进行加强。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区别之三:后防护杠断面结构

  后防护杠断面结构的选择与材料的强度和厚度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三者之间可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单一从结构角度来看,三车使用相同的钢板强度以及厚度的前提下,全新蓝鸟后防护杠采用的闭合结构优于雷凌和新科鲁兹。

  后防护小结: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三款车后防护结构的组成上完全相同,只是在后防护杠的断面结构、防护杠的材质方面以及吸能盒的长度上有所不同。三车均没有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三车的门板防护和做工。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门板做工、防护对比

  门板做工与防护方式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日韩系车门普遍采用拼接工艺,配备圆形钢防护杠。德、法、美系车型车门普遍采用一体冲压工艺,配备帽形或W形防护杠。

  全新蓝鸟与雷凌两车完全符合日韩系车的设计特点,前后门内饰板贴合隔音棉、车门采用拼接工艺,前后门防护杠为圆形钢结构,防护杠上方贴合门板加强筋。新科鲁兹前后门内饰板贴合隔音棉、车门为一体冲压工艺,前后门防护杠为W形结构。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不同车系中,门板做工、防护之间的区别。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区别之一:内饰板隔音材料的区别

  门板隔音材质的使用,可以减少车外噪音进入车内,给车内成员提供更加宁静的环境。全新蓝鸟、雷凌和新科鲁兹前后门板虽然都贴合了大面积的隔音棉,但隔音棉的材质却有所不同。从外观和手感上也十分容易区分,全新蓝鸟、新科鲁兹隔音棉材质较为单一,手感蓬松细腻。雷凌隔音棉材质较为杂乱,质地较差。两种材料最大区别就是成本,雷凌隔音棉使用复合棉材质,又称再生棉。这是一种回收处理材料,经过打碎、高温消毒、再合成等工序。其成本较低,多出现于低价位车型上。

  区别之二:车门工艺的区别

  车门工艺目前有一体冲压工艺和拼接工艺之分,两者各有利弊,一体冲压工艺的优点是品控容易控制,产品一致性较强,其缺点是冲压磨具成本较高而且必须使用延展性好的钢板。拼接工艺门板的优点是模具成本、钢板材料成本会低一些,缺点是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比较难,焊接工艺控制不好,会造成局部强度明显下降。笼统的概括,一体冲压工艺硬件成本高,人工成本低;而拼接工艺硬件成本低,人工成本高。无论是哪种工艺,对车辆安全都没有因果关系。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区别之三:门板防护梁的区别

  三车前后门虽然都设计了防撞梁,但结构却有所不同。全新蓝鸟、雷凌防撞梁为圆形钢结构,新科鲁兹防撞梁为W形结构。结构不同其防护特性也有所不同,断面为闭合结构的圆形钢防护杠,在屈服度强度上优于W形结构,通俗的来讲就是圆形钢结构更不容易弯曲。与外蒙皮钢板接触面积以及随形特性方面,圆形钢结构并不如W形结构。万事没有十全十美,无论是圆形钢结构还是W形结构,都能达到安全防护的标准。

车辆被动防护对比 全新蓝鸟&雷凌&新科鲁兹

  总结:今天我们就三车的前后防护以及门板防护方面做了全面对比,总体来说三款车防护方式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整车前防护综合评价,全新蓝鸟防护设计考虑更加周全,主要体现在闭合式防护杠结构、横向防护宽度以及行人腿部防护三个方面。整车后防护综合评价,新科鲁兹和全新蓝鸟更加优秀。主要突出在防护结构和吸能盒溃缩行程方面。整车门板防护综合评价,新科鲁兹和全新蓝鸟更加优秀,主要突出在车门隔音棉的材质和填充面积方面,全新蓝鸟和新科鲁兹门板做工以及防护方式虽有不同,但在安全防护方面并无本质区别。

阅读全文
实验室 全新蓝鸟
1346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