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川汽野马这个自主品牌在一线城市鲜为人知,二线城市难得一见,这里并没有贬低之意。客观的说,野马汽车非常小众,由于排放标准的问题也无法登陆一线城市,北京地区并没有4S店,大家不知道也就不稀奇了。由于产量稀少,再加上广告打得少,野马也就成为了小众中的个性车型。拆车坊第38期拆解对象之一是野马T70,可以说这款SUV的乞丐版在配置方面很强,那么在内部结构设计上是否也对得起消费者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野马T70外表下的真实品质吧!
野马T70整车都是以吉利GX7为蓝本设计开发的,而吉利GX7的原型车是上一代的丰田RAV4,所以经过这么二次模仿,野马T70在继承了吉利GX7很多特点的同时,并没有学到RAV4什么精髓。言归正传,拆解点评我们将遵循从头到尾、由外及内的顺序来介绍。野马T70的前部防护结构如上图所示,金属防撞杠+二级泡沫缓冲,算是自主车型里做的不错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防撞杠的两侧延伸不够,发生45°侧撞时,即便力度不大,发动机舱也难免受损。
前防护杠中间出现了一个“多余”的连接件,可以想象,当前杠被撞击后,连接件受力必然会带动水箱框架上沿变形。其实这个部件应该是起到支撑前杠外皮的作用,如果设计师比较负责的话,完全可以取消这个连接件,并在前杠皮的适当部位进行加强固定。
野马T70的前部防护细节也是值得一看的,杠铁采用拼接工艺到是不足为奇,只是焊接工艺还有待提升。虽然车里的结构并不用注重美观,但是通过照片就能看出生产线的工艺水准,野马的确亟待加强。
野马T70的后部防护结构设计还是比较耐人寻味的。猛一看尾部是双层金属杠,但细看之下发现上面这层金属结构更多的作用是支撑后杠皮,并不能起到二级缓冲的作用(或者说作用甚微)。此外,野马T70的备胎外挂在尾部下方,占用了不少空间,也导致了后防护杠随着轮胎的形状而弯曲,从远处看就好像尾部被顶出来一个大鼓包一样,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是设计上的失误,并非正常现象(吉利GX7同样的位置更加夸张,直接在后杠上进行了镂空设计,露出备胎,详见吉利GX7拆解点评)。
从这个角度来看,野马T70后杠是没有吸能盒的,对于厂家来说,节约的成本其实并不多,但对于消费者来说维修成本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包括下面照片里体现的,线材安置于后杠铁上,发生碰撞后线材势必破损,连接的设备也会受到无辜的波及,希望设计者能够在改款车型中加以改进。
上门这张图是野马T70的后保险杠皮内侧,可以看到,里面的线束处理比较随意,保护不周且没有专门的走线路径。通过照片中的泥渍就能想象出,这里是环境很差的地方,不断充斥着各种污物,对于线材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长期下去会导致线缆的提前老化,因此防护方面应该加以优化。
其实车辆的翼子板设计比较简单,本没有太多可以讨论的亮点,隔音棉和止振板也算是出镜率很高的东西了。不过我们还是要提一提野马T70的翼子板内部,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是中规中矩的,但是在车辆行驶到时速80时,你就会听见驾驶席车门缝里传来呼呼的风声,显然这种噪音是来自翼子板和车门的夹缝,厂家设计时没有做整车NVH舒适性测试吗?下图示意了野马T70翼子板安装孔的生锈现象,这部分金属材质没有做防锈处理,的确是让人大跌眼镜!
野马T70的前后车门内饰板还是有不错表现的,内部填充的隔音棉不但面积超大,而且材质比较优秀。不过这种“不惜血本”的用料,也说明了厂家并没有花钱去做隔音测试,干脆全贴上隔音棉,肯定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下面来看看车门内部的表现吧。野马T70的前后车门都采用了拼接工艺,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并不会影响强度品质,这个您大可放心。拆开门板看内部,线材保护欠佳,音箱比较廉价,安放方式也比较随意,当然这价位的车型就不要强求音质了。野马T70的播放品质足以应对旅途中的简单娱乐,如果喜欢高品质音乐的话,不妨自己改装吧。
野马T70的前门板内安全结构为“加强筋+圆形防撞杠”,算是比较廉价的解决方案,加强筋在发生碰撞时的作用并不会太大,而圆形防撞杠多为日韩系的设计,逐渐会被弓形防撞杠代替。需要说明的是,野马T70车门板内部的圆形防撞杠与车门钢板并没有严密贴合,中间的镂空让人很不踏实,在发生碰撞时外侧钢板必然先变形,防撞杠受力时机会稍晚,整个门板的变形会更大。
野马T70后门板的安全防护设计基本和前门保持一致,并无显著的亮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下图中这条由内而外的“飞线”!当然这种设计并不会影响功能和安全,但依然能够体现设计者的态度,优秀的走线路径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的。
车门板内部的“加强筋+圆形防撞杠”和前门设计一样,只是杠体的镂空比前门更加夸张,不得不又安装了一个加固件。门内的沥青止震贴片能够有效抑制行驶中的共振,此物质有毒,应用越少越好。
野马T70的车顶棚没有任何沥青止震贴片,的确不错,少了污染源,又不必担心产生振动。但是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高速行驶中车顶棚会随机传来微弱的共振声音,不过这一点还算能够接受。
地板材质方面,野马T70表现不是很理想。大量的复合泡沫看上去很像边角料和再生废物,这在车辆发生极端事故时,会增加燃烧的速度,不利于驾乘人员及时逃生。此外,地板边缘的走线缺乏合理路径,线束的包裹缠绕也需要加强。
野马T70对于车内地板的止振设计简直让人无语,几乎全部覆盖了沥青,这种有毒元素充斥着有限的地板面积,没有经过模拟测试的结果竟然是如此的夸张!当我们看到后座椅下方的白色隔音棉时,还算有了些许安慰。
野马T70发动机舱边缘有两个不错的设计,一个是进气口下面的管路设计了3个排水孔,还有空气谐振腔地板设计了导水孔,这两项功能都没有什么额外的成本,但是却非常有意义。涉水环境下的及时排水是必须的,这种精巧的设计值得称道!
野马T70直接移植了吉利的发动机,当然,好坏设计都一起继承了。发动机舱设计的优点是线束的防护比较优秀,材质经久耐用,缺点是管路互相交错,略显杂乱,同时也带来了磨损的隐患。
野马T70的底盘结构有些特色,首先是复合式全框结构,由元宝梁结构改进而来,兼具了全框式的优点和元宝梁的低成本,很好的均衡了性价比。在综合表现上,这种方案也能够满足日常驾驶的需求。
底盘纵梁的“Y”字型结构比较值得一提,正面碰撞时,有利于对撞击力的分散,是个值得肯定的设计。
铁油箱的出现让我们颇感意外,这种早就该淘汰的设计不应该出现。而野马T70底盘防腐做得也不太到位,大部分区域是裸露的钢板,需要车主后期自己去喷涂底盘装甲,这对于一款SUV来说太不应该了。下面照片中提到的内容,本文前面已经描述,这里不予赘述。
野马T70似乎让我们提的最多的就是设计态度,排气管的造型和布置位置,以及下面的前副车架上方金属管线,只能说是有图有真相吧。
【写在最后】其实野马作为一个自主品牌,能够造出T70这样一款SUV实属不易,虽然它参照了吉利GX7,使用了吉利的发动机,但是在整车的表现上并不算一塌糊涂。野马T70在自主设计方面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吉利汽车本身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产品,如果说野马还在跟吉利学知识,那么距离和世界接轨就遥遥无期了。希望野马品牌今后能够自力更生,奋勇向前,超越吉利并不是什么春秋大梦!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