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拆车坊第31期是丰田逸致和起亚佳乐两款MPV的对比,两车均为7座设计。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关于逸致的拆解点评,这是一款适合全家出行的大号座驾,乘坐人数一般都较多,那么其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拆解我们发现,丰田逸致在安全设计方面并没有给人什么惊喜,中规中矩的日系风格是它给我们的印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逸致的拆解细节。
丰田逸致的前防护结构由ABS材质保险杠外皮、聚乙烯缓冲泡沫、带吸能盒金属杠铁以及行人腿部防护梁四部分组成。金属防护杠横向防护面积占车头宽度的90%。长宽高分别为:1250mm*45mm*95mm。杠铁厚度为1.65mm,中心点垂直地面高度525mm。
闭合结构防护杠两侧与吸能盒连接,吸能盒侧面设计两条可溃缩引导槽,另一端与白车身前纵梁使用法兰盘链接,吸能盒长宽高分别为135mm*60mm*135mm,钢板厚度为1.78mm。行人腿部防护梁使用非金属材质,设计为可拆卸结构,两侧与水箱框架相连。
逸致后防护杠由保险杠外皮以及带吸能盒金属杠铁组成。后金属杠铁长宽高分别为1095mm*30mm*140mm;钢板厚度为1.15mm;中心点垂直地面高度为530mm。
后杠铁横向防护面积约占车宽的80%,杠铁断面为工字结构,两端与吸能盒采用可拆卸结构连接,吸能盒另一端与白车身后纵梁相连,吸能盒长宽高分别为130mm*65mm*75mm;所用钢板厚度为1.18mm。
逸致前后门使用双层钢板、门框与门体之间采用拼接工艺。拼接是日韩系车常见工艺风格,前后门内饰板内侧贴合复合材质隔音棉,填充面积约占整体门板面积的90%以上,门板内侧斜置一根圆形钢防撞杠,防撞杠上方贴合门板加强筋;在防撞梁与加强筋之间,贴合丁基胶材质止震贴,在止震贴表面能够看到多个不规则气泡产生。
逸致的前后门在工艺和安全设计方面完全一样,算是做到了60分及格的状态,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尤其是圆形钢防撞杠,虽然并不是“罪大恶极”,但是这种设计应该逐渐被淘汰,由弓形防撞杠取而代之。
逸致车门内饰板里贴合了大量的隔音棉,尽可能的减少了行驶中的噪音和共振,但是这种材质并不是十分讲究,一眼看上去犹如黑心棉,由各种杂质构成。
逸致顶棚内饰板由5层不同材质压制而成,内饰板厚度为5.5mm;顶棚内侧均匀分布6根加强筋,主加强筋宽度为105mm;钢板厚度为1.12mm;设计为W形结构,两侧延伸至白车身B柱。辅加强筋宽度为43mm;钢板厚度为0.51mm。由于顶棚分布了较为均匀的加强筋,所以没有再贴合止震贴。
逸致在电缆防护方面做得比较优秀,发动机舱内电器管线、油气路管线没有直接干涉,管线之间的交叉部位均使用导线支架进行引导隔离;门板内电缆使用波纹管进行防护,并使用导线卡口限位,顶棚电缆分布在顶棚内饰板内侧,线缆使用电工胶布防护,车内电缆绝大部分都做了防护措施,总线与分支线之间的防护也较为周全。
逸致前副车架采用“复合式全框”结构,该结构由元宝梁副车架衍生而来,在传统元宝梁结构两侧各增加一根纵向加强结构,直至水箱框架两侧。形成全框式结构,各加强部位使用螺丝连接。在不提高太多成本的情况下,能够等同于全框式副车架的强度,总体重量也会轻于全框式结构。
逸致采用分段式铝箔材质隔热设计,车身尾部覆盖非金属护板。底盘局部喷涂防腐材料,底盘管线裸露在外,没有进一步的防护措施,树脂油箱设计在底盘中后方。前麦佛逊后非独立悬挂调教风格突出舒适。
写在最后:丰田逸致从里到外都是典型的日系风格,外观时尚,舒适温馨,但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它不会用太优秀的材质,安全设计也会考虑到成本问题。你不会在逸致身上找到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但是它的表现绝对高于及格线。不过也正是因为成本的权衡,才让逸致具备了一定的性价比,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如果经常穿梭于大城市中用来代步,那么逸致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