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拆车坊
浏览量 4132.3万 粉丝 444w
关注

拆车坊英朗GT拆解点评 注重培养素质教育

1.5万 2012-08-29

  【车讯网 报道】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素质教育是为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的,并非一味追求高学分。第九期拆车坊拆解文章中,点评了新轩逸的设计风格与应试教育非常相似,需要考核那些碰撞测试,就去做相应的考试内容,没有考到的就可以忽略不学。而别克英朗GT则不然,风格更接近于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我们依然按照车辆拆解的顺序进行介绍。

  整车防护之前保险杠结构 得分:8分

  别克英朗GT前保险杠结构由保险杠外皮、泡沫缓冲层、非金属下护板以及带吸能盒的金属保险杠组成。英朗GT前保险杠设计较为独特,除了考虑到车内自身防护以外,还嵌入行人保护的安全设计理念,在保险杠皮内侧下方设计一根非金属防护梁加以保护行人腿部。如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腿部保护设计可以改变人体的运动轨迹,防止腿部卷入车底。设计特色其二是金属保险杠与吸能盒采用铝合金材质。仅从材质的角度分析,铝合金具有重量轻、高强度、高成本的特点。此设计可以认定为轻量化设计,目的是保证原有或者更高的强度下,减轻车身部件重量。此外注意观察,您是否发现吸能盒表面并没有溃缩引导槽设计?这一点也是很少见到,是否有效还要参考碰撞实验成绩。

  整车防护之后保险杠结构 得分:8分

  追尾碰撞并没有纳入考试范畴,所以新轩逸就投机取巧随之去掉车尾保护设计。英朗GT并没有因此而打折扣。英朗GT后保险杠结构由保险杠外皮和铝合金保险杠组成,再一次使用了较轻的铝合金材料,目的也是为了轻量化设计。保险杠两侧紧贴车身尾部,设想如果追尾位置在车尾两侧边缘区域,那么此保险杠的保护范围是否也可以承受撞击力呢?

  翼子板 得分:6分

  翼子板钢板厚度为0.6mm,内衬翼子板隔音棉,其作用防止高速行驶时产生的风噪。翼子板内并没有发现止震板设计。

  编辑小结:英朗GT虽然车身较重,却不放弃轻量化设计理念,将前后保险杠均替换为铝合金材质。但后保险杠防护面积过小,较为担心两侧偏置追尾情况。

  门板设计 得分:8分

  英朗GT门板隔音用料充足,隔音棉与门板内饰板紧密贴合,并且使用泡沫填充内衬。由于英朗GT发动机声音较大,怠速时并没有看到多少隔音优势。英朗GT的前门板采用成本较高的一体冲压设计,在美观性和一致性方面占据一定优势,门板防撞梁使用双帽型防撞杠。此结构防撞杠在已拆解车型中的德系车居多。日韩系车型均采用圆钢防撞杠。杠铁与地面垂直距离为580mm。

  后门也采用一体冲压工艺,升窗器采用成本较低的一体式,后门仅有防撞杠而没有加强筋。使用双帽型防撞杠。中心点距地面为560mm的高度发生侧面碰撞时足以保护车内成员腿部。

  编辑小结:门板设计两大亮点,其一前后门均采用一体冲压工艺,在美观性和一致性得以保证;其二前后门均使用结构较强的双帽型保险杠,在同等强度钢材下双帽型的结构远强于圆钢型防撞杠。

  车顶结构得分:3.5分

  英朗GT顶棚内饰板也可算是用料充足,天花板由5层不同材质粘结,天花板厚度为6.3mm。天花板内侧可以看到两大张白色海绵作为隔热材料。不过顶棚加强的设计较为奇怪,编辑不知是否应该称之为顶棚加强筋,由于中间宽270mm,厚1.5mm的金属板两侧并没有完全与车身侧面连接固定,边缘仅使用两颗螺栓固定。此结构是否起到顶棚加强的作用还不能下定结论。因为国内没有翻滚测试项目。

  地板结构 得分:5分

  英朗GT主要地板填充材料将海绵填充物和毛毡垫黏合在一起,整体感官比较干净利索,铺垫面积方面也是值得表扬。后排座椅缝隙处使用另一种隔音材料进行填充。

  整车布线 得分:3分

  英朗GT整车布线工艺可以说是非常差,使用电工胶布简单缠裹,无论是分线处还是主线缆,五颜六色的电线尽收眼底。在门槛梁位置虽然使用了塑料防护板,但保护面积实在是太小,实际效果实在有限。这样的布线工艺在极端条件下存在一定危险性。

  编辑小结:顶棚用料与地板填充用料均值得表扬,平常看不到的地方用料也十分充足。不过整车布线和诡异的顶棚加强筋设计甚是少见,粗犷的设计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整车结构 得分:6.5分

  能得到厂商提供的车身框架透视图和钢板分布图是我最高兴的事情,因为有了它就可以把结构了解更加透彻。英朗GT车身结构和钢板强度分布方式属于较为常见舱式保护方式,A/B柱使用最高屈服强度钢板1250兆帕,理论上A/B柱是整车最结实的部分,是车辆的终极防护区。前纵梁以及横梁使用980兆帕钢板,车尾结构一般最弱,使用550兆帕。英朗GT使用车身钢板强度在拆车坊已拆解车型中属于中上等。看到此结构我们不难看出,如同一型号车型发生追尾情况,车头结构变形率远不如车尾。

  车身钢板厚度测量环节原本计划取消此项目,曾经一期拆解点评中由于没有罗列出钢板厚度数据,结果遭到众多网友的“表扬”,心里甚是激动。所以此项目作为参考,在此不一一介绍。各位网友要巩固一个概念,并非车身钢板越厚安全性就越高。车身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系统完美的结合才能给予成员最佳的保护,需要千万次各项参数的校对等工作。

  底盘防护 得分:5.5分

  英朗GT副车架使用环形框梁结构,围绕副车架下方均使用塑料板防护,但在发动机舱下方并没有看到发动机护板。发动机护板可以抵挡雨雪天气,地面泥泞的泥土溅洒在发动机舱底部,长时间会污染和腐蚀机舱部件。

  底盘绿色区域喷涂橡胶质地的高分子聚合物保护层,俗称底盘装甲,一般购买新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底盘装甲。主要可以减少对底盘的腐蚀也起到一定静音效果,英朗GT底盘防腐材料喷涂较为全面。黄色部分是排气隔热材料分布,铝制隔热材料覆盖油箱的设计较为少见,总体没有看到任何节省材料的设计。

  排气管虽分为芭蕉,中段和尾段设计,但接口仅有1个,中段与尾段之间并无接口,并且排气位置设计在后悬挂之上。带来负面问题的就是,如果发生追尾损坏排气管尾段的情况,车主就要另多花一部分钱购买尾气中段。并且此结构在维修替换工作中也会耽误不少时间,增加的工时同样也是成本。底盘管线没有做任何保护,好在管线安装位置不会造成托底后直接损坏,但仍然需要进一步保护。

  英朗GT前悬挂结构为麦佛逊式,虽结构并无特色但结构部件较为特殊。前悬挂的下摆臂和转向节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其目的是为了减轻轮子跳动和提高操控性。从成本角度来看,铝合金部件的价格远高于铁质。

  编辑小结:英朗GT底盘防护较为全面,底盘隔热材料使用充足。硕大的副车架看似更加沉稳,使用铝合金下摆臂和铝合金转向节的前悬挂得到良好的操控性。但底盘缺少发动机护板,底盘管线防护不周,以及难以更换的尾管设计均可以进行改进。

  钣金工艺

  大多数汽车厂家可以理解成就是一个电脑攒机商,比如可以用三菱的发动机配上福特的成熟底盘等等,但是外壳却没有直接购买使用其他厂家的,大多都是自己生产。我们通过检验钣金缝隙的宽度与均匀度,来看此车的做工是最为客观的办法。从中可以探知汽车厂家制造工艺与品质管理的高与低。在此以图注为主,供网友参考。

  漆面厚度与硬度 漆面厚度得分:9分 漆面硬度得分:6分

  英朗GT平均涂层厚度为163微米,成绩非常不错;漆面硬度为2H,成绩为中等水平。

  编辑总结:从拆解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英朗GT的设计和用料并非迎合应试教育,在注重安全设计的前提下,其他部分也用料充足。最后总结时刻我们分析新轩逸与英朗GT为何相差接近200公斤的重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新轩逸使用全铝发动机并且配备CVT变速箱,而英朗GT的发动机缸体为铸铁,并且使用6AT变速箱,以上两项差距也就不到总差值的30%;其二新轩逸的副车架使用元宝梁而英朗GT使用的是环形框梁;其三就是最重要的白车身,两车外形尺寸差不太多,通过测量钢板厚度得出,新轩逸A/B/C钢板厚度均小于英朗GT;其四仅顶棚天花板一项相差4公斤左右,小部件等重量差加在一起也不可忽略。以上四项累计的重量差也就很好解释为何英朗GT比新轩逸重那么多了。

  关于车讯网《拆车坊》栏目

  基于打造“最值得信赖汽车网站”的理念,车讯网创办了《拆车坊》栏目,目的就是帮助消费者“精明买车 明白用车”。所以在整个栏目的投入上,车讯网会不计成本,力求对最贴近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商品车做全方位剖析,让消费者直观看到主流热销车型的真实品质。值得一提的是,《拆车坊》栏目测试车辆均为车讯网全资购买的商品车,整个拆解过程由清华大学汽车系专家教授亲手操作,此举曾引发业内外广泛热议。

  《拆车坊》栏目每月推出一期,每期拆解两款车型,均为网友投票选出的市场热门产品。《拆车坊》栏目拒绝商业化运作,旨在将热销车型客观、真实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呈现给广大消费者。通过实验车型拆解,《拆车坊》主要针对车辆用料、设计、车身结构、安全性及舒适性等几大方面进行测试分析,并对比两款车型在十几个分项中的优劣,给出星级分数,最终以“拆解购买指数”来衡量产品优劣,从而给消费者购买车辆提供最直观和最值得信赖的参考意见。

  车讯网《拆车坊》栏目往期回顾

  第八期:新胜达与森林人

  第七期:雅阁蒙迪欧-致胜

  第六期:速腾与福克斯

  第五期:思威与途观

  第四期:索纳塔与天籁

  第三期:逍客与ix35

  第二期:骐达高尔

  第一期:思域与科鲁兹

阅读全文
拆车坊 拆车坊第九期 英朗 英朗GT 拆解点评
1.5万
评论
分享
{{item.seriesName}}
指导价 {{getGuidePrice(item.minPrice,item.maxPreice)}}
{{getDisStateAndScore(item.disstate,item.score)}}
热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全部评论

{{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mainInfo.fromUserName:item.fromUserName}}

{{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mainInfo.createTime:item.createTime}}

评论
{{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mainInfo.thumbUpCount:item.thumbUpCount}}

{{item.mainInfo.content?item.mainInfo.content:item.content}}

{{item.fromUserName+":"}} {{item.content}}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留下你想说的话
{{commentCount}}
* 意向车型
* 所在省市
* 您的姓名
男士 女士
* 联系电话
补充说明
立即报名
您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提交至品牌厂商的授权经销商或车讯网客服人员, 相关人员可能会与您确认试驾、购车等事宜。
猜你喜欢
加载更多